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90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包括泵体、液压杆、出液压管和进液压管;泵体设置在拉矫机上,液压杆设置在拉矫机外的支架上,用于调节拉矫机上下辊距离;泵体内设置有液压泵和两根导管,两根导管分别与液压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液压泵的进口端的导管的另一端与出液压管的一端连接,液压泵的出口端的导管的另一端与进液压管的一端连接,出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杆的出口端连接,进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杆的进口端连接;两根导管外均套设有水冷装置,两个水冷装置之间通过抽水泵和一体化散热装置实现循环连接;泵体和拉矫机之间设置有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液压油冷却均匀,不受外部环境干扰。不受外部环境干扰。不受外部环境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


[0001]本技术涉及拉矫机
,特别涉及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

技术介绍

[0002]拉矫机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距离需要通过液压缸控制液压杆来调节,拉矫机处于在工作状态时,液压缸需要持续工作。拉矫机大多是对刚出炉的铸件或锻件进行拉矫,高压、高温环境会使拉矫机温度远超室温,而拉矫机冷却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液压缸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摆板式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包括泵体、液压杆、出液压管和进液压管;泵体设置在拉矫机上,液压杆设置在拉矫机外的支架上,用于调节拉矫机上下辊距离;泵体内设置有液压泵和两根导管,两根导管分别与液压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且与液压泵的进口端连接的导管的另一端与出液压管的一端连接,与液压泵的出口端连接的导管的另一端与进液压管的一端连接,出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杆的出口端连接,进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杆的进口端连接;两根导管外均套设有水冷装置,两个水冷装置之间通过抽水泵和一体化散热装置实现循环连接,且一体化散热装置的进口端与位于液压泵的进口端的水冷装置连接,一体化散热装置的出口端与位于液压泵的出口端的水冷装置连接;泵体和拉矫机之间设置有隔层。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温的液压油从出液压管流入导管里,导管中的液压油在水冷装置的作用下温度降低,穿过液压泵流动到另一侧导管内,另一侧导管中的液压油在水冷装置的作用下温度进一步降低,经过两次水冷装置降温的液压油再从进液压管流入液压杆中;同时,位于液压泵进口端的水冷装置中的冷凝水经对应导管中液压油升温后,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流到一体化散热装置中,温度降低后流入位于液压泵出口端的水冷装置中,用于对应导管中液压油的进一步降温;液压油冷却均匀,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泵体和拉矫机之间的隔层,可减少拉矫机上的热量传递到泵体中,提高冷却效率。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两个水冷装置均包括相连接的水冷箱和水冷管,水冷箱设置在液压泵与导管的连接处,导管位于水冷箱外的部分套设有水冷管,水冷管远离水冷箱的一端与泵体内壁密封连接。
[0009]进一步,一体化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和风扇,散热管呈迂回弯折结构,且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冷箱底部连接,风扇面向散热管设置在泵体靠近拉矫机的内壁上,泵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0010]进一步,导管和散热管均采用高散热性材料。
[0011]进一步,高散热性材料包括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的泵体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的水冷装置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的水冷管剖视图。
[00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7]1、泵体,110、液压泵,120、导管,2、液压杆,310、出液压管,320、进液压管,4、水冷装置,410、水冷管,420、水冷箱,5、抽水泵,6、一体化散热装置,610、散热管,620、风扇,7、散热孔,8、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包括泵体1、液压杆2、出液压管310和进液压管320;泵体1设置在拉矫机上,液压杆2 设置在拉矫机外的支架上,用于调节拉矫机上下辊距离;泵体1内设置有液压泵110和两根导管120,两根导管120分别与液压泵11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且与液压泵110的进口端连接的导管120的另一端与出液压管310 的一端连接,与液压泵110的出口端连接的导管120的另一端与进液压管320 的一端连接,出液压管310的另一端与液压杆2的出口端连接,进液压管320 的另一端与液压杆2的进口端连接;两根导管120外均套设有水冷装置4,两个水冷装置4之间通过抽水泵5和一体化散热装置6实现循环连接,且一体化散热装置6的进口端与位于液压泵110的进口端的水冷装置4连接,一体化散热装置6的出口端与位于液压泵110的出口端的水冷装置4连接;泵体1和拉矫机之间设置有隔层8。
[0020]隔层8为热传导性低的材料制作。
[0021]高温的液压油从出液压管310流入导管120里,导管120中的液压油在水冷装置的作用下温度降低,穿过液压泵110流动到另一侧导管120内,另一侧导管120中的液压油在水冷装置4的作用下温度进一步降低,经过两次水冷装置4降温的液压油再从进液压管320流入液压杆2中;同时,位于液压泵110进口端的水冷装置4中的冷凝水经对应导管120中液压油升温后,在抽水泵5的作用下流到一体化散热装置6中,温度降低后流入位于液压泵 110出口端的水冷装置4中,用于对应导管120中液压油的进一步降温;液压油冷却均匀,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泵体1和拉矫机之间的隔层8,可减少拉矫机上的热量传递到泵体1中,提高冷却效率。
[0022]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两个水冷装置4均包括相连接的水冷箱420和水冷管410,水冷箱420设置在液压泵110与导管120的连接处,导管120位于水冷箱420外的部分套设有水冷管410,水冷管410远离水冷箱420的一端与泵体1内壁密封连接。水冷管410内的冷凝水可以使导管120内的液压油在流入泵体1和流出泵体1时均进行冷却,且与外部冷凝水接触时间长,使液压油冷却过程和液压油回流过程同时进
行,节省时间,提高了冷却效果。
[0023]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一体化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管610和风扇620,散热管610呈迂回弯折结构,且散热管6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冷箱420底部连接,风扇620面向散热管610 设置在泵体1靠近拉矫机的内壁上,泵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7。散热管610的迂回弯折结构可增大与风扇620的出风口的接触面积,加速散热管 610内冷凝水的降温,热气在风扇620和散热孔7的作用下,可及时从泵体 1内排出,提高风冷效果。
[0024]本技术实施例4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导管120和散热管610均采用高散热性材料。高散热材料有利于冷却液与液压油之间、冷却液与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0025]本技术实施例5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高散热材料包括铜。铜的延展性好,散热能力强。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矫机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液压杆(2)、出液压管(310)和进液压管(320);所述泵体(1)设置在拉矫机上,所述液压杆(2)设置在拉矫机外的支架上,用于调节拉矫机上下辊距离;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液压泵(110)和两根导管(120),两根所述导管(120)分别与所述液压泵(11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且与所述液压泵(110)的进口端连接的所述导管(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压管(310)的一端连接,与所述液压泵(110)的出口端连接的所述导管(1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压管(320)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液压管(310)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杆(2)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进液压管(320)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杆(2)的进口端连接;两根所述导管(120)外均套设有水冷装置(4),两个所述水冷装置(4)之间通过抽水泵(5)和一体化散热装置(6)实现循环连接,且所述一体化散热装置(6)的进口端与位于所述液压泵(110)的进口端的所述水冷装置(4)连接,所述一体化散热装置(6)的出口端与位于所述液压泵(110)的出口端的所述水冷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立彩郝启枫吴文利孟东生唐健
申请(专利权)人:桂德武汉科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