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和二氧化钛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911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造金红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和二氧化钛生产系统。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包括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该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可实现在生产高品质人造金红石的同时联产得到高品质聚合硫酸铁、低品质聚合硫酸铁和磷酸铁,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造金红石母液难处理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和二氧化钛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人造金红石
,具体而言,涉及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和二氧化钛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造金红石是指利用化学加工方法,将钛铁矿中的大部分铁成分分离出去所生产的在成分和结构性能与天然金红石相同的富钛原料。虽然人造金红石制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导致设备结构复杂。
[0003]其中,盐酸酸浸法可获得高品位的人造金红石,但是其制得的产品粒度过细,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腐蚀严重。
[0004]并且,该方法存在浸取后分离出的人造金红石母液难处理的问题。例如,人造金红石母液中含有少量酸和金属杂质,尤其是钙、镁杂质等,在系统中循环会导致系统中的母液酸度增高、杂质含量增高,且其中钙、镁含量的增加会导致系统结垢,影响系统正产运行。而若直接中和,会消耗大量的石灰石或电石泥,产生大量的黄泥,难以利用,同时造成铁、钛等资源浪费。若得到的人造金红石母液不能合理处理或利用,将直接制约该方法的发展。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通过设置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可在获得高品位人造金红石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将人造金红石母液进行回收利用,可制得高、低品质的聚合硫酸铁以及电池级磷酸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造金红石母液难处理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生产系统。
[0008]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包括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
[0010]其中,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人造金红石,所述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煅烧装置;
[0011]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第一聚合硫酸铁;
[0012]所述第一反应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液分离装置;
[0013]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所述磷酸铁制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第二聚合硫酸铁,所述磷酸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磷酸铁。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混合均匀;
[0015]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混合均匀。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
[0017]所述第二反应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接的第三反应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反应装置内部的第三搅拌装置;
[0019]所述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接的第四反应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反应装置内部的第四搅拌装置。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反应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三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
[0021]所述第四反应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第四加热装置,所述第四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第四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磷酸铁制备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磷酸铁反应装置、第三固液分离装置和烧结装置;其中,所述磷酸铁反应装置与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接。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磷酸铁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第五搅拌装置,所述第五搅拌装置用于使所述磷酸铁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混合均匀。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磷酸铁反应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加热装置,所述第五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磷酸铁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三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压滤机、离心机和真空过滤机中的至少一种。
[0026]本技术还提供了二氧化钛生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1)本技术通过设置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在获得高品位且粒度适中的人造金红石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
[0029](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将人造金红石母液进行回收利用,可制得高、低品质的聚合硫酸铁以及电池级磷酸铁,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造金红石母液难处理的问题。
[0030](3)本技术提供的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连续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
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2

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3

第二固液分离装置;4

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5

磷酸铁制备装置;11

第一反应装置;12

第二反应装置;13

第一固液分离装置;14

煅烧装置;15

第一搅拌装置;16

第二搅拌装置;17

第一废硫酸入料口;18

还原钛铁矿入料口;19

第二废硫酸入料口;20

人造金红石出料口;21

第一加热装置;22

第二加热装置;200

第三反应装置;201

第三搅拌装置;202

第一硫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其中,所述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用于制备人造金红石,所述人造金红石制备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煅烧装置;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第一聚合硫酸铁;所述第一反应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和所述磷酸铁制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第二聚合硫酸铁,所述磷酸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磷酸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混合均匀;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混合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所述第二反应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二反应装置内的物料升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金红石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硫酸铁制备装置包括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珍张新波闫明豆君张瑶瑶邓伯松张玉荣贺高峰陈延强李少峰冯袁旭闫广英王冬花马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