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287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液压油箱、冷却箱、控制器和油泵,所述冷却箱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上方开设回油口,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下方开设出油口,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开设供油口,所述液压油箱内安装有用于监测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回油阀,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出油阀,所述冷却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换热管上;所述油泵的进油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供油口连接。口连接。口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
[0002]
技术介绍

[0003]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与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
[0004]在液压站的液压油箱工作时,液压油箱里液压油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升高的油温会加速液压系统中各元件的(如液压泵)内重要部件的老化,缩减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液压站需要安装冷却装置对其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技术中,大多数驱动装置仅配置一个液压油箱,液压油箱配置冷却装置,由于油箱内的油液在不断地流进或流出,因此,单液压油箱内的稳度很难降低到较底的水平,换言之,在油箱内的液压油在冷却降温和工作升温的同步进行状态下,油温的整体水平依然很高,驱动装置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液压油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不利于设备运行。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液压油箱、冷却箱、控制器和油泵,所述冷却箱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上方开设回油口,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下方开设出油口,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开设供油口,所述液压油箱内安装有用于监测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回油阀,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出油阀,所述冷却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换热管上;所述油泵的进油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供油口连接,油泵的出油端连接驱动负载,两个液压油箱的供油口与油泵之间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回油阀、出油阀、控制阀、油泵和冷却循环泵的运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液压油箱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以使两个液压油箱之间形成等高连通器结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为S型弯管。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阀、回油阀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单元。
[001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两个液压油箱、冷却箱、控制器和油泵,冷却箱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液压油箱的一侧上方开设回油口,液压油箱的一侧下方开设出油口,液压油箱的底部开设供油口,液压油箱内安装有用于监测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将换热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连通,换热管的一端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回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回油阀,换热管的另一端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出油阀,冷却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换热管上;将油泵的进油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供油口连接,油泵的出油端连接驱动负载,两个液压油箱的供油口与油泵之间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控制器用于控制回油阀、出油阀、控制阀、油泵和冷却循环泵的运行,当一其中一个液压油箱作为向驱动负载的供油油箱,使得该供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温度逐渐上升,另一个液压油箱处于冷却循环状态,使该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温度逐渐下降,当供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该液压油箱停止供油,并进入循环冷却以降低油温,而另一个液压油箱内经过冷却循环后的低温液压油停止冷却循环,并作为供油油箱进入供油状态,通过两个液压油箱一供油一冷却的工作模式,使得驱动负载内使用的液压油的温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以保证驱动负载的稳定运行。
[0013]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的第一液压油箱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的第二液压油箱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第一液压油箱1、第一回油阀11、第一出油阀12、第一控制阀13、第二回油阀21、第二出油阀22、第二控制阀23、第二液压油箱2、冷却箱3、换热管4、油泵5、驱动负载6、控制器7、冷却循环泵8、溢流管9。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油箱1、第二液压油箱2、冷却箱3、控制器7和油泵5,所述冷却箱3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为S型弯管。所述第一液压油箱1、第二液压油箱2结构相同,以第一液压油箱1进行说明,所述第一液压油箱1的一侧上方开设回油口,所述第一液压油箱1的一侧下方开设出油口,所述第一液压油箱1的底部开设供油口,第一液压油箱1和第二液压油箱2
内均安装有用于监测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21]所述换热管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液压油箱1的出油口、第二液压油箱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液压油箱1的回油口,第二液压油箱2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箱1的回油口之间安装有第一回油阀11,所述换热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箱2的回油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回油阀21,所述换热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箱1的出油口之间安装有第一出油阀12,所述换热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箱2的出油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出油阀22,所述冷却循环泵8固定安装在所述换热管4上。
[0022]通过将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液压油箱1的进油口、回油口连通,且在两段连接管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回油阀11、第一出油阀12,从而形成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将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液压油箱2的进油口、回油口连通,且在两段连接管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回油阀21、第二出油阀22,从而形成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二个冷却循环回路异步运行。所述油泵5的进油端分别与第一液压油箱1的供油口、第二液压油箱2的供油口连接,油泵5的出油端连接驱动负载6,且第一液压油箱1的供油口与油泵5之间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3,第二液压油箱2的供油口与油泵5之间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3。所述控制器7用于控制回油阀、出油阀、控制阀、油泵5和冷却循环泵8的运行,所述控制器7优选为PLC控制单元。
[0023]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即第一液压油箱1向驱动负载6供油时,其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截止,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导通运行;当第二液压油箱2向驱动负载6供油时,其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截止,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压站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液压油箱、冷却箱、控制器和油泵,所述冷却箱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上方开设回油口,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下方开设出油口,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开设供油口,所述液压油箱内安装有用于监测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回油阀,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出油阀,所述冷却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换热管上;所述油泵的进油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油箱的供油口连接,油泵的出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锥刘俊文卢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斯雷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