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451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

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电炉

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钢液精炼过程中,脱氧、脱硫、脱氢、脱氮是精炼的主要任务;通常不经LF钢种脱硫率70

85%,经LF精炼脱硫率在90

98%;经过LF的优势在于温度精准控制、脱硫更彻底,但会出现明显的增氮、二次氧化现象。如果能用电炉补偿温度,可将钢包内脱硫率提高至90%左右,直接进VD真空还可以避免LF工序出现的增氮、增氢、二次氧化等现象。
[0003]硫是钢中有害元素,对产品使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洁净钢对钢中硫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S]小于0.005%,在某些情况下要求[S]小于0.002%,因此脱硫效率至关重要。
[0004]然而由于炼钢过程是个较复杂的冶金过程,但是也是一个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的过程,采用电炉

VD流程的关键在于生产流程中温降的控制和脱硫、脱氢的控制。相较于电炉

LF

连铸的生产流程,电炉

VD流程可将钢液氢、氮含量控制的更低、夹杂物也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

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炉

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时电炉脱磷后快速升温至1680

1735℃;该处温度较电炉

LF

VD工艺提高50

60℃,其他工艺不变,主要目的是取代LF送电升温功能。
[0007](2)出钢前钢包内加入电石,出钢过程中加入铝粒、精炼渣、石灰、合金及碳粉,严禁出钢后加入合金,碳粉可出钢后补加。出钢过程合金化和加入脱氧剂,钢包内加入电石,电石与钢种氧反应可有效控制炉渣中CaO与Al2O3比值,因此可得到流动性及脱硫良好的炉渣组分,为钢包提高热力学条件,将LF造渣过程前移至出钢过程中。
[0008](3)脱氧剂、合金及碳粉加入后,大氩气搅拌3

6分钟,取样,关闭氩气等待钢水传递VD。该操作是通过提供动力学条件在高温下搅拌脱硫。
[0009](4)在钢水坐VD后根据电炉大包样C、Mn、Al情况进行微调后抽真空,为保证脱硫率,加入电石0

80KG,总抽真空时间10

25分钟。
[0010]本专利技术步骤(2)所述电石加入量为50

70Kg。
[0011]本专利技术步骤(2)所述铝粒加入量为100

400kg、精炼渣加入量为200

400kg,石灰加入量为800

1200kg。
[0012]本专利技术合金及碳粉按钢种成分要求加入。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冶炼方法适用于低合金系列钢种生产。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将钢液中硫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脱硫率88~96%,H含量≤
2ppm,厚度≤50mm钢板探伤合格率99%以上。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冶炼方法冶炼后钢板性能抗拉、屈服、延伸及冲击性能合格,钢板中A、B、C、D类夹杂物均在2.0级以下。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没有LF补偿温度出钢时电炉的温度控制难度更大,更依靠电炉自身操作的精益控制;2、本专利技术通过钢包内复合脱氧(电石脱氧与铝粒脱氧),加上真空过程脱氧,脱硫率基本达到LF工序的脱硫效果;3、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低合金系列钢种的生产;4、本专利技术方法将钢液硫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脱硫率88~96%,H含量≤2ppm,厚度≤50mm钢板探伤合格率99%以上;钢板中夹杂物控制在2.0级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实施例1本实施例钢种为Q345B,电炉出钢前钢水硫含量0.0313%,其电炉

VD流程操作如下:(1)冶炼时电炉脱磷后快速升温至1726℃;(2)出钢前钢包内加入电石50Kg,出钢过程中加入铝粒300kg、精炼渣300kg,石灰1000kg,合金2300Kg及碳粉150Kg;(3)脱氧剂、合金及碳粉加入后,大氩气搅拌3分钟,炉后测温1673℃,用精炼取样器取样,关闭氩气等待钢水传递VD;(4)在钢水坐VD后加入C粉130Kg、中Mn500Kg、电石40KG,总抽真空时间19分钟温;保持8分钟,真空后软吹10分钟。
[0019]本实施例钢液成品硫含量为0.0023%,脱硫率92.65%;H含量1.89ppm,钢板厚度12mm,钢板探伤合格率100%,屈服强度397MPa,抗拉强度519MPa,延伸率28%,0℃冲击性能202J、188 J、174J,钢板中夹杂物采用A法分析,结果为:A类0.5级、B类0.5级、C类0级、D类1.0级。
[0020]实施例2本实施例钢种为Q345B

X,电炉出钢前钢水硫含量0.0325%,其电炉

VD流程操作如下:(1)冶炼时电炉脱磷后快速升温至1704℃;(2)出钢前钢包内加入电石60Kg,出钢过程中加入铝粒200kg、精炼渣380kg,石灰1000kg,合金2500Kg及碳粉100Kg;(3)脱氧剂、合金及碳粉加入后,大氩气搅拌3分钟,炉后测温1668℃,用精炼取样器取样,关闭氩气等待钢水传递VD;(4)在钢水坐VD后加入C粉100Kg、中Mn400Kg、电石30KG,总抽真空时间13分钟温;保持9分钟,真空后软吹9分钟。
[0021]本实施例钢液成品硫含量为0.0016%,脱硫率95.07%;H含量1.68ppm,钢板厚度26mm,钢板探伤合格率100%,屈服强度388MPa,抗拉强度498MPa,延伸率26%,0℃冲击性能210J、160J、200J;钢板中夹杂物采用A法分析,结果为:A类1.5级、B类0.5级、C类0级、D类1.0
级。
[0022]实施例3本实施例钢种为A709/709M

50T

2,电炉出钢前钢水硫含量0.0343%,其电炉

VD流程操作如下:(1)冶炼时电炉脱磷后快速升温至1693℃;(2)出钢前钢包内加入电石55Kg,出钢过程中加入铝粒300kg、精炼渣260kg,石灰1200kg,合金2200Kg及碳粉100Kg;(3)脱氧剂、合金及碳粉加入后,大氩气搅拌3分钟,炉后测温1656℃,用精炼取样器取样,关闭氩气等待钢水传递VD;(4)在钢水坐VD后加入C粉10Kg、中Mn100Kg、铌铁40kg、电石30KG,总抽真空时间14分钟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

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时电炉脱磷后快速升温至1680

1735℃;(2)出钢前钢包内加入电石,出钢过程中加入铝粒、精炼渣、石灰、合金及碳粉,严禁出钢后加入合金,碳粉可出钢后补加;(3)脱氧剂、合金及碳粉加入后,大氩气搅拌3

6分钟,取样,关闭氩气等待钢水传递VD;(4)在钢水坐VD后根据电炉大包样C、Mn、Al情况进行微调后抽真空,为保证脱硫率,加入电石0

80KG,总抽真空时间10

25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

VD流程生产低合金系列钢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电石加入量为50

70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静宇闫忠郑京辉李慧勇乔岩谷鹏辉徐全兴鲁元亮许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舞阳新宽厚钢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