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30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正面通过活页活动连接有双开门,车体内壁底部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车体内壁的底部纵向固定连接有矩形固定块,矩形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T形滑槽。通过设置车体、双开门、支撑板、支撑杆、滚轮、矩形固定块、T形滑槽、支架、活动槽、第一限位块、C形限位块、O形限位圈、纤维卷筒、通孔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纤维卷筒的体积大、重量大,导致车体内的工人不能快速的将纤维卷筒放置到位完成卷筒摆放的问题。速的将纤维卷筒放置到位完成卷筒摆放的问题。速的将纤维卷筒放置到位完成卷筒摆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玄武岩纤维生产成品运输
,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环保绿色高性能纤维材料,它是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二氧化钛等氧化物组成。玄武岩连续纤维不仅强度高,而且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此外,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产生的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且产品废弃后可直接在环境中降解,无任何危害,因此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材料。我国已把玄武岩纤维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玄武岩纤维)之一,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0003]现如今玄武岩纤维已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材料、造船材料、隔热材料、汽车行业、高温过滤织物以及防护领域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对玄武岩纤维的装车过程中,存在因纤维卷筒的体积大、重量大,车体内的工人不能快速的将纤维卷筒放置到位完成卷筒的摆放,会影响后续操作的问题,同时增大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具备能将纤维卷筒快速摆放到位的优点,解决了因纤维卷筒的体积大、重量大,导致车体内的工人不能快速的将纤维卷筒放置到位完成卷筒摆放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正面通过活页活动连接有双开门,所述车体内壁底部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车体内壁的底部纵向固定连接有矩形固定块,所述矩形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T形滑槽,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架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四角呈均匀竖直贯穿设置有与支架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支撑板前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C形限位块,所述C形限位块的表面套设有O形限位圈,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纤维卷筒,所述纤维卷筒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活动槽连通,所述车体内壁的顶部纵向贯穿整个车体顶部开设有与纤维卷筒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槽。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呈斜面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活动槽贯通,所述支架呈日字形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九个且呈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矩形固定块和T形滑槽的长度均与车体内壁的长度相同,所述支撑板顶部前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纤维卷筒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绳,所述车体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连接绳对称固定连接有C形固定块,所述车体内壁的顶部通过连接绳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限位绳靠近C形固定块的一端穿过C 形固定块并延伸至C形固定块的外侧,所述限位绳靠近连接块的一端穿过连接块与限位绳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C形固定块的数量为六个且呈均匀分布,所述C形固定块的内部和连接块靠近限位绳的一侧均纵向开设有与限位绳配合使用的空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车体、双开门、支撑板、支撑杆、滚轮、矩形固定块、T形滑槽、支架、活动槽、第一限位块、C形限位块、O形限位圈、纤维卷筒、通孔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纤维卷筒的体积大、重量大,导致车体内的工人不能快速的将纤维卷筒放置到位完成卷筒摆放的问题,具备能将纤维卷筒快速摆放到位的优点。
[0013]2、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块底部呈斜面的设置,使支架在向后移动的时候能够顺着第一限位块底部的斜面移动,进而推动第一限位块向上方移动并对纤维卷筒起到限位作用,通过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对第一限位块起到上下限位的作用,保证第一限位块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通过支架呈日字形的设置,使支架在向后移动时能同时将四个第一限位块推进通孔中对纤维卷筒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用于高性能玄武岩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0014]3、本技术通过缓冲块的设置,对支撑板、C形限位块和O形限位圈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支撑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碰撞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于高性能玄武岩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在使用时的使用寿命。
[0015]4、本技术通过矩形固定块和T形滑槽的长度与车体内壁长度相同的设置,保证了所有的支撑板都能被放置到位,通过把手的设置,使工人能更方便快捷的将承载有纤维卷筒的支撑板拉出,提高了用于高性能玄武岩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0016]5、本技术通过限位绳、C形固定块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对纤维卷筒起到前后限位的作用,避免纤维卷筒在运输中因为运输车抖动而出现前后摇晃的情况,提高了用于高性能玄武岩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0017]6、本技术通过C形固定块的内部与连接块内部靠近限位绳的一侧均纵向开设有与限位绳配合使用的空槽的设置,使工人可以将限位绳穿过空槽后对纤维卷筒进行捆绑固定,对纤维卷筒起到左右限位作用,提高了用于高性能玄武岩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支撑板、支架、第一限位块、活动槽、缓冲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左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结构支撑板和支架的配合使用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1、车体;2、双开门;3、支撑板;4、支撑杆;5、滚轮;6、矩形固定块;7、T形滑槽;8、支架;9、活动槽;10、第一限位块;11、C形限位块;12、O形限位圈;13、纤维卷筒;14、通孔;15、第一限位槽;16、第二限位块;17、第二限位槽;18、缓冲块;19、把手;20、限位绳;21、C 形固定块;22、连接块;23、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正面通过活页活动连接有双开门(2),所述车体(1)内壁底部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和右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5),所述车体(1)内壁的底部纵向固定连接有矩形固定块(6),所述矩形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与滚轮(5)配合使用的T形滑槽(7),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架(8)配合使用的活动槽(9),所述支撑板(3)顶部的四角呈均匀竖直贯穿设置有与支架(8)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块(10),所述支撑板(3)前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C形限位块(11),所述C形限位块(11)的表面套设有O形限位圈(12),所述支撑板(3)的上方设置有纤维卷筒(13),所述纤维卷筒(13)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10)配合使用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与活动槽(9)连通,所述车体(1)内壁的顶部纵向贯穿整个车体(1)顶部开设有与纤维卷筒(13)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生产的成品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0)的底部呈斜面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10)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波冉茂南杨德志李鑫阮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纤谷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