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262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属于材料检测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无法应用于对生产线上产品的检测以及检测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蜂窝光学基座,蜂窝光学基座用于固定光路系统的出射端和接收端,出射端及接收端沿垂直方向安装,其中出射端位于下侧,接收端位于上侧,有机玻璃板材位于出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由生产线带动而进行水平移动;出射端通过光纤连接电控光开关后,再与光源进行连接,接收端通过光纤与电控衰减器连接,最后与光谱仪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有机玻璃内应力的自动化检测功能,集成化程度高、操控方便、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影响材料质量和结构寿命的因素中,应力这一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材料内应力是指在外界作用消除后,仍存于材料中并保持自相平衡的应力,又称作残余应力。材料中的内应力按来源一般分为热应力、结构应力和机械应力,这些应力会引起材料发生翘曲或扭曲变形,产生开裂,甚至导致材料失效。而材料应力的检测可以反映材料本身的状态及潜在的问题,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
[0004]在以往有机玻璃内应力检测中,需裁切小部分有机玻璃样块置于应力检测仪器上进行检测,这不仅造成材料损伤、还降低了检测效率,并且这种取样检测模式通常不能准确的反映待测材料真实的应力水平。
[0005]此外,现有内应力检测仪器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的给出检测结果,无法进行材料内应力的定量检测,而本装置可以实现材料内应力无损定量的准确检测,具有显著的优势和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检测装置无法应用于对生产线上产品的检测以及检测过程复杂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蜂窝光学基板、接收端、出射端、电控光开关和电控光纤衰减器;接收端和出射端安装在蜂窝光学基板上,且待检测样品板置于接收端和出射端之间;出射端与电控光开关连接,出射端用于发射入射光;接收端用于接收穿过待检测样品板后的光线,电控光纤衰减器通过光纤一端连接光谱仪,另一端与接收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出射端包括:第一电控转台、第一偏振片、光纤准直镜头和光源光纤;光源光纤用于连接光纤准直镜头和光源;光纤准直镜头和第一偏振片同轴设置,且间距可调;第一偏振片安装在第一电控转台上,且第一电控转台能够带动第一偏振片转动。
[0010]进一步地,接收端包括:第二电控转台、第二偏振片、衰减片、光谱仪探头和光谱仪光纤;光谱仪探头通过光谱仪光纤连接光谱仪;光谱仪探头和第二偏振片之间设有衰减片,且三者同轴设置;衰减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间距可调,且第二电控转台能够带动第二偏振片转动。
[0011]进一步地,第一电控转台通过第一电控转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蜂窝光学基板上;第一电控转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第一电控转台和第一同轴安装接杆;第一同轴安装接杆设有多根且相互平行;第一同轴安装接杆上滑动安装第一同轴安装板,光纤准直镜头安装在
第一同轴安装板上。
[0012]进一步地,第二电控转台通过第二电控转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蜂窝光学基板上;第二电控转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第二电控转台和第二同轴安装接杆;第二同轴安装接杆设有多根且相互平行;第二同轴安装接杆上滑动安装第二同轴安装板,衰减片和光谱仪探头并列安装在第二同轴安装板上。
[0013]进一步地,第一偏振片固定安装在第一偏振片固定卡环的内孔中;第一偏振片固定卡环与第一偏振片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偏振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控转台的转动端。
[0014]进一步地,第二偏振片固定安装在第二偏振片固定卡环的内孔中;第二偏振片固定卡环与第二偏振片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偏振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控转台的转动端。
[0015]进一步地,光纤准直镜头和光源之间设有电控光开关;电控光开关用于控制光路的通断;光谱仪探头和光谱仪之间设有电控光纤衰减器;电控光纤衰减器能够调节光谱仪光纤传递至光谱仪的光线光强。
[0016]进一步地,蜂窝光学基板垂直于待检测样品板设置;蜂窝光学基板的侧面设置U形槽口;出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在U形槽口的两侧,且待检测样品板能够穿过U形槽口。
[0017]进一步地,接收端外部罩设第一密封外壳;出射端外部罩设第二密封外壳;第一密封外壳和第二密封外壳上均设有通光窗口。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
[0019]1.本技术包括蜂窝光学基座,蜂窝光学基座用于固定光路系统的出射端和接收端,出射端及接收端沿垂直方向安装,其中出射端位于下侧,接收端位于上侧,待检测样品板(有机玻璃板材)位于出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由生产线带动而进行水平移动;出射端通过光纤连接电控光开关后,再与光源进行连接,接收端通过光纤与电控衰减器连接,最后与光谱仪连接;通过对穿过板材的光斑的光谱分析,计算板材内应力。
[0020]2.本技术中,通过滑动第一同轴安装板,能够调节光纤准直镜头和第一偏振片的距离,进而获取高质量的光斑。
[0021]3.本技术中,通过滑动第二同轴安装板,能够调节衰减片和第二偏振片的间距,一方面用于调整光斑到达适宜光谱仪检测的光强,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环境杂散光的影响,从而提高光谱仪采集信号的信噪比。
[0022]4.本技术中,通过电控转台调节偏振片的偏振方向,能够获得不同角度下的光程差,进而根据光程差计算内应力,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并且通过电控光纤衰减器能够对光谱仪光纤传递的光信号的光强进行 0

100%的连续调节,以便实现光谱仪对光谱数据的准确分析,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3]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出射端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电控转台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光纤准直镜头固定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的接收端接收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的光谱仪探头安装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的防尘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技术的防尘外壳光学窗口示意图;
[0033]图9是本技术的电控状态控制软件界面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技术的光程差数值拟合软件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
蜂窝光学基板;2

接收端;3

待检测样品板;4

出射端;5

电控光开关;6

电控光纤衰减器;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光学基板(1)、接收端(2)、出射端(4)、电控光开关(5)和电控光纤衰减器(6);所述接收端(2)和出射端(4)安装在蜂窝光学基板(1)上,且待检测样品板(3)置于所述接收端(2)和出射端(4)之间;所述出射端(4)与电控光开关(5)连接,所述出射端(4)用于发射入射光;所述接收端(2)用于接收穿过所述待检测样品板(3)后的光线,电控光纤衰减器(6)通过光纤一端连接光谱仪,另一端与所述接收端(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端(4)包括:第一电控转台(101)、第一偏振片(102)、光纤准直镜头(108)和光源光纤(109);所述光源光纤(109)用于连接光纤准直镜头(108)和光源;所述光纤准直镜头(108)和第一偏振片(102)同轴设置,且间距可调;所述第一偏振片(102)安装在第一电控转台(101)上,且所述第一电控转台(10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偏振片(10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2)包括:第二电控转台(201)、第二偏振片(202)、衰减片(210)、光谱仪探头和光谱仪光纤(208);所述光谱仪探头通过光谱仪光纤(208)连接光谱仪;所述光谱仪探头和所述第二偏振片(202)之间设有衰减片(210),且三者同轴设置;所述衰减片(210)和所述第二偏振片(202)之间的间距可调,且所述第二电控转台(20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偏振片(20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玻璃内应力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转台(101)通过第一电控转台安装板(105)固定安装在蜂窝光学基板(1)上;所述第一电控转台安装板(105)上固定安装第一电控转台(101)和第一同轴安装接杆(107);所述第一同轴安装接杆(107)设有多根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同轴安装接杆(107)上滑动安装第一同轴安装板(106),所述光纤准直镜头(108)安装在第一同轴安装板(10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玻璃内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宇衡月昆陈志强魏存峰章志明魏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