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62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涉及滑轮组平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包括直折形长板、第一滑轮组、第一支撑长板和连接长板,双弧形长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通过环形槽和半凸形环的设置,使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具备了防止连接长杆与第一支撑长板之间产生缝隙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方杆、连接轴和连接长杆的配合设置,达到了方便保持定滑轮平衡的目的,通过凸形长杆和凸形长槽的设置,使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具备了防止连接长板脱离第一支撑长板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立板、第一限位立板、第二支撑长板和的配合设置,达到了方便保持动滑轮平衡的目的。滑轮平衡的目的。滑轮平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滑轮组平衡装置
,具体为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它是指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而滑轮组是由多个动滑轮、定滑轮组装而成的一种简单机械,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的省力多少由绳子股数决定,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n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1/n,其机械效率则由被拉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及摩擦等决定,在多套滑轮组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使滑轮组保持平衡,往往需要一种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定滑轮容易因发生晃动而增加其平衡难度,并且其内部的动滑轮容易因运动轨迹紊乱而增加其平衡难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存在不便保持定滑轮平衡和不便保持动滑轮平衡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包括直折形长板、第一滑轮组、第一支撑长板和连接长板,所述直折形长板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一滑轮组螺纹连接,所述直折形长板与第一滑轮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方杆,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方孔,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弧形长板,所述双弧形长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长杆,所述连接长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方杆,所述第二限位方杆与限位方孔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方杆分别与第一支撑长板和双弧形长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长槽,所述第一滑轮组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方杆,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立板,所述第一限位立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长槽,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凸形长槽,所述凸形长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形长杆,所述凸形长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立板,所述第二限位立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半长方筒,所述第二半长方筒与第二限位长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方杆与第一限位长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分别与第二限位立板和第一限位立板活动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柱贯穿于直折形长板,所述第一滑轮组和限位方孔的数量均为两个。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方杆贯穿于连接长杆,所述连接轴和连接长杆均与第一支撑长板转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长杆的底部设置有半凸形环,所述半凸形环与环形槽转动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立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支撑长板,所述第二限位立板和第二支撑长板均与第二半长方筒滑动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长杆,所述连接长板与第二限位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立板和连接长板均与第一支撑长板滑动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轴贯穿于第二半长方筒,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凸形柱,所述凸形柱与第二限位立板转动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长板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与连接长板螺纹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通过环形槽和半凸形环的设置,使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具备了防止连接长杆与第一支撑长板之间产生缝隙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方杆、连接轴和连接长杆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连接方杆进入到第一支撑长板内,并且可以使双弧形长板进入到连接方杆内,从而起到了使第一滑轮组中的定滑轮固定牢靠的作用,进而起到了避免定滑轮因发生晃动而增加其平衡难度的作用,达到了方便保持定滑轮平衡的目的。
[0018]2、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通过凸形长杆和凸形长槽的设置,使该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具备了防止连接长板脱离第一支撑长板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立板、第一限位立板、第二支撑长板和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限位方杆沿着第一限位长槽滑动,并且可以使第二限位长槽沿着第二半长方筒滑动,从而起到了统一有序化第一滑轮组中动滑轮运动轨迹的作用,进而起到了避免动滑轮因运动轨迹紊乱而增加其平衡难度的作用,达到了方便保持动滑轮平衡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二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支撑长板;2、支撑长杆;3、环形槽;4、第二限位立板;5、第一限位立板;6、第一限位长槽;7、第二半长方筒;8、直折形长板;9、第一滑轮组;10、限位方孔;11、连接轴;12、半凸形环;13、连接长杆;14、连接方杆;15、双弧形长板;16、第二限位方杆;17、凸形长杆;18、连接长板;19、凸形长槽;20、第二限位柱;21、支撑轴;22、第二支撑长板;23、第一限位方杆;24、限位槽;25、第二限位长槽;26、第一限位柱;27、凸形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包括直折形长板8、第一滑轮组9和第一支撑长板1,直折形长板8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柱26,第一限位柱26与第一滑轮组9螺纹连接,直折形长板8与第一滑轮组9活动连接,第一滑轮组9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方杆14,第一支撑长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方孔10,第一支撑长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弧形长板15,双弧形长板1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长杆13,连接长杆1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方杆16,第二限位方杆16与限位方孔10活动连接,连接方杆14分别与第一支撑长板1和双弧形长板15活动连接,第一限位柱26贯穿于直折形长板8,第一滑轮组9和限位方孔10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二限位方杆16贯穿于连接长杆13,连接轴11和连接长杆13均与第一支撑长板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长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连接长杆13的底部设置有半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套滑轮组平衡装置,包括直折形长板(8)、第一滑轮组(9)、第一支撑长板(1)和连接长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折形长板(8)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柱(26),所述第一限位柱(26)与第一滑轮组(9)螺纹连接,所述直折形长板(8)与第一滑轮组(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9)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方杆(14),所述第一支撑长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方孔(10),所述第一支撑长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弧形长板(15),所述双弧形长板(1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长杆(13),所述连接长杆(1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方杆(16),所述第二限位方杆(16)与限位方孔(10)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方杆(14)分别与第一支撑长板(1)和双弧形长板(1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9)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长槽(25),所述第一滑轮组(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方杆(23),所述第一支撑长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立板(5),所述第一限位立板(5)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长槽(6),所述第一支撑长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凸形长槽(19),所述凸形长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形长杆(17),所述凸形长杆(1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立板(4),所述第二限位立板(4)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支撑轴(21),所述支撑轴(2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半长方筒(7),所述第二半长方筒(7)与第二限位长槽(2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方杆(23)与第一限位长槽(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9)分别与第二限位立板(4)和第一限位立板(5)活动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留套刘琴樊红丽吕景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赛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