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55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及汽车,属于电子外后视镜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及汽车,通过摄像头安装孔内侧安装有与电子摄像头配合密封的硅胶圈,从而保证了不会因为进水而导致功能失效,通过下壳体在上壳体的摄像头连接部相应处的外沿向上壳体外侧延伸形成阶梯状,以及下壳体的第二外接面分别与第一外接面和第三外接面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且第二外接面呈流线型,从而在行驶过程遇到雨雪天气时,空气中的雨雪更容易的从下壳体外侧滑落不易留在上壳体外侧,且在外侧摄像头安装孔周围设有摄像头防水环台,摄像头防水环台的外沿厚度小于内沿厚度,摄像头镜面不易接触到水,从而保证了摄像头镜面不容易积水,增加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及汽车,属于电子外后视镜领域。


技术介绍

1、电子外后视镜,简称cms(camera monitor system),是通过在车辆左右外后视镜位置,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所需道路信息实时传输至显示屏上,从而呈现给驾驶员。电子后视镜可以取消传统大镜面光学后视镜镜片,从而降低风阻,减少能耗,同时在夜间、雨天等工况下提升驾驶安全性,对比传统物理镜效果更佳;电子后视镜的推出,有效地解决了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视野盲区,雨天的误判,夜里的明亮以及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等问题。电子外后视镜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器件,内部有电路以及元器件,若实际使用过程中进水,会导致电子外后视镜功能失效,另外在行驶过程遇到雨雪天气时,镜面都很容易积水,严重影响驾驶员驾驶安全以及乘客的乘坐安全,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外后视镜在行驶过程遇到雨雪天气时,有水进入产品内部以及镜面都很容易积水,严重影响观察视野的问题,提出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及汽车。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0),所述上壳体(100)依次由摄像头连接部、控制器连接部以及后座连接部组成,所述摄像头连接部靠近一端处设有用于安装电子摄像头(300)的摄像头安装孔(102),所述电子摄像头(300)通过摄像头支架(600)限位固定在上壳体(100)内侧,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02)内侧设置有与电子摄像头(300)配合密封的硅胶圈(700),所述控制器连接部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器(800)的控制器安装槽(105),所述后座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与第一底座(400)和第二底座(500)连接,下壳体(200)通过第三卡扣结构将所述摄像头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0),所述上壳体(100)依次由摄像头连接部、控制器连接部以及后座连接部组成,所述摄像头连接部靠近一端处设有用于安装电子摄像头(300)的摄像头安装孔(102),所述电子摄像头(300)通过摄像头支架(600)限位固定在上壳体(100)内侧,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02)内侧设置有与电子摄像头(300)配合密封的硅胶圈(700),所述控制器连接部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器(800)的控制器安装槽(105),所述后座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与第一底座(400)和第二底座(500)连接,下壳体(200)通过第三卡扣结构将所述摄像头支架(600)和控制器(800)封闭安装上壳体(100)内,所述下壳体(200)在上壳体(100)的摄像头连接部相应处的外沿向上壳体(100)外侧延伸形成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连接部的外侧摄像头安装孔(102)周围设有摄像头防水环台(114),所述摄像头防水环台(114)的外沿厚度小于内沿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接面(211)以及第二外接面(211)分别与第一外接面(201)和第三外接面(212)过渡圆弧连接处的内侧设有蜂窝状加强筋(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连接部内侧的摄像头安装孔(102)周围分别设有至少三个安装柱(101),所述摄像头支架(600)通过分别与安装柱(101)配合固定将电子摄像头(300)限位固定在上壳体(100)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分别设在上壳体(100)的后座连接部外侧的第一上壳体卡接槽(107)和第二上壳体卡接槽(120),所述第一上壳体卡接槽(107)和第二上壳体卡接槽(120)的底面分别设有第一上壳体卡接孔(108)和第二上壳体卡接孔(115),所述第一底座(400)内侧分别设有能与第一上壳体卡接槽(107)和第二上壳体卡接槽(120)相互配合的第一底座卡接柱(401)和第二底座卡接柱(403),所述第一底座卡接柱(401)和第二底座卡接柱(403)上分别设有能与第一上壳体卡接孔(108)和第二上壳体卡接孔(115)相互配合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丹阳梁航关博文安术平黄剑武郑锐赵轶楠刘兆民庞伟彪吕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