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13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电机、顶出组件以及锁钩,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件、凸轮、与凸轮同步转动的抵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锁钩解锁,所述锁钩上设有用于复位锁钩上锁的扭簧,解锁后所述抵板与所述顶出件配合,使所述顶出件在安装座内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可以对放置在扶手上的平板上锁和一键顶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私家车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舒适性,在购买汽车的同时考虑最多的就是经济性、实用性、以及舒适性,现在乘用车为了追求更高的舒适性,在汽车后排座椅上安装扶手装置,主要用来支撑后排人员手臂和放置物品。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0161955U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调节式扶手装置,所述扶手装置设置于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中部的扶手槽中,所述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所述扶手的上侧面的前端设有杯架,所述扶手槽的底部两侧分别开有圆形的铰接孔,所述扶手的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方形的定位块,所述扶手通过定位块铰接于扶手槽两侧的铰接孔中,所述扶手的两侧分别开有扶手导向槽,所述定位块位于扶手导向槽中,所述扶手导向槽的两端分别向扶手的上侧面开有梯形口,对应的所述定位块中设置有梯形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通过复位弹簧压片连接燕尾槽。
[0004]该专利设计的扶手装置,除了前端可放置水杯,扶手上还有部分空间闲置未利用,当用户需要用到平板娱乐或者工作时,只能放在扶手表面上,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放置在扶手上的平板会发生晃动导致平板掉落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可以对放置在扶手上的平板上锁和一键顶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电机、顶出组件以及锁钩,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件、凸轮、与凸轮同步转动的抵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锁钩解锁,所述锁钩上设有用于复位锁钩上锁的扭簧,解锁后所述抵板与所述顶出件配合,使所述顶出件在安装座内纵向移动。
[000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说明书以凸轮顺时针转动,顶出件顶出进行说明,触摸开关后,电机启动,带动涡杆转动,凸轮通过与涡杆啮合的齿轮顺时针发生转动,凸轮将锁钩顶出,使锁钩克服扭簧的作用力发生转动,对平板解锁,凸轮继续顺时针转动,抵板随凸轮同步转动,抵板接触顶出件底部,将顶出件不断向上抬高直至顶出安装座上方的平板,此时,电机停止工作,当平板被取走,感应开关启动电机,使涡杆逆转,凸轮带动抵板逆时针转动,顶出件复位落回安装座内,扭簧带动锁钩恢复原位,对平板上锁。触摸开关一键顶出,操作方便,自动感应进行闭锁操作,节省成本。
[0008]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
一安装座上设有放置平板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上设有供顶出件纵向移动的限位穿孔。
[000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第一安装座设有容纳槽方便平板放置,第二安装座方便安装各零件,限位穿孔方便顶出件从第二安装座内顶出到容纳槽内。
[0010]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穿孔内壁上设有限位台,当所述顶出件回落时,所述限位台将顶出件限制在限位穿孔内。
[0011]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顶出件上对应限位台设有开口,限位台相对设置,在限位穿孔上形成卡口,限位台位于开口内,当顶出件落回时,限位台对顶出件起到支撑作用。
[0012]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出件一侧设有向下复位的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在第一安装座内。
[0013]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顶出件,另一端抵触在第一安装座内壁,顶出件向上顶出平板时,复位弹簧压缩变形,当抵板逆时针转动使,顶出件向下落,复位弹簧对顶出件起到向下复位作用,确保顶出件竖直回落到原位。
[0014]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锁钩的铰接轴,所述扭簧绕设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扭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安装座和锁钩上。
[0015]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铰接轴锁钩上的通孔,将其安装在第二安装座内,方便支撑其与凸轮配合转动,两个扭簧绕设在铰接轴上且位于锁钩两端,当扭簧拉动锁钩复位时,作用力均匀分布在整个锁钩上。
[0016]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锁钩上设有与凸轮配合的斜面。
[001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凸轮顺时针转动时,抵触在斜面上,使锁钩发生转动,锁钩顶部对平板进行解锁;当凸轮逆时针转动,凸轮离开斜面,扭簧使锁钩复位,锁钩顶部对平板进行锁定,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平板发生晃动导致平板掉落损坏。
[0018]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外周设有用于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下方设有定位柱,所述连接板上对应定位柱设有定位孔。
[001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连接板四角设置,通过螺钉与第一安装座连接牢固,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连接时,定位孔的设计方便对锁钩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空间布局合理,方便安装。
[0020]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与锁钩配合的窗口,所述平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窗口,所述锁钩顶部穿过窗口钩设在凹槽内,即为上锁状态。
[0021]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固定柱位于窗口两侧,确保安装时锁钩可以对准窗口,容纳槽在对应锁钩的位置设有缺口,使位于窗口内的锁钩可以钩住凹槽,锁钩发生转动远离凹槽时,平板解锁,顶出件将平板顶出,当锁钩钩住凹槽,平板锁定在容纳槽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凸轮的结构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锁钩的第一结构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顶出件的结构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的第一结构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的第二结构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0030]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的结构图。
[0031]图中:1、安装座;11、第一安装座;111、容纳槽;112、限位穿孔;1121、限位台;113、定位柱;114、窗口;12、第二安装座;121、支架;122、铰接轴;123、连接板;1231、定位孔;2、电机;3、顶出组件;31、顶出件;311、开口;312、复位弹簧;32、凸轮;33、抵板;4、锁钩;41、扭簧;42、斜面;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

9所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包括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电机、顶出组件以及锁钩,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件、凸轮、与凸轮同步转动的抵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锁钩解锁,所述锁钩上设有用于复位锁钩上锁的扭簧,解锁后所述抵板与所述顶出件配合,使所述顶出件在安装座内纵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放置平板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上设有供顶出件纵向移动的限位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穿孔内壁上设有限位台,当所述顶出件回落时,所述限位台将顶出件限制在限位穿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贻静张云武吴四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