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身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58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车身架和车辆,所述下车身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中车架。所述前车架、所述中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依次相连,所述中车架构成电池包箱体的一部分。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车身架的车辆具有重量轻和成本低等优点。本低等优点。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车身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下车身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凭借其能耗低、驾驶性能优异、环境友好、高科技加成等多种优势,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从结构上主要由电池系统、电控系统、车身、底盘、内外饰、轮胎等部件组成。电池系统其实物即为电池包,电池包主要有电芯组、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结构系统组成。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三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车的能量来源,承担着储存电能、放电、充电、电池管理等功能。
[0003]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电池包是一个独立的完整部件,即电池包与车身各自独立设置,电池包与车身之间通常采用螺栓连接。为了保证电池包和车身的结构强度,需要在电池包和车身上各自设置加强结构,导致车辆的重量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下车身架,以降低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车身架的车辆重量和成本。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车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3)和后车架(4);以及中车架(1),所述前车架(3)、所述中车架(1)和所述后车架(4)依次相连,电池包箱体(2)包括上箱体(201),所述中车架(1)构成所述上箱体(201)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201)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011)和第二边框(2012),所述中车架(1)包括:主架体(106);以及第一门槛梁(101)和第二门槛梁(102),所述第一门槛梁(101)和所述第二门槛梁(102)设在所述主架体(106)的宽度方向的两不同侧,所述第一门槛梁(101)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边框(2011),所述第二门槛梁(102)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二边框(20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梁(101)具有第一减薄槽(1011),所述第一减薄槽(1011)内设有第一加强肋(1012);和/或所述第二门槛梁(102)具有第二减薄槽(1021),所述第二减薄槽(1021)内设有第二加强肋(10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车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薄槽(1011)沿所述主架体(106)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肋(1012)沿所述第一减薄槽(101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肋(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亮郭军徐超刘东秦柳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