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72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包括减震器、减震弹簧、转向节、可调节控制臂和角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角度传感器,可感应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并实时传输给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操控可控制气囊充气和放气,从而使可调节控制臂的长度作出相应的变化,进而使车轮始终垂直于地面,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提高了悬挂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设置稳定杆可提升悬挂的抗侧倾性能,使车辆转弯更稳定,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挂
,特别是涉及一种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

技术介绍

[0002]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稳地行驶。汽车前悬挂一般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车辆转弯时车轮的外倾角变化不可控,较大的外倾角使得车轮和地面接触面积减少,进而减小了车轮的抓地力,影响了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提高了悬挂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减震器和转向节,所述减震器上套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器一端安装在转向节顶部,所述转向节底部安装有可调节控制臂,所述可调节控制臂垂直于转向节安装且长度可调节,通过改变可调节控制臂的长度来改变转向节的倾角,所述转向节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倾角的角度传感器
[0005]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上滑动连接有球头安装板,所述球头安装板安装在转向节上,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球头安装板滑动的气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球头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杆,所述控制臂本体的端部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所述安装杆滑动设置在安装盲孔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可调节控制臂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气囊安装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本体为人字形结构,所述球头安装板安装在控制臂本体的一端,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其他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衬套总成和后衬套总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上安装有稳定杆总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节上安装有转向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控制臂、稳定杆和转向杆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角度传感器,可感应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并实时传输给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操控可控制气囊充气和放气,从而使可调节控制臂的长度作出相应的变化,进而使车轮始终垂直于地面,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提高了悬挂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设置稳定杆可提升悬挂的抗侧倾性能,使车辆转弯更稳定,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的可调节控制臂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减震弹簧;2、减震器;3、转向节;4、可调节控制臂;41、控制臂本体;42、球头安装板;43、气囊;44、安装杆;45、安装盲孔;46、第一固定板;47、第二固定板;48、前衬套总成;49、后衬套总成;5、角度传感器;6、稳定杆总成;7、转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包括减震器2、减震弹簧1、转向节3、可调节控制臂4和角度传感器5,本技术采用的角度传感器5为合成膜角度传感器。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3安装在车轮上,所述转向节3上安装有转向杆7,转向杆7用于控制车辆转弯,减震弹簧1套在减震器2上,所述减震器2一端安装在转向节3顶部,减震器2的另一端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减震器2上安装有稳定杆总成6,具体的稳定杆总成6连接于车辆左右两侧前悬挂的减震器2之间,提升了前悬挂的抗侧倾能力,优化了转弯时乘客的乘车体验。所述可调节控制臂4安装在转向节3底部,具体的,所述可调节控制臂4垂直于转向节3安装且长度可调节,通过改变可调节控制臂4的长度来改变转向节3的倾角,所述转向节3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倾角的角度传感器5,在车轮外倾角变化时,角度传感器5感应到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并传输给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操控可调节控制臂4的长度作出相应的变化,进而使车轮始终垂直于地面,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提高了悬挂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本体41为人字形结构,所述球头安装板42安装在控制臂本体41的一端,所述控制臂本体41的其他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衬套总成48和后衬套总成49。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控制臂4包括控制臂本体41,所述控制臂本体41上滑动连接有球头安装板42,所述球头安装板42安装在转向节3上,具体的,所述球头安装板42上设有安装杆44,所述控制臂本体41的端部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45,所述安装杆44滑动设置在安装盲孔45内;所述控制臂本体41上设有用于驱动球头安装板42滑动的气囊43,具体的,所述安装杆44上设有第一固定板46,所述可调节控制臂4上设有第二固定板47,所述气囊43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6和第二固定板47之间。通过气囊43的充气和放气控制第一固定板46前后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杆44沿安装盲孔45前后移动,实现改变可调节控制臂4的长度的效果。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控制臂4、稳定杆和转向杆7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铝合金材质可减轻前悬挂的重量,减少车辆的重量,减少油耗。
[0024]工作原理:在车辆行驶时,角度传感器5可感应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并实时传输给
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操控可控制气囊43充气和放气,控制系统控制气囊43充放气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从而使可调节控制臂4的长度作出相应的变化,进而使车轮始终垂直于地面,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始终保持在最大,为车辆提供了更强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提高了悬挂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设置稳定杆可提升悬挂的抗侧倾性能,使车辆转弯更稳定,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
[0025]以上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和转向节,所述减震器上套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器一端安装在转向节顶部,所述转向节底部安装有可调节控制臂,所述可调节控制臂垂直于转向节安装且长度可调节,通过改变可调节控制臂的长度来改变转向节的倾角,所述转向节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倾角的角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上滑动连接有球头安装板,所述球头安装板安装在转向节上,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球头安装板滑动的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适性高的汽车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杆,所述控制臂本体的端部设有对应的安装盲孔,所述安装杆滑动设置在安装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仪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徽邦中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