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58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参数完成支撑架1和调整架2的制作;S2、将支撑架1和调整架2通过螺栓3与螺母4进行预拼装形成夹持区5,然后整体安装到运输车6上;S3、固定支撑架1后,利用吊具7和吊索9将C型钢筋网片8从堆放点取出,然后吊放到夹持区5内;S4、调整调整架2的位置,直至夹持区5的宽度满足C型钢筋网片8的锁止需要,然后将调整架2固定;S5、在C型钢筋网片8的两侧通过手拉葫芦10和缆风绳11与运输车6连接固定;S6、解除C型钢筋网片8和吊具7之间的连接,将吊具7调离至安全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能力强,操作简单,能提高多种钢筋网片的装车效率,保证装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桥塔钢筋部品化是超高混凝土桥塔建设的趋势,深中通道、龙潭长江大桥项目主塔施工均采用基于网片拼装的钢筋部品化施工工艺,实现了桥塔钢筋施工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钢筋部品化施工工艺流程为:钢筋网片在钢筋集中配送中心机械化加工→网片装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人工拼装→吊装上塔→部品安装→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极大提高了钢筋绑扎成型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缩减了作业人员,实现了本质安全。

2、成型后的钢筋网片一般成c型,具有质量重,尺寸大,柔性大的特点,网片装车时必须固定牢固,否则容易造成c型钢筋网片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引发安全事故发生。常规方法一般采用托盘承载钢筋网片,其工艺流程为:首先将钢筋网片吊装至托盘进行固定,然后将托盘吊放至平板车上进行固定,此种方法一般对场内起重设备吊重能力要求较高(单台设备起重能力一般在3倍钢筋网片重量以上),且存在二次转运,因此在经济性及便捷性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亟需一种c型钢筋网片固定装置及快速装车方法,从而实现钢筋网片快速、安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3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41、将竖板(1407)对准竖向筋(802)并贴合,利用第一伸缩缸(12)调整调整架(2)的位置,竖板(1407)推动C型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3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s41、将竖板(1407)对准竖向筋(802)并贴合,利用第一伸缩缸(12)调整调整架(2)的位置,竖板(1407)推动c型钢筋网片(8)向支撑架(1)一侧移动,基准板(206)进入到缺口(1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三伸缩缸(19)的结构为:第三伸缩缸(19)包括第三缸体(1901)和第三顶杆(1902),第二固定组件(15)包括顶板(1501),顶板(1501)的下侧设有驱动座(1516),第三顶杆(1902)和驱动座(1516)铰接,第三缸体(1901)的端部设有第三安装座(1903),第三安装座(1903)上铰接有底座(1904),底座(1904)通过锁钉(17)和第二连接板(103)固定,底托头(1503)可拆卸的设置在随动头(1502)上,随动头(1502)两侧分别通过螺栓(3)和螺母(4)与三角板(101)及顶板(1501)铰接,在安装时,首先将顶板(1501)和随动头(1502)安装到三角板(101)上,再将第三顶杆(1902)和顶板(1501)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c型钢筋网片快速高效固定装车的方法,其特征是:顶板(1501)的结构为:顶板(1501)上贯穿设有多个第五通孔(1510),随动头(1502)上贯穿设有第六通孔(1511)和第七通孔(1512),三角板(101)上贯穿设有多个第五固定孔(111),两个三角板(101)之间设有第一空隙(114),随动头(1502)位于第一空隙(114)内, 第七通孔(1512)中部设有通槽(1513),顶板(1501)位于通槽(1513)内,三角板(101)和顶板(1501)的上侧还分别贯穿设有多个第四固定孔(110)与第三通孔(1505),插杆(1506)插设在第四固定孔(110)和第三通孔(1505)内,随动头(1502)底部设有加强块(1507),三角板(101)上还插设有多个挡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吴中正高鑫林程茂林刘航严双桥余昌文李冬冬董奇峰余万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