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439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时,先将竹原纤维进行碳化、酸化后得到酸化竹炭纤维;将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乙二胺反应后和酸化竹炭纤维反应,再依次和二缩水甘油醚、乙二胺反应制得改性竹炭纤维;将聚乙二醇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得改性聚乙二醇;将水泥、改性竹炭纤维、改性聚乙二醇、活性氧化铝微粉、活性二氧化硅微粉、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骨料和纯水混合搅拌制得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早强性能。性能和早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D打印技术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物品都可以由3D打印完成。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方式实现快速成型的技术。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0003]3D打印建筑技术本质上属于一种增材制造工艺,设计师将数字化设计模型输入建筑打印机中,转化为打印指令,机器就会按照设计要求,将特殊材料一层层叠加成特定形状的建筑部件。3D打印建筑在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D打印建筑用油墨为水泥、砂石及一些添加剂和水混合而成的浆料,由于3D打印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易导致层层之间因为水化程度,含水量的差异而使总体的强度下降,因此需要研发适用于3D打印并有良好力学性能的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竹原纤维进行碳化、酸化后得到酸化竹炭纤维;(2)将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乙二胺反应后和酸化竹炭纤维反应,再依次和二缩水甘油醚、乙二胺反应制得改性竹炭纤维;(3)将聚乙二醇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得改性聚乙二醇;(4)将水泥、改性竹炭纤维、改性聚乙二醇、活性氧化铝微粉、活性二氧化硅微粉、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骨料和纯水混合搅拌制得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建筑用油墨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纤维直径80~120μm,纤维长度60~100mm的竹原纤维浸没在质量分数为3~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静置10~12h,过滤并用纯水洗涤3~5次,再置于质量分数30~40%的尿素溶液中浸泡2~3h,过滤后置于真空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冷却至室温取出,在60~70℃干燥3~4h,制得竹炭纤维;将竹炭纤维浸没在质量分数60~70%的硝酸溶液中,在70~80℃,800~1000r/min搅拌反应2~3h,取出并置于纯水中浸泡8~10min,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在60~70℃干燥3~4h,得到酸化竹炭纤维;(2)将前驱体、酸化竹炭纤维、质量分数30~40%的氨水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3:4:10~1:4:6:15混合均匀,在30~40℃,600~800r/min搅拌反应2~3h,再加入前驱体质量1~2倍的二缩水甘油醚继续搅拌反应2~3h,过滤并纯水洗涤3~5次,在60~70℃干燥3~4h,再和乙二胺、质量分数30~40%的氨水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4:1:5:12~5:1:7:18混合均匀,在30~40℃,600~800r/min搅拌反应2~3h,过滤并纯水洗涤3~5次,在60~70℃干燥3~4h,制得改性竹炭纤维;(3)将聚乙二醇、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甲苯磺酸按质量比2:1:0.01~3:1:0.03混合均匀,依次在80~90℃,500~800r/min搅拌反应2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致舫格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