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器人的旋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机构,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器人的旋转机构,属于3D打印建筑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该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教育、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而在进行3D打印时,往往需要通过旋转机构带动3D打印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转动。
[0003]然而现有的旋转机构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在齿轮传动过程中,理论上齿轮啮合时应该无侧隙,但实际为了补偿由于加工、安装误差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以防止被卡死,在轮齿的非工作面留有一定的齿侧间隙,齿轮传动机构都有侧隙存在,侧隙的存在同时又给传动机构在反转时带来空程,因空程的存在,轮系在运转过程产生的敲击或振动而产生噪音或啸叫,而目前大多通过在主齿轮的一侧增加副齿轮来处理此类问题时,但是此类处理方法在传动时并不稳定,且副齿轮磨损较大,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器人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其用于对该旋转机构整体进行支撑,其包括固定座(1)、限位槽(2)和支撑座(3),矩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槽(2)贯穿设置在固定座(1)上,用于支撑的所述支撑座(3)呈滑动式卡接在限位槽(2)内;旋转机构,其用于带动3D打印机器人的机械臂转动,且其连接在支撑机构上,其包括第一外圈(4)、第一内圈(5)、第二外圈(6)、第二内圈(7)、滚珠(8)、第一伺服电机(9)、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1),所述第一外圈(4)固定在支撑座(3)上表面,所述第二外圈(6)固定在固定座(1)上表面一端,所述第一内圈(5)、第二内圈(7)分别设置在第一外圈(4)、第二外圈(6)的内部,所述滚珠(8)分别卡接在第一外圈(4)、第一内圈(5)和第二外圈(6)、第二内圈(7)之间空隙处,所述主动齿轮(10)连接在第一内圈(5)顶部,所述从动齿轮(11)连接在第二内圈(7)顶部,且所述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固定在支撑座(3)底部,且其转动杆与第一内圈(5)连接;间隙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11)之间的间隙,且其连接在支撑机构上,其包括蜗轮(12)、联动杆(13)、第二伺服电机(14)和丝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致舫格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