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拉断装置以及气体转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34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拉断装置以及气体转注系统,安全拉断装置包括: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真空组件,第一真空组件套设于第一阀体组件外侧以在第一真空组件与第一阀体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真空空间;第二真空组件,第二真空组件套设于第二阀体组件的周向外侧以在第二真空组件与第二阀体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真空空间。由此,通过在安全拉断装置的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外侧分别设置第一真空空间和第二真空空间,可以减少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的漏热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气体或者液体的转注难度,进而可以提高转注系统的操作安全性。系统的操作安全性。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拉断装置以及气体转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转注管路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拉断装置以及具有该安全拉断装置的气体转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安全拉断装置安装于转注系统内,安全拉断装置用于在转注系统的管路意外拉断时防止管路内转注的液体或气体外泄。现有的转注系统在转注温度较低的气体或者液体(例如液氢或低温氢气等)时,转注系统的管路中转注的气体或者液体的温度低于管路所处的环境温度,由于安全拉断装置的阀体组件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安全拉断装置漏热严重,会造成安全拉断装置内转注的气体或者液体出现升温膨胀的问题,从而导致气体或者液体的转注难度升高,也造成转注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安全拉断装置,该安全拉断装置可以降低气体或者液体的转注难度,进而可以提高转注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安全拉断装置包括: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所述第一阀体组件适于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的轴向方向插接配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真空组件,所述第一真空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外侧以在所述第一真空组件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真空空间;第二真空组件,所述第二真空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的周向外侧以在所述第二真空组件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真空空间。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真空组件包括:第一外密封管和第一内密封管,所述第一外密封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密封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密封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内密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外密封管、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内密封管和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真空空间。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内密封管包括第一子密封管和第二子密封管,所述第一子密封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子密封管外侧,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密封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子密封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子密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密封管的另一端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真空组件包括:第二外密封管和第二内密封管,所述第二外密封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内密封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密封管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内密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密封连接
以封闭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外密封管、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内密封管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真空空间。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内密封管包括第三子密封管和第四子密封管,所述第三子密封管套设于所述第四子密封管外侧,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密封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第四子密封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子密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子密封管的另一端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还包括:多个保温件,多个所述保温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的外侧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的外侧,且套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外侧的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第一真空组件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之间,套设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外侧的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第二真空组件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限定出第一转注流道,所述第二阀体组件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限定出第二转注流道,所述第一阀体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中的一个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中的另一个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适于伸入所述凹陷部以使所述第一转注流道与所述第二转注流道连通,所述凸起部的周向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密封件适于密封所述第一阀体组件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间的间隙。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体还包括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芯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第一阀座内,所述第一驱动件可弹性变形地设于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一阀芯之间,所述第一阀芯相对所述第一阀座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的轴向方向可移动,且所述第一阀芯适于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止抵配合;所述第二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体还包括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芯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第二阀座内,所述第二驱动件可弹性变形地设于所述第二阀座和所述第二阀芯之间,所述第二阀芯相对所述第二阀座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的轴向方向可移动,且所述第二阀芯适于与所述第二插接件止抵配合;所述第一阀体组件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阀芯止抵配合,且所述第一阀芯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阀芯朝向所述第二阀座内移动,所述第二阀芯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阀芯朝向所述第一阀座内移动,设所述第一阀芯朝向所述第一阀座内的移动距离为L1,设所述第二阀芯朝向所述第二阀座内的移动距离为L2,设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凸起部的远离所述凹陷部的端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L3,满足关系式:L3>L1+L2。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阀座内,且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阀座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插接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阀座内,且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二阀座间设有第三密封件。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5]根据本技术的安全拉断装置,通过在安全拉断装置的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外侧分别设置第一真空空间和第二真空空间,可以减少第一阀体组件和第二阀体组件的漏热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气体或者液体的转注难度,进而可以提高转注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转注系统。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一种气体转注系统,包括上述的安全拉断装置。
[0019]所述气体转注系统与上述的安全拉断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组件(10)和第二阀体组件(20),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适于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100)的轴向方向插接配合;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一连接部(301)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301)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固定连接;第一真空组件(40),所述第一真空组件(40)套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外侧以在所述第一真空组件(40)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之间形成有第一真空空间;第二真空组件(50),所述第二真空组件(50)套设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的周向外侧以在所述第二真空组件(50)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之间形成有第二真空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组件(40)包括:第一外密封管(401)和第一内密封管(402),所述第一外密封管(401)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密封管(402)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密封管(40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01)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内密封管(40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01)、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连接部(301)和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外密封管(401)、所述第一连接部(301)、所述第一内密封管(402)和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真空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密封管(402)包括第一子密封管(403)和第二子密封管(404),所述第一子密封管(403)套设于所述第二子密封管(404)外侧,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密封管(403)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01)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子密封管(404)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子密封管(4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密封管(404)的另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真空组件(50)包括:第二外密封管(501)和第二内密封管(502),所述第二外密封管(501)套设于所述第二内密封管(502)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密封管(5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内密封管(502)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二连接部(302)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外密封管(501)、所述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二内密封管(502)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真空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密封管(502)包括第三子密封管(503)和第四子密封管(504),所述第三子密封管(503)套设于所述第四子密封管(504)外侧,沿所述安全拉断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密封管(503)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密封连接,所述第四子密封管(504)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子密封管(5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子密封管(504)的另一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保温件(60),多个所述保温件(60)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的外侧和所述第二阀体组件(20)的外侧,且套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组件(10)外侧的所述保温件(60)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雨王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