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和内圆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6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5
本申请涉及内圆磨床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包括:转接支撑座,安装于内圆磨床,转接支撑座还用于安装砂轮;导屑件,包括相连的安装部和环绕部,安装部固定于转接支撑座,环绕部围绕砂轮的部分外周,砂轮的剩余外周与环绕部的缺口相对设置,以使砂轮穿过缺口与待磨削工件接触。本申请提供的排屑方案有利于减少磨屑残留堆积在待磨屑工件的表面。表面。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和内圆磨床


[0001]本申请涉及内圆磨床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和内圆磨床。

技术介绍

[0002]在内孔磨削加工中,工件的装夹、砂轮的线速度、砂轮杆强度、被加工零件的散热及排屑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在传统磨削过程中,磨削液的冲洗可以带走磨削过程产生的热量,并清洗掉磨屑。但是在磁性材料磨削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具有强磁性,磨下的磨屑极易吸附到待磨屑工件的表面,因此磨削液无法起到清洁的作用,造成尺寸测量和继续磨削加工的困难。周而复始,待磨屑工件的表面累积有厚厚的磨屑及杂质,一方面,砂轮受力增大,磨削速度降低,磁钢棱角处易崩裂;另一方面,磨削热激增,不易扩散造成炽热,从而影响磨削内孔尺寸及形位公差。
[0003]在传统内孔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削磁性材料内孔时需要进行实时观察,并根据磨屑残留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暂停加工,将待磨屑工件的表面清理干净后再继续加工,浪费了大量时间,限制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和内圆磨床,目的是提供新的排屑方案,以减少磨屑残留堆积在待磨屑工件的表面。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包括:
[0006]转接支撑座,所述转接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内圆磨床,所述转接支撑座还用于安装砂轮;
[0007]导屑件,所述导屑件包括相连的安装部和环绕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转接支撑座,所述环绕部围绕所述砂轮的部分外周,所述砂轮的剩余外周与所述环绕部的缺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砂轮穿过所述缺口与待磨削工件接触。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09]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导屑件可以不与待磨削工件接触。砂轮对待磨削工件磨削产生的磨屑可以在导屑件的导向作用下流出导屑件,并排离待磨削工件,减少磨屑残留堆积在待磨屑工件的表面。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绕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用于靠近所述待磨削工件设置,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砂轮的上方,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砂轮的下方,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砂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砂轮之间的间距。
[0011]当砂轮对待磨削工件进行磨削时,大部分磨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飞溅,由于第一端部与砂轮之间的间距较大,有利于降低磨屑反弹至砂轮表面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砂轮和待磨削工件之间夹杂有磨屑的可能性,提高磨削效果。又由于向下飞溅的磨屑量较少,第二端部和砂轮之间的间距较小,有利于降低导屑件对内孔磨削造成干涉的可能性。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连线,位于所述砂轮的用于与所述待磨削工件接触的位置与所述砂轮的轴线之间。
[0013]在磨削过程中,环绕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以尽可能靠近待磨削工件的内孔孔壁,有利于增加导屑件捕捉到的磨屑量。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沿所述砂轮的轴线方向投影,所述第一端部的投影位置、所述砂轮的用于与所述待磨削工件接触的位置的投影位置、所述第二端部的投影位置,三者所定义的圆的半径小于所述待磨削工件的内孔半径。
[0015]由此可以避免导屑件过度靠近待磨削工件,避免导屑件与待磨削工件发生干涉。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绕部还包括第三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远离所述待磨削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端部位于所述砂轮的轴线的下方,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砂轮的轴线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砂轮的轴线的间距。
[0017]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三端部位于更高的位置。由此,磨屑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导屑件的远离待磨削工件的一侧流出导屑件。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支撑座具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砂轮的轴线延伸,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调节通孔,所述安装部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调节通孔的第一锁紧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调节通孔的可调节方向垂直于所述砂轮的轴线。
[0019]通过调节第一锁紧件在第一调节通孔上的锁紧位置,可以调节导屑件相对于砂轮的高度,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砂轮。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部还具有第二调节通孔,所述安装部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调节通孔的第二锁紧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二调节通孔的可调节方向垂直于所述砂轮的轴线;其中,
[0021]所述第一锁紧件锁紧所述第一调节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锁紧件锁紧所述第二调节通孔的位置,二者的相对位置用于调节所述环绕部的环绕轴线相对于所述砂轮的轴线的倾角。
[0022]通过调节环绕部的环绕轴线相对于砂轮的轴线的倾角,可以调节导屑件的导屑方向。当导屑件的导屑方向较为平缓时,环绕部的第一端部可以更靠近待磨削工件的内孔孔壁,有利于提高导屑件捕获到的磨屑量。导屑件的导屑方向相对较陡,有利于使磨屑快速流出导屑件。
[002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待磨削工件的材料为磁性材料,所述导屑件的材料为无磁性材料。
[0024]在砂轮对待磨削工件进行磨削时,可以产生磁性磨屑。由于导屑件的材料为无磁性材料,磁性磨屑可以不吸附在导屑件上,由此有利于减少磨屑残留堆积在待磨屑工件的表面。
[002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屑件的材料为钛合金。
[002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支撑座用于固定于所述内圆磨床的砂轮架接口。
[0027]由此实现内圆磨床原有的砂轮架接口和砂轮之间的转接,使排屑组件可以适配内
圆磨床。
[002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圆磨床,所述内圆磨床包括砂轮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排屑组件。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圆磨床的局部结构图。
[003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削组件、砂轮和待磨削工件的装配图。
[003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屑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2]图4为图2所示的磨削组件、砂轮和待磨削工件的投影视图。
[003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屑件与砂轮的局部视图。
[0034]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屑件与支撑杆的局部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转接支撑座;2、导屑件;3、砂轮;4、待磨削工件;11、支撑杆;12、第一锁紧件;13、第二锁紧件;21、安装部;22、环绕部;23、第一端部;24、第二端部;25、第三端部;26、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27、砂轮的用于与待磨削工件接触的位置;28、第一调节通孔;29、第二调节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圆磨床的排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支撑座(1),所述转接支撑座(1)安装于所述内圆磨床,所述转接支撑座(1)还用于安装砂轮(3);导屑件(2),所述导屑件(2)包括相连的安装部(21)和环绕部(22),所述安装部(21)固定于所述转接支撑座(1),所述环绕部(22)围绕所述砂轮(3)的部分外周,所述砂轮(3)的剩余外周与所述环绕部(22)的缺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砂轮(3)穿过所述缺口与待磨削工件(4)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部(22)包括第一端部(23)和第二端部(24),所述第一端部(23)和所述第二端部(24)用于靠近所述待磨削工件(4)设置,所述第一端部(23)位于所述砂轮(3)的上方,所述第二端部(24)位于所述砂轮(3)的下方,所述第一端部(23)与所述砂轮(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端部(24)与所述砂轮(3)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23)和所述第二端部(24)的连线(26),位于所述砂轮(3)的用于与所述待磨削工件(4)接触的位置(27)与所述砂轮(3)的轴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屑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砂轮(3)的轴线方向投影,所述第一端部(23)的投影位置、所述砂轮(3)的用于与所述待磨削工件(4)接触的位置(27)的投影位置、所述第二端部(24)的投影位置,三者所定义的圆的半径r1小于所述待磨削工件(4)的内孔半径r2。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部(22)还包括第三端部(25),所述第三端部(25)位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一凡姜雪冬王兰江陈阳周贺葛新伟田迎发宋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