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1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包括:储料仓、传送带、上料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将所述储料仓中的物料输送到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盖设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筛选块,所述筛选块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姿态正确时所述物料的凹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避免所述物料翘起后脱离所述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是电子工程领域常用部件,其作用主要是在电路中将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相连通,从而使电流流通(实现数据传输或电连接),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为提高生产效率,现在通常使用自动化设备对连接器塑胶件和端子进行组装。连接器塑胶件通常包括主体,其主体中部开设有贯穿的连接腔,所述主体外部其中一侧设置有限位块,这导致连接器塑胶件在上料过程中,需要对其连接腔的朝向、限位块的位置进行统一,以便后续工序的进行。为实现连接器塑胶件由混乱状态变成有序排列的状态,目前多采用人工进行逐一调整摆放,耗时耗力,且依然有姿态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振动盘,从而将零件统一为同一个方向。但是这些振动盘通常噪音较大,且需要配合气源和光电识别组件使用,通过光电识别组件对零件的朝向是否一致进行判断,并通过吹气管吹出的气流对零件的姿态进行调整或进行不合格品剔除,使得装置需要配套大量辅助设备,成本较高,且光电识别组件的识别能力有限,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对零件的正反情况进行判断,导致出料情况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0004]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包括:储料仓、传送带、上料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将所述储料仓中的物料输送到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盖设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筛选块,所述筛选块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姿态正确时所述物料的凹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物料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通过筛选块对物料的朝向进行快速筛选,从而在无气源和光电识别组件的情况下实现物料从混乱状态筛选成有规则且正确的排列出料状态,工作效率快捷高效,成本较低,便于调试。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入口侧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将不能通过所述筛选块的物料推出所述传送带使其落入所述储料仓中。所述第一导流面将未按预设姿态排列的物料推出传送路径,避免造成堵塞。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传送带上的拨料块,所述拨料块上开设有与所述传送带相对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所述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槽的槽深仅能容纳单个物料以高度最小的姿态通过。所述拨料块可对重叠的物料进行推开分离,避免造成堵塞或对后续工序造成影响。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靠近
所述储料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流槽对应,其顶部高于所述导流槽,其前端突出于所述导流槽的入口端,其后端不突出于所述导流槽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挡板对物料进行导正和限位,避免传送带上的物料在传送过程中脱离。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设有由顶部向导流槽方向倾斜的导正面,所述导正面用于对倾斜的零件进行导正。所述导正面对立起或倾斜的物料进行导正,提高物料上料效率,提高通过的成功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储料仓的一侧并与所述筛选块对应,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挡板间隔一定距离,形成落料开口,所述落料开口与所述第一导流面对应。所述落料开口便于对方向不正确的物料进行及时排除,放置堵塞。所述第二挡板对传送带上排列正确的物料进行限位,防止脱离掉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盖设在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储料仓的一侧,对所述传送带传送面的有效宽度进行调整。所述挡块对传送带的宽度进行调整,从而在提高物料排列准确性的同时可以适应多种尺寸的需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限位导轨、提升板和提升马达,所述限位导轨设置在所述储料仓中,其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提升板沿所述滑槽在所述提升马达的驱动下往复滑动,所述提升板顶面向所述传送带一侧倾斜。所述收提升板可快速实现物料的提升上料,生产效率高。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凸轮、从动杆、提升杆和支撑块,所述提升马达驱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上开设有偏心滑槽,所述从动杆一端在所述偏心滑槽中滑动,另一端驱动所述提升杆转动,所述提升杆上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支撑块一端在所述导向滑槽中滑动,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板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提升板往复运动。所述上料组件无噪音,体积轻小。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板有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提升板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限位导轨上,所述提升板越靠近所述传送带,其对应的所述支撑块越远离所述提升杆的转轴,所述分隔板越靠近所述传送带,其顶面越高。所述提升板成阶梯形式对物料进行连续提升上料,无需人工介入,自动化程度高。
[001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提升上料装置的结构轴视图;
[0017]图2为所述上料组件的结构轴视图;
[0018]图3为所述上料组件的结构正视图;
[0019]图4为所述传送带和导向组件的结构图;
[0020]图5为所述筛选块的结构图;
[0021]图6为物料倾斜时进行导正的示意图;
[0022]图7为物料通过拨料块的示意图;
[0023]图8为物料通过筛选块的示意图;
[0024]图9为物料正反面相反时被筛选块推出传送带的示意图;
[0025]图10为物料朝向不正确时被筛选块推出传送带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机箱;11、支架;2、安装架;3、储料仓;31、安装口;4、传送带;51、限位导轨;52、提升板;53、提升马达;54、凸轮;55、从动杆;56、提升杆;57、支撑块;58、分隔板;61、挡块;62、拨料块;621、导流槽;63、筛选块;631、第一限位部;6311、第一导流面;632、第二限位部;633、连接部;64、第一挡板;641、导正面;65、第二挡板;651、第二导流面;66、防护罩;67、出料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

5,图1为本技术所述提升上料装置的结构轴视图;图2为所述上料组件的结构轴视图;图3为所述上料组件的结构正视图;图4为所述传送带和导向组件的结构图;图5为所述筛选块的结构图。
[002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包括机箱1、安装架2、储料仓3、传送带4、上料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安装架2设置在所述机箱1上,所述机箱1中设置有支架11。所述储料仓3在靠近所述传送带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31,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并穿过所述机箱1与所述安装口31对应,其提升端在所述储料仓3底部和传送带4之间往复移动,从而将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传送带、上料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将所述储料仓中的物料输送到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盖设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筛选块,所述筛选块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姿态正确时所述物料的凹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物料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入口侧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将不能通过所述筛选块的物料推出所述传送带使其落入所述储料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传送带上的拨料块,所述拨料块上开设有与所述传送带相对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所述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槽的槽深仅能容纳单个物料以高度最小的姿态通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储料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流槽对应,其顶部高于所述导流槽,其前端突出于所述导流槽的入口端,其后端不突出于所述导流槽的出口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设有由顶部向导流槽方向倾斜的导正面,所述导正面用于对倾斜的零件进行导正。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提升上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化黄承民封志超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