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97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催化法或吸附浓集法处理有机废气污染物的装置。包括多个处理单元和一套旋转再生装置,所有处理单元以矩形阵列方式排列,通过设置所述的处理单元的进、排风口位置,使得所有处理单元的进、排风口分别均匀分布在两个圆形轨迹内。所述的旋转再生装置通过旋转对接头与每个处理单元的进出口连通。处理过程工作气体并行穿过并列的工作单元。再生过程分步进行,每个步骤同时完成对再生处理单元的处理剂的加热再生再生,同时回收热回收处理单元的热量并冷却该处理单元,再生气体加热装置嵌入旋转对接装置。该装置极大地简化了并列管式吸附浓缩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列管式吸附浓缩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列管式吸附浓缩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矩阵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处理装置,进一步涉及一种用催化法或吸附浓集法处理有机废气污染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件CN110772927A公开了一种由多个并列的吸附单元和一套移动热风再生装置组成的气体吸附浓缩装置。其积极作用是将再生式固定床吸附器的再生过程由需要大功率能耗的集中再生转化为小功率能耗的分步再生,并在再生过程中用两个吸附单元串联回收吸附剂吸收的热量以及用气体之间热交换回收排出的再生气体中的热量的方式充分利用热能。所述的移动再生装置由热风再生装置和机械移动装置组成。所述热风再生装置通过软性管道分别将由两个吸附单元组成的吸附单元组的一侧头端与再生气体供应装置及再生气体处理装置连通,热风再生装置的这一部分称为IO端,并由包含气体加热装置的管道连通上述吸附单元组的另外一侧的两个头端,称为CA端。来自再生气体供应装置的再生气体依次通过该吸附单元组的两个吸附单元,到达再生气体处理装置。机械移动装置支撑热风再生装置并在受控动力驱动下按顺序完成再生装置与各吸附单元组的连接与切换。
[0003]在实践中,机械移动装置按顺序完成IO端、CA端与各吸附单元组的连接与切换过程中需要支持IO端与CA端的横移、竖移、旋转,以及IO端、CA端与吸附单元的结合与脱离等两侧至少8个受控运动。这些受控运动复杂性和制造控制精度使得该设备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运行可靠性对设备的制造和运行维护形成了相当严格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机械移动装置做了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的改进。减少了受控运动的个数,并简化了运动控制方式,降低了设备造价,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0005]该装置也可用于常温催化法处理有机污染气体。有机污染气体通过该装置时经催化剂催化作用生成无毒无害或低毒物质排出。催化剂的剂型和装填方式与吸附剂相同或相似,催化作用过程与吸附过程相似。污染物基本不会长时间驻留在催化剂中,但催化作用的污染物本身或伴生的其他微量有害物质会造成催化剂的失活。这种失活可以通过加热使有害物质脱离催化剂,并使的催化剂基本恢复原来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加热恢复催化活性的过程与吸附剂再生恢复吸附活性的过程相似,两种处理过程可统称为再生。相应的对污染气体的催化过程和吸附过程统一称之为处理过程。吸附剂再生和催化剂再生产生的有害气体的处理方式也基本可以采用相似的处理工艺。污染气体在这里称为工作气体或工作气,再生或再生处理气体称为再生气体或再生气。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工作气体进口、工作气体排口、多个工作单元和一套旋转再生装置。所述的工作单元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固定床吸附器,所有工作单元以矩形阵列方式排列并由支撑连接结构连接成一个密闭的工作堆芯,使得由工作气体进口进入壳体的工作气体必须穿过堆芯上的工作单元才能到达工作气体
排口。这里的矩形阵列是借用绘图软件的操作命令。再生过程中,来自再生气体供给装置的再生气体完成对再生工作单元的处理剂的加热再生,同时回收热回收工作单元的处理剂在再生过程吸收的热量并冷却该工作单元。旋转对接装置中嵌入再生气体加热装置并在受控动力驱动下通过脱离、旋转与对接动作完成再生装置与各工作单元的连接与切换。
[0007]实现上述方案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部位的处理单元的进、排风口位置,使得呈矩阵排列的所有处理单元的进、排风口分别均匀分布在两个圆形轨迹内,两侧旋转对接装置可以通过机械连接同步转动和通过轴向的伸缩动作完成再生处理时旋转再生装置与各处理单元的对接与脱离。
[0008]所述的处理单元可以设置成长方体形,处理剂采用颗粒剂型,两层筛板将处理单元内的空间从上到下分成上气体通道、填料室和下气体通道三部分,填料剂充填在填料室内。处理作业时工作气体自下向上穿过填料室。再生作业时再生气体从上向下穿过填料室。
[0009]将所有处理单元的外壳包括进、排风口设置为相同的结构,处理单元的个数为6或8,以2
×
3或2
×
4方式排列,通过上下、左右、前后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旋转布置实现一种相同的结构外壳对应各不同位置的形态之间的转换。这样可以通过在批量生产时节省处理单元成型加工所用模具的数量。
[0010]本专利技术的积极作用包括:与改进前的并列管式气体吸附浓缩装置相比简化了移动脱附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发方式。旋转轴机械驱动装置可以设置在气路以外,可以避免废气环境的高湿高温气体腐蚀。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模块矩阵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功能示意图
[0013]图2A

2B.模块矩阵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再生管路连接结构及功能示意图,两个步骤。
[0014]图3.具有6个处理单元的实施例的A侧旋转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4.具有6个处理单元的实施例的B侧旋转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5处理单元的相互垂直的三个空间方向的假想旋转轴示意图
[0017]图6.具有8个处理单元的实施例的A侧旋转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7.具有8个处理单元的实施例的B侧旋转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6个处理单元的模块矩阵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
[0020]参见附图1。该装置包括壳体11、工作气体进口12、工作气体排口13、6个工作单元21和一套旋转再生装置3。所述的工作单元21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固定床吸附器,所有工作单元以矩形阵列方式排列并由支撑连接结构22连接成一个密闭的工作堆芯2。处理作业时,由工作气体进口12进入壳体的工作气体必须穿过堆芯2上的工作单元21才能到达工作气体排口13。
[0021]所述的旋转再生装置3包括再生空气供给装置31、旋转对接装置32和再生气体加热装置33组成。所述的再生气体供给装置31包括空气过滤装置311和再生风机312。所述旋
转对接装置32包括,再生气体A侧旋转对接头321A、再生气体B侧旋转对接头321B。两侧旋转对接头通过连接轴34连接同步转动。再生气体供给装置31和与脱附气体处理装置9通过一个同轴旋转接头323实现与再生气体A侧旋转对接头321A连接。这里的再生气体处理装置9以RTO为例,属于模块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的外设配套设备。
[0022]这里以吸附处理用途为例。吸附作业时再生气体A侧旋转对接头321A和再生气体B侧旋转对接头321B与各自的对应的处理单元进风口211A、排风口211B脱离。工作气体通过工作气体进口12进入壳体11内的静压箱111A,通过处理单元进风口211A并行进入6个工作单元21,穿过工作单元内的处理剂填料层212,污染物滞留在处理剂内,清洁的工作气体离开工作单元21,通过排风口211B,进入收集箱111B,最后从工作气体排口13排出整个装置,完成吸附过程。
[0023]参见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工作气体进口、工作气体排口、多个处理单元和一套旋转再生装置;所述的处理单元即一个小型的固定床处理器,所有处理单元以矩形阵列方式排列并由支撑连接结构连接成一个密闭的处理堆芯,使得由工作气体进口进入壳体的工作气体必须穿过堆芯上的处理单元才能到达工作气体排口;所述的旋转再生装置由再生气体供给装置、再生气体加热装置和旋转对接装置组成;再生过程中,来自再生气体供给装置的再生气体完成对再生处理单元的处理剂的加热再生,同时回收热回收处理单元的处理剂在再生过程吸收的热量并冷却该处理单元;旋转对接装置中嵌入再生气体加热装置并在受控动力驱动下通过脱离、旋转与对接动作完成再生装置与各处理单元组的连接与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是通过设置所述的处理单元的进、排风口位置,使得所有处理单元的进、排风口分别均匀分布在两个圆形轨迹内。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少兵张传忠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深城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