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循环回路、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297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循环回路、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暖风芯体换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第一多通阀和加热器,暖风芯体换热回路能够通过第一多通阀与电池换热回路串联连接,加热器设置于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或电池换热回路。将加热器设置于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或电池换热回路,使得加热器能够对应加热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或电池换热回路中的冷却液,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第一多通阀,使得暖风芯体换热回路能够通过第一多通阀与电池换热回路串联连接,从而加热器能够同时加热串联状态下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中的冷却液,提高了加热器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循环回路、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冬季用车时,座舱和电池温度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座舱的舒适性和电池的活性,通常在冷却液循环回路中针对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设置加热器,但是,此方案中,加热器仅能单独针对暖风芯体换热回路或电池换热回路中的冷却液进行加热,无法兼顾,使用效率低,若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中的冷却液均需要加热,则需要在暖风芯体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中分别设置有加热器,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液循环回路、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能够提高加热器的利用率。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

4、暖风芯体换热回路;

5、电池换热回路;

6、第一多通阀,所述暖风芯体换热回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多通阀与所述电池换热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通阀(1)包括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一接口(11)和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二接口(12)分别连接于所述暖风芯体换热回路的暖风芯体(109)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三接口(13)和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四接口(14)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的电池换热结构(110)的冷却液管道的入口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电池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通阀(1)包括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一接口(11)和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二接口(12)分别连接于所述暖风芯体换热回路的暖风芯体(109)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三接口(13)和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四接口(14)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的电池换热结构(110)的冷却液管道的入口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电池换热结构(110)和第二多通阀(2),所述第二多通阀(2)能调节输入所述电池换热结构(110)的冷却液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通阀(2)为比例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通阀(2)包括第一接口(21)、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所述第二多通阀(2)的第一接口(21)与所述电池换热结构(110)冷却液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多通阀(2)的第二接口(22)与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四接口(14)连接,所述第二多通阀(2)的第三接口(23)和所述第一多通阀(1)的第三接口(13)均连接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的电池换热结构(110)的冷却液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系统换热回路,所述驱动系统换热回路通过第三多通阀(3)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多通阀(3)包括第一接口(31)、第二接口(32)、第三接口(3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