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72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控制臂本体呈人字形结构,控制臂本体的三个端部分别连接有球头安装板、前衬套总成和后衬套总成,球头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杆,控制臂本体连接球头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所述安装杆滑动设置在安装盲孔内,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杆前后滑动的气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囊带动安装杆沿安装盲孔前后移动,实现调节控制臂长度的效果,可适应不同的车型,同时,在车辆运行时通过改变控制臂的长度来改变车轮的倾角,进而保证在转弯时车轮一直垂直于地面,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悬挂控制臂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挂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挂控制臂。

技术介绍

[0002]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稳地行驶。悬挂控制臂为人字形结构的板材,其端部通过球头或衬套连接车身和车轮,是汽车悬挂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现有的悬挂控制臂大多为一体结构,长度不可调,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可适应不同的车型,通用性更强。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呈人字形结构,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三个端部分别连接有球头安装板、前衬套总成和后衬套总成,所述球头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杆,所述控制臂本体连接球头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所述安装杆滑动设置在安装盲孔内,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杆前后滑动的气囊。
[000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控制臂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气囊安装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盲孔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杆的活动端设有相应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抵接在第一限位部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前衬套总成和后衬套总成轴向垂直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本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减重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加强板。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控制第一固定板前后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杆沿安装盲孔前后移动,实现调节控制臂长度的效果,可适应不同的车型,通用性更强,同时,采用气囊的调节方式,可在车辆运行时通过改变控制臂的长度来改变车轮的倾角,进而保证在转弯或遇到障碍物时车轮一直垂直于地面,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提高了悬挂的性能;其次,铝合金制成的控制臂重量轻,设置减重孔,进一步减轻控制臂本体的重量,减少了车辆的油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汽车前悬挂控制臂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控制臂本体;11、安装盲孔;111、第一限位部;12、第二固定板;2、球头安装板;21、安装杆;211、第一固定板;212、第二限位部;3、前衬套总成;4、后衬套总成;5、气囊;6、加强板;7、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球头安装板2、前衬套总成3和后衬套总成4。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本体1呈人字形结构,所述球头安装板2、前衬套总成3和后衬套总成4分别连接在控制臂本体1的三个端部,所述控制臂本体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控制臂本体1上设有减重孔7,铝合金重量轻,设置减重孔7,进一步减轻控制臂本体1的重量,进而减少车辆的油耗。所述控制臂本体1上设有加强板6提高控制臂本体1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头安装板2上设有安装杆21,所述控制臂本体1连接球头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11,所述安装杆21滑动设置在安装盲孔11内,所述控制臂本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杆21前后滑动的气囊5,具体的,所述安装杆21上设有第一固定板211,所述控制臂上设有第二固定板12,所述气囊5安装在第一固定板211和第二固定板12之间,使用时,通过气囊5的充气和放气控制第一固定板211前后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杆21沿安装盲孔11前后移动。优化的,所述安装盲孔11设有第一限位部111,所述安装杆21的活动端设有相应的第二限位部212,所述第二限位部212可抵接在第一限位部111上,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212起限位作用,防止安装杆21滑出安装盲孔11外。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衬套总成3和后衬套总成4轴向垂直设置。
[0021]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气囊5的充气和放气控制第一固定板211前后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杆21沿安装盲孔11前后移动,实现调节控制臂长度的效果,可适应不同的车型,通用性更强,同时,采用气囊5的调节方式,可在车辆运行时通过改变控制臂的长度来改变车轮的倾角,进而保证在转弯或遇到障碍物时车轮一直垂直于地面,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提高了悬挂的性能;其次,铝合金制成的控制臂重量轻,设置减重孔7,进一步减轻控制臂本体1的重量,减少了车辆的油耗。
[0022]以上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呈人字形结构,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三个端部分别连接有球头安装板、前衬套总成和后衬套总成,所述球头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杆,所述控制臂本体连接球头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所述安装杆滑动设置在安装盲孔内,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杆前后滑动的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悬挂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气囊安装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仪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徽邦中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