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桥面吊机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414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桥面吊机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S100、起吊待架梁,控制待架梁移动至初步定位位置;S200、主动捕捉待架梁;S300、主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拼接;S400、桥面吊机移动至待架梁;S500、辅助挂索施工;所述桥面吊机包括设置在桥面吊机上的辅助挂索装置和搭载装置,所述搭载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滑动设置在搭载装置上,所述辅助挂索装置用于辅助挂索施工。通过该桥面吊机及施工方法能提高待架梁的对位效率,减少桥面施工作业干扰,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桥面吊机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架设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桥面吊机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梁段架设和斜拉索挂索施工不管是公铁两用桥还是公路桥都会存在现场作业相互干涉、作业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特别是上下两层的钢桁节段梁的架设,由于已架梁受桥面吊机自重以及待架梁压弯载荷的影响,已架梁接口处的上层桥面板呈两侧低中间高的上拱变形,待架梁在自重与桥面吊机吊装作用下接口处上层桥面板呈两侧高中间低的下挠变形,接口处桥面板变形不一致导致螺栓孔位匹配困难,需要采用较大的强制力强迫对位,目前,节段梁对位施工采用的是手拉葫芦、撬棍、码板等施工机具配合起重设备进行反复调整完成节段梁对位安装的,斜拉索挂索施工采用的是汽车吊与手拉葫芦架相互配合的方式完成挂索施工的。
[0003]上述节段梁对位和挂索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节段梁对位需要配合多种施工机械反复调整,对位效率低;2.待安装梁与已安装梁衔接部分是现场施工人员聚集的作业场所,但是安装梁与已安装梁衔接部分的临边防护设置困难,防护普遍缺失,人员施工安全风险高;3.斜拉桥挂索施工与桥面吊机吊装施工工作面高度重合,作业空间有限,特别是前端索挂索施工汽车吊辅助作业会与桥面吊干涉,现场施工矛盾多,采用手拉葫芦架每挂一次要重新进行安拆,而且挂索时进一步占用了有限的作业空间,施工相当繁琐,挂索施工功效低,耗时长;4.采用汽车吊与手拉葫芦架会增加梁面施工载荷,桥梁线形控制困难,施工机械、人工作业投入成本高;5.钢梁的对位拼装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一般都是晚上,对人员的精力、体力都是考验,劳动强度大,受环境影响因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桥面吊机及其施工方法,该桥面吊机及施工方法能解决节段梁对位效率低、桥面施工作业干扰大、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0、起吊待架梁,控制待架梁移动至初步定位位置;
[0007]S200、主动捕捉待架梁;
[0008]S300、主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拼接;
[0009]S400、桥面吊机移动至待架梁;
[0010]S500、辅助挂索施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包括:
[0012]S101、桥面吊机100起吊待架梁,测量装置移动至初步定位测量位置;
[0013]S102、待架梁上升至测量装置识别范围内,测量装置测量已架梁与待架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坐标与角度坐标,计算待架梁的调位参数;
[0014]S103、基于调位参数,桥面吊机控制待架梁移动至初步定位位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待架梁的初步定位位置为导向母座能够主动捕捉导向座的位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包括:已架梁上的导向母座主动捕捉待架梁上的导向座,并与导向座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导向母座包括设置在下弦杆上的第一导向母座和设置在上弦杆上的第二导向母座,所述导向座包括设置在下弦杆上的第一导向座和设置在上弦杆上的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母座和第二导向母座分别同时捕捉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由导向母座主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的拼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包括:
[0020]S301、测量装置移动至待架梁与已架梁的下弦杆的测量范围内;
[0021]S302、待架梁移动至第一导向母座引导范围,第一导向母座引导待架梁502与已架梁的下弦杆对位拼接;
[0022]S303、测量装置移动至待架梁与已架梁的斜杆的测量范围内;
[0023]S304、第二导向母座引导待架梁依次与已架梁的斜杆和上弦杆对位拼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4包括:第二导向母座将待架梁引导至第一阶段并与已架梁的斜杆对位拼接,第二导向母座将待架梁引导至第二阶段并与已架梁的上弦杆对位拼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0包括:
[0026]S410、搭载装置向桥面吊机内侧折转;
[0027]S430、桥面吊机移动至待架梁。
[00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0包括:
[0029]S411、取消固定搭载杆,控制搭载杆移动至第一工位;
[0030]S412、固定搭载杆,搭载装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向桥面吊机内侧折转。
[0031]进一步地,桥面吊机上通过设置辅助挂索装置辅助挂索施工;所述步骤S400还包括步骤S420,步骤S420包括:辅助挂索装置向桥面吊机内侧折转。
[00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0包括:
[0033]步骤S501、辅助挂索机构向桥面吊机外侧折转;
[0034]步骤S502、起吊斜拉索;
[0035]步骤S503、调整斜拉索的梁端锚具,梁端锚具插入索道管内与索道管内的梁端锚固装置连接。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桥面吊机,包括设置在桥面吊机上的辅助挂索装置和搭载装置,所述搭载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滑动设置在搭载装置上,所述辅助挂索装置用于辅助挂索施工。
[0037]进一步地,所述搭载装置包括第一搭载机构和第二搭载机构,所述第一搭载机构设置在第二搭载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搭载机构上吊有搭载杆,所述第一搭载机构用于控制搭载杆的升降,所述第二搭载机构用于固定搭载杆,所述测量装置滑动设置在搭载杆上。
[0038]进一步地,所述搭载装置设置在桥面吊机两侧,所述第一搭载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折转装置、第一横梁以及用于控制搭载杆升降的第一提升装置,所述第一横梁一端与第一支撑座铰接,所述第一提升装置设置在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二搭载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折转装置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一端与第二支撑座铰接,所述第二横梁远离桥面吊机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搭载杆的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固定在桥面吊机上,所述第一折转装置和第二折转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同步转动。
[003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挂索装置包括固定在桥面吊机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三折转装置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三折转装置上的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用于通过起吊斜拉索辅助完成斜拉索的梁端挂索,所述第三折转装置用于将起吊装置折出支架和折回支架。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1]1.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导装置总成使得已架梁主动与待架梁连接,并通过第一油缸和桥面吊机同步控制待架梁的移动,通过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引导导向母座和导向座完全对接,并能提供强制力以矫正已架梁和待架梁叠加的对接接口偏差,一次即可完成节段梁精确对位,该对位方法能够避免对待架梁的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起吊待架梁(502),控制待架梁(502)移动至初步定位位置;S200、主动捕捉待架梁(502);S300、主动引导待架梁(502)与已架梁(501)拼接;S400、桥面吊机(100)移动至待架梁(502);S500、辅助挂索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S101、桥面吊机(100)起吊待架梁(502),测量装置(600)移动至初步定位测量位置;S102、待架梁(502)上升至测量装置(600)识别范围内,测量装置(600)测量已架梁(501)与待架梁(502)之间的相对位移坐标与角度坐标,计算待架梁(502)的调位参数;S103、基于调位参数,桥面吊机(100)控制待架梁(502)移动至初步定位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架梁(502)的初步定位位置为导向母座(201)能够主动捕捉导向座(202)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已架梁(501)上的导向母座(201)主动捕捉待架梁(502)上的导向座(202),并与导向座(202)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导向母座(201)包括设置在下弦杆(508)上的第一导向母座和设置在上弦杆(506)上的第二导向母座,所述导向座(202)包括设置在下弦杆(508)上的第一导向座和设置在上弦杆(506)上的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母座和第二导向母座分别同时捕捉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由导向母座(201)主动引导待架梁(502)与已架梁(501)的拼接。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S301、测量装置(600)移动至待架梁(502)与已架梁(501)的下弦杆(508)的测量范围内;S302、待架梁(502)移动至第一导向母座引导范围,第一导向母座引导待架梁(502)与已架梁(501)的下弦杆(508)对位拼接;S304、第二导向母座引导待架梁(502)依次与已架梁(501)的斜杆(507)和上弦杆(506)对位拼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4包括:第二导向母座将待架梁(502)引导至第一阶段并与已架梁(501)的斜杆(507)对位拼接,第二导向母座将待架梁(502)引导至第二阶段并与已架梁(501)的上弦杆(506)对位拼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600)由设置在桥面吊机(100)上的搭载装置(300)控制移动进行多点位的测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智能架设与辅助调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S400包括:S410、搭载装置(300)向桥面吊机(100)内侧折转;S430、桥面吊机(100)移动至待架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张永涛杨秀礼田唯陈鸣崔洪谱吴启和肖浩冷志坚程茂林易飞郭强李海方纪晓宇张晓平黄剑苏胜丰罗平罗领秦德贵谢家文张超梁丰薛志武王恒珂李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