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前车架及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64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装载机前车架及装载机。装载机前车架在前中梁两端的翼箱上分别设置第一上铰接轴,在翼箱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下铰接孔,门架下端设置有两个下铰接轴,通过两个下铰接轴分别铰接于两个下铰接孔中,前倾油缸一端与第一上铰接轴铰接,另一端与门架铰接,以使门架能够与装载机前车架连接。该装载机前车架在普通装载机前车架的基础上设置第一上铰接轴以及下铰接孔,以实现门架的安装,使得该装载机前车架能够与普通装载机前车架实现同平台设计,提高零件的通用性,最大程度的缩小该装载机前车架与普通装载机前车架的差异,进而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前车架及装载机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前车架及装载机。

技术介绍

[0002]叉车主要用于平直的路面,故叉车的底盘设计的比较低,牵引力小,无法用于野外不平的路面。而装载机能够适用于野外不平的路面,但现有装载机的前车架只能用于安装铲斗,无法安装叉车所用的门架。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有人提出一种装载机前车架,包括前中梁和连接于前中梁两端的两个翼板,通过在装载机前车架的前中梁和两个翼板的上端设置油缸铰接座,下端设置前铰接座,且油缸铰接座通过支撑横板与前中梁和翼板的上端连接,前铰接座通过连接立板与前中梁和翼板的下端连接。该装载机前车架为针对连接门架而设计,但是其与普通装载机前车架的零件通用性不高,加工较为复杂。
[000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装载机与叉车的门架连接,以使装载机实现叉车的功能,且设计简单的装载机前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前车架及装载机,以使装载机能够与门架连接,以实现叉车的功能。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装载机前车架,包括前中梁和连接于所述前中梁两端的翼箱,所述翼箱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前中梁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通过连接件与内侧板连接,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上穿设有第一上铰接轴,且所述第一上铰接轴位于所述内侧板的上端,所述内侧板的下端设置有下铰接孔,两个前倾油缸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上铰接轴铰接,另一端与门架铰接,所述门架的下端设置有两个下铰接轴,两个所述下铰接轴分别与两个所述下铰接孔铰接。
[000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下铰接孔内设置有轴套,所述下铰接轴穿设于所述轴套内。
[000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轴套内设置有螺旋槽,所述下铰接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出油孔,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油孔连通的注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螺旋槽连通。
[001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轴套的两侧设置有防尘圈。
[00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轴套外露所述下铰接孔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下安装环,所述防尘圈嵌入所述下安装环内。
[0012]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上铰接轴穿设于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上时,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内侧板或所述外侧板上。
[001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铰接轴上穿设有两个上限位环,所述前倾油缸的
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上铰接轴上并位于两个所述上限位环之间。
[0014]装载机,包括:
[0015]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
[0016]装载机主体,所述装载机前车架与所述装载机主体铰接;以及
[0017]门架,所述门架的下铰接轴与所述装载机前车架的下铰接孔铰接,所述门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上铰接轴,前倾油缸一端与第一上铰接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铰接轴铰接。
[001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门架的下端设置有四个耳板,四个所述耳板两两为一组分别位于所述门架的两个竖槽钢上,每组中的两个所述耳板间隔设置,所述下铰接轴穿设于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耳板上。
[001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门架的下端还设置有两个下安装座,两个所述下安装座分别与两个所述竖槽钢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耳板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下安装座上。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载机前车架,在前中梁两端的翼箱上分别设置第一上铰接轴,在翼箱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下铰接孔,门架下端设置有两个下铰接轴,通过两个下铰接轴分别铰接于两个下铰接孔中,前倾油缸一端与第一上铰接轴铰接,另一端与门架铰接,以使门架能够与装载机前车架连接。该装载机前车架在普通装载机前车架的基础上设置第一上铰接轴以及下铰接孔,以实现门架的安装,使得该装载机前车架能够与普通装载机前车架实现同平台设计,提高零件的通用性,最大程度的缩小该装载机前车架与普通装载机前车架的差异,进而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和门架连接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上铰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
装载机前车架;11

前中梁;12

翼箱;121

内侧板;122

外侧板;123

连接件;1231

后连接板;1232

弯板;1233

底部直板;13

第一上铰接轴;131

固定板;132

上限位环;14

轴套;141

螺旋槽;15

防尘圈;16

下安装环;17

上加强板;18

下加强板;
[0029]2‑
门架;21

下铰接轴;211

出油孔;212

下限位环;22

第二上铰接轴;23

耳板;24

下安装座;241

竖立板;242

横立板;25

竖槽钢;26

上固定座;261

上底板;262

上立板;263

上连接板;27

上支撑板;28

下加强杆;
[0030]3‑
前倾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载机前车架,包括前中梁(11)和连接于所述前中梁(11)两端的翼箱(12),所述翼箱(12)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板(121)和外侧板(122),所述内侧板(121)与所述前中梁(11)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122)通过连接件(123)与内侧板(1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21)和所述外侧板(122)上穿设有第一上铰接轴(13),且所述第一上铰接轴(13)位于所述内侧板(121)的上端,所述内侧板(121)的下端设置有下铰接孔,两个前倾油缸(3)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上铰接轴(13)铰接,另一端与门架(2)铰接,所述门架(2)的下端设置有两个下铰接轴(21),两个所述下铰接轴(21)分别与两个所述下铰接孔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接孔内设置有轴套(14),所述下铰接轴(21)穿设于所述轴套(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内设置有螺旋槽(141),所述下铰接轴(2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出油孔(211),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油孔(211)连通的注油孔,所述出油孔(211)与所述螺旋槽(14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的两侧设置有防尘圈(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机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外露所述下铰接孔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下安装环(16),所述防尘圈(15)嵌入所述下安装环(16)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晋徐百双张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