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61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包括电炉初炼、钢包二次脱磷、VD脱碳、LF精炼、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所述电炉初炼工序,过氧化出钢;钢包二次脱磷工序,造高碱度炉渣,钢液中P≤0.003%;VD脱碳工序,破空后钢液中C≤0.002%;LF精炼工序,采用Al和电石脱氧,钢水升温至1620℃后,大吹氩气至钢液中S≤0.003%,同时抬电极防止增碳;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真空结束时钢液中S≤0.0015%,破空后软吹10min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冶炼的钢水中P≤0.005%,S≤0.0015%,钢水纯净度高。经连铸、热轧、热处理后,所得钢板低温韧性优良,满足市场上的需求。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涉及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力容器工作条件较差且加工过程复杂,因此选材钢板成分及性能要求严苛。特别地对于低温压力容器,如乙烯、丙烯等球罐用钢,从成分设计、纯净度、塑韧性及焊接性等各方面都做出了严格要求,这使得钢板的生产难上加难。国内大多数超纯净高性能钢冶炼工艺不成熟,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批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包括电炉初炼、钢包二次脱磷、VD脱碳、LF精炼、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所述电炉初炼工序,过氧化出钢,出钢温度1560~1580℃;所述钢包二次脱磷工序,吨钢加入2~3kg石灰造高碱度炉渣,碱度8~10,二次脱磷时间20~30min,钢液中P≤0.003wt%,脱磷毕扒渣;所述VD脱碳工序,真空度≤66pa保持5~8min,破空后钢液中C≤0.002wt%;所述LF精炼工序,采用Al和电石脱氧,钢水升温至1620℃后,大吹氩气10min以上脱硫至钢液中S≤0.003wt%,同时抬电极防止增碳;所述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真空度≤66pa保持20~25min,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结束时钢液中S≤0.0015wt%,破空后调整氩气流量保持液面微动,软吹10min以上。
[0004]所述电炉初炼工序,铁水占比60~80wt%、废钢占比20~40wt%。
[0005]所述VD脱碳工序,喂入铝线100m/炉。
[0006]所述LF精炼工序,座包后升温至1600℃,吨钢水加入Al线6~8m、电石0.5kg、石灰10~12kg,造白渣,白渣保持25~35min,升温至1620℃后,吨钢水加入铝粒0.4~0.7kg、电石0.1~0.2kg,大吹氩气,氩气流量200~250 L/min。
[0007]LF精炼处理后钢包温度控制在1640~1650℃,扒掉还原渣,再进入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
[0008]所述冶炼方法生产的钢液P、S元素的重量含量为P≤0.005%,S≤0.0015%。
[0009]所述冶炼方法适用于C含量为0.04~0.06wt%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
[0010]上述冶炼后的钢水杂质元素低、夹杂物少、真空脱气效果好,对钢板塑韧性有显著的提高。经过常规的连铸、热轧、正火热处理后,所得钢板低温韧性优良,

70℃下冲击功≥200J,板厚1/2处冲击功≥150J。
[0011]本专利技术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标准参考GB3531

2014;所述热处理后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性能检测方法参考标准GB/T229。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初炼出钢过氧化及控制合理的温度,通过CaO高碱度渣使磷从钢液

熔渣界面向熔渣中迁移。经大量试验及数据积累,脱磷20

30min达到稳定,且为防止回磷及时扒渣。
[0013]2、创新地采用真空状态下C与O反应生成CO,降低C元素含量,同时消耗为脱P吹入的过多O元素,为后续LF精炼打好低碳低氧的基础。
[0014]3、为提高LF脱硫效果,采用Al和电石综合脱氧,降低钢水的平衡氧活度;同时合理控制熔池温度及炉渣流动性,钢水升温至1620℃后,大吹氩气10min以上,在较高温度下,保证大流量吹氩搅拌,满足LF脱硫的动力学条件,实现深度脱硫。
[0015]4、LF精炼后再次采用VD真空脱气处理,真空脱气处理是降低钢液中O等气体含量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对数据采集分析并结合生产经验,综合控制好真空处理有效时间、真空度等影响因素,达到了最佳脱气效果;并调整氩气流量采用软吹有效降低钢液非金属夹杂物,提高钢液纯净度,提高成品率。另外,真空状态反应向脱硫方向进行,随着真空度的提高和真空处理时间的延长,脱硫率逐渐升高。
[0016]通过上述措施,所述冶炼的钢水中P≤0.005%,S≤0.0015%,钢水纯净度高。冶炼后的钢水经过连铸、热轧、热处理后,所得钢板低温韧性优良,

70℃下冲击功≥200J,板厚1/2处冲击功≥150J,完全满足市场上该类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具有产品质量稳定、可实现批量生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实施例1本实施例C含量为0.04wt%的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包括电炉初炼、钢包二次脱磷、VD脱碳、LF精炼、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1)电炉初炼时,铁水占比60wt%、废钢占比40wt%,过氧化出钢,出钢温度1571℃;初炼出钢后,钢包二次脱磷,吨钢加入2.2kg石灰造高碱度炉渣,碱度8,要求流动性良好,二次脱磷时间26min,钢液中P降低至0.002wt%,为防止回磷及时扒渣。
[0019](2)二次脱磷后,进行VD脱碳,喂入铝线100m/炉,真空度≤66pa保持8min,破空后钢液中C含量0.002wt%。
[0020](3)采用VD脱碳后,扒掉氧化渣,座包LF精炼,升温至1600℃,吨钢水加入Al线7m、电石0.5kg、石灰12kg,造白渣制造还原性气氛脱氧处理,白渣保持29min。升温至1620℃后,吨钢水加入铝粒0.7kg、电石0.1kg,大吹氩气10min以上,氩气流量223 L/min,脱硫至钢液中S含量0.003wt%,同时抬电极防止增碳;加入合金调整化学成分。
[0021](4)LF精炼处理后钢包温度控制在1650℃,扒掉还原渣,再进入VD真空脱气去夹杂,66pa以下真空25min,VD结束时钢液中S降低至0.0015wt%,破空后调整氩气流量保持液面微动,软吹10min以上。
[0022]经过上述冶炼后,钢液中P为0.004wt%,S为0.0015wt%。钢液再经过连铸、热轧、热处理后,所得钢板低温韧性优良,

70℃下冲击功299J,板厚1/2处冲击功226J。
[0023]实施例2
本实施例C含量为0.52wt%的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包括电炉初炼、钢包二次脱磷、VD脱碳、LF精炼、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1)电炉初炼时,铁水占比80wt%、废钢占比20wt%,过氧化出钢,出钢温度1560℃;初炼出钢后,钢包二次脱磷,吨钢加入2.7kg石灰造高碱度炉渣,碱度8.6,要求流动性良好,二次脱磷时间20min,钢液中P降低至0.003wt%,为防止回磷及时扒渣。
[0024](2)二次脱磷后,进行VD脱碳,喂入铝线100m/炉,真空度≤66pa保持7min,破空后钢液中C含量0.0016wt%。
[0025](3)采用VD脱碳后,扒掉氧化渣,座包LF精炼,升温至1600℃,吨钢水加入Al线6m、电石0.5kg、石灰12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炉初炼、钢包二次脱磷、VD脱碳、LF精炼、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所述电炉初炼工序,过氧化出钢,出钢温度1560~1580℃;所述钢包二次脱磷工序,吨钢加入2~3kg石灰造高碱度炉渣,碱度8~10,二次脱磷时间20~30min,钢液中P≤0.003wt%,脱磷毕扒渣;所述VD脱碳工序,真空度≤66pa保持5~8min,破空后钢液中C≤0.002wt%;所述LF精炼工序,采用Al和电石脱氧,钢水升温至1620℃后,大吹氩气10min以上脱硫至钢液中S≤0.003wt%,同时抬电极防止增碳;所述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真空度≤66pa保持20~25min,VD真空脱气去夹杂工序结束时钢液中S≤0.0015wt%,破空后调整氩气流量保持液面微动,软吹10min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净低温容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初炼工序,铁水占比60~80wt%、废钢占比20~40w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昌龙杰林明新石莉张海军庞辉勇韦明张朋张萌牛晓晖程含文东超山李肖陈家超
申请(专利权)人:舞阳新宽厚钢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