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65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包括吸附部和再生部。吸附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有多级吸附单元的吸附模块,吸附单元构成为设置有吸附剂的固定吸附床,当含有吸附质和基础成分的吸附气体穿过吸附模块时,吸附质被吸附单元内的吸附剂吸附。再生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有多级吸附单元的脱附模块,当高温脱附气体通过脱附模块时,吸附单元内的吸附质被脱附并由脱附气体携带流出。吸附单元通过吸附单元移动装置在吸附部和再生部之间传递,并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循环流转。上述装置能解决大流量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在吸附作业时的高风阻和脱附作业时的低效率问题。低效率问题。低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吸附浓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吸附浓集装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吸附法浓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棋盘式气体吸附浓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速”在技术上是借用化学领域催化剂在催化反应效率上的一个技术指标,是指规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处理的气体量,环保领域把催化剂换成了吸附剂,单位通常为m3/(m3催化剂
·
h),可简化为h
‑1。
[0003]在大流量固定床气体吸附浓集装置中,吸附床的风阻是一个显著影响整个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在保持一定空速的前提下减小吸附床的厚度、降低气流速度可以显著减小吸附床的风阻,而去除效率仍能得到保障。
[0004]在同样由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提交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CN110013736A公开的一种吸附分离装置中,包括分别由多个吸附单元组成的吸附序列、脱附序列和热再生序列三个功能处理模块。该吸附分离装置可以实现污染物变温吸附法处理过程中极高的去除效率、极高的污染物浓缩比例和最大限度的热利用效率。
[0005]在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包括吸附部(S1)和再生部(S2),所述吸附部(S1)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有多级吸附单元(S01)的吸附模块(S11),所述吸附单元(S01)构成为设置有吸附剂的固定吸附床,当含有吸附质和基础成分的吸附气体穿过所述吸附模块(S11)时,所述吸附质被所述吸附单元(S01)内的所述吸附剂吸附,所述再生部(S2)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有多级吸附单元(S01)的脱附模块(S21),当高温脱附气体通过所述脱附模块(S21)时,所述吸附单元(S01)内的所述吸附质被脱附并由脱附气体携带流出,其中,所述吸附单元(S01)通过吸附单元移动装置在所述吸附部(S1)和所述再生部(S2)之间传递,并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循环流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吸附部(S1)包括多个吸附模块(S11)时,所述吸附模块(S11)以并联的关系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附浓集装置还包括设有活动接口(S031)的连接管路(S03),所述连接管路(S03)实现所述吸附部(S1)的各吸附模块(S11)内的所述吸附单元(S01)的串联连接以及各吸附模块(S11)之间的并联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附浓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附浓集装置还包括设有活动接口(S031)的连接管路(S03),所述连接管路(S03)实现所述再生部(S2)的各脱附模块(S21)内的所述吸附单元(S01)的串联连接以及各脱附模块(S2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进张传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深城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