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91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底座、挡板和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底仓,且底仓的顶端设置有路面测量组件,底座的前侧中部设置有避障探测组件,路面测量组件包括卡槽以及卡槽内侧设置的凵形架,凵形架的两端位于卡槽内侧均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且凵形架的下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本设计利用可伸缩隐藏的路面测量组件,可以对机器人前方的路面进行检测,若机器人前方地面出现坑洼或者陡坡亦或者路面不平时,方便及时停止机器人前行,避免继续行驶容易导致机器人出现倾倒或倒翻的现象,而且可以对机器人前方的路面以及障碍物进行辨认和检测。人前方的路面以及障碍物进行辨认和检测。人前方的路面以及障碍物进行辨认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可以预先编排程序,使其按照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目前的巡检机器人虽具有避障功能,但是其行驶过程中还是存在缺陷,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主避障巡检机器人(授权公告号CN214122787U),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自主检测机器人周围是否有障碍物,但是在移动过程中,不能及时对机器人前方的路面进行探测,若路面有坑洼以及陡坡,就会容易造成机器人在行驶时发生翻倒或者侧翻,而该专利或者现有技术中,对于机器人行驶时,前方路面的检测不够全面,多数只是检测机器人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底仓,且底仓的顶端设置有路面测量组件,所述底座的前侧中部设置有避障探测组件;
[0005]所述路面测量组件包括安装于底仓顶部的固定板以及位于固定板前侧面开设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有凵形架,所述凵形架的两端位于卡槽内侧均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且凵形架的下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
[0006]所述避障探测组件包括位于底座上表面前侧中部开设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的上表面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前表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第二旋转盘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固定座与第二旋转盘的下表面中部相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凵形架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内壁对应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处开设有伸缩杆收纳槽,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凵形架固定连接,且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设置于伸缩杆收纳槽内。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顶仓,所述顶仓的前表面嵌入有触摸屏,且顶仓的顶端开设有防护板槽,所述防护板槽的中部开设有隐藏口,所述顶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端中部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座连接有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对应隐藏口处连接有巡检摄像
机,所述巡检摄像机的顶端连接有防护板。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藏口的尺寸大于巡检摄像机的尺寸,所述防护板的外侧边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防护板与防护板槽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底仓的内部位于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微型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模块。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旋转盘与圆形槽为转动连接,所述摄像头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均通过竖板与第二旋转盘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麦克纳姆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对应每个所述麦克纳姆轮处均设置有驱动电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利用可伸缩隐藏的路面测量组件,可以在机器人行驶移动过程中,对其前方的路面进行检测,若机器人前侧地面出现坑洼或者陡坡亦或者路面不平时,会及时反馈信号,方便及时停止机器人前行,避免继续行驶容易导致机器人出现倾倒或倒翻的现象。
[0015]2、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通过利用避障探测组件和超声波传感器的配合应用,可以对机器人前方的路面以及障碍物进行辨认和检测,而且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对机器人的前方和后方进行检测和反馈,方便在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及时反馈信息给微型计算机,由其控制机器人停止行驶或者变向躲避障碍物。
[0016]3、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可以将巡检摄像机伸出或者隐藏,配合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盘的作用,可以在巡检摄像机进行巡查时,进行旋转,方便对周围环境进行巡视,而且巡检结束后,可以利用第二电动推杆将巡检摄像机隐藏在隐藏口内,并利用防护板进行遮盖,实现对巡检摄像机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的工作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中顶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中避障探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中路面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中底座与麦克纳姆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底仓;21、蓄电池;22、微型计算机;23、无线通信模块;3、固定板;31、凵形架;32、第一电动推杆;33、卡槽;34、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4、顶仓;5、触摸屏;6、防护板;61、巡检摄像机;62、防护板槽;63、第二电动推杆;64、第一旋转盘;65、第一固定座;66、第一旋转电机;7、挡板;71、超声波传感器;8、竖板;81、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82、摄像头;83、第二旋转盘;84、第二固定座;85、第二旋转电机;9、麦克纳姆轮;91、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前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挡板7,挡板7的外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超声波传感器71,底
座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底仓2,如图3所示,底仓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1,且底仓2的内部位于蓄电池21的一侧设置有微型计算机22和无线通信模块2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3可以使机器人与后台管理终端进行远程连接,方便后台管理终端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
[0025]底仓2的顶端设置有路面测量组件,路面测量组件包括安装于底仓2顶部的固定板3以及位于固定板3前侧面开设的卡槽33,卡槽33的内侧设置有凵形架31,凵形架31的两端位于卡槽33内侧均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2,且凵形架31的下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4(如图2和5所示),凵形架31的尺寸与卡槽33的尺寸相适配,卡槽33的内壁对应第一电动推杆32的一端处开设有伸缩杆收纳槽,第一电动推杆32的一端与凵形架31固定连接,且第一电动推杆32的另一端设置于伸缩杆收纳槽内,在使用时,通过微型计算机22控制第一电动推杆32伸出,进而将凵形架31由卡槽33内推出,使凵形架31移动至机器人的正前方,使凵形架31正好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外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超声波传感器(7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底仓(2),且底仓(2)的顶端设置有路面测量组件,所述底座(1)的前侧中部设置有避障探测组件;所述路面测量组件包括安装于底仓(2)顶部的固定板(3)以及位于固定板(3)前侧面开设的卡槽(33),所述卡槽(33)的内侧设置有凵形架(31),所述凵形架(31)的两端位于卡槽(33)内侧均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2),且凵形架(31)的下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4);所述避障探测组件包括位于底座(1)上表面前侧中部开设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第二旋转盘(83),所述第二旋转盘(83)的上表面安装有竖板(8),所述竖板(8)的前表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摄像头(82)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81),所述底座(1)的内部位于第二旋转盘(8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座(84),所述第二固定座(8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85),所述第二旋转电机(85)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固定座(84)与第二旋转盘(83)的下表面中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凵形架(31)的尺寸与卡槽(33)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槽(33)的内壁对应第一电动推杆(32)的一端处开设有伸缩杆收纳槽,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2)的一端与凵形架(31)固定连接,且第一电动推杆(32)的另一端设置于伸缩杆收纳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庆赵梓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