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92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特别是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聚氨酯涂层、TPU基膜层和压敏胶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漆面保护膜通过层状结构改进实现阻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结构中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起到了协同阻燃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的杜绝发生“烟头或者鞭炮等落到膜表面上意外引起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特别是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漆面保护膜,也被称为“隐形车衣”,是贴在汽车车身表面的一层透明保护膜,能够有效的防止刮蹭和沙粒的击打,还隔绝了车漆与空气的接触,可以防止酸雨,昆虫,鸟粪等对车身漆面的腐蚀。主要目的在于撕除之后,汽车的原厂车漆仍能光亮如新。
[0003]现有汽车漆面保护膜一般为三层结构,依次为修复涂层、TPU基膜层和压敏胶涂层。修复涂层处于产品的最外层,起到划痕修复、阻隔脏污及紫外防护等保护作用。
[0004]其中,上述修复涂层现多采用聚氨酯材料,产生微小划痕后,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自我修复,并且在涂层中添加紫外吸收剂,起到阻隔紫外线,防止车漆老化的功能。但是,聚氨酯材料是由碳

碳键为基本结构组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属于可燃物质,不具备很好的阻燃性,烟头或者鞭炮等火苗落到膜表面上容易意外引起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
[0005]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和氧化石墨烯(GO)与粘土类似,均为层状材料,且由于LDH的结构可调控性、耐热性、阻燃性,以及GO的热稳定性、还原产物光学性能优异的特点,它们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同时,这两种材料均简单易得,价格低廉,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尤其是对基体热性能、光性能和阻燃性能的提高等。
[0006]故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能够杜绝因烟头或者鞭炮等火苗落到膜表面上而意外引起的火灾。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聚氨酯涂层、TPU 基膜层和压敏胶涂层。
[0009]本技术通过将层离型LDH和GO片层通过与汽车漆面保护基础膜复合,特别适合采用喷涂法制备,获得了以TPU为基体且具备阻燃性的汽车漆面保护膜。
[0010]其中,所述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膜层的厚度优选择为30nm~200nm,更进一步优选为30nm~150nm,其特别适用于喷涂法进行制备。
[0011]其中,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厚度优选择为6μm~27μm,更进一步优选为10 μm~20μm,产生微小划痕后,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自我修复,同时考虑到聚氨酯涂层表面的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膜层的厚度是纳米级的,因此聚氨酯涂层在加热条件下实现自我修复后,肉眼不容易观察到膜表面的修复痕迹。
[0012]其中,所述TPU基膜层优选择为脂肪族TPU基膜层,表面硬度优选为 80A

93A,可见光透过率优选90%以上,断裂伸长率优选300%以上,雾度优选 2%以下,其厚度优选择为
100μm~30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100μm~200μm。
[0013]其中,所述压敏胶涂层优选择为丙烯酸压敏胶涂层或聚氨酯压敏胶涂层,可见光透过率优选90%以上,其厚度优选择为10μm~5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 15μm~30μm。
[0014]作为优选,上述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还包括离型膜层,其复合至压敏胶涂层上背离TPU基膜层的一侧表面上,以作为压敏胶涂层的保护层,杜绝外环境中粉尘杂物(例如空气中的粉尘)附着于胶面上进而影响压敏胶的初粘力和持粘力。
[0015]其中,所述离型膜层优选择为PET离型膜层,厚度为23μm~10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23μm~70μm。
[0016]本技术得到的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结构中层状双氢氧化物 /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起到了协同阻燃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的杜绝发生“烟头或者鞭炮落到膜表面上意外引起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的情况。另外,本技术的层状结构简单,适于工业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1、聚氨酯涂层2、TPU 基膜层3、压敏胶涂层4和离型膜层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1、聚氨酯涂层2、TPU基膜层3、压敏胶涂层4和离型膜层5。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膜层的厚度为30nm,其采用喷涂法复合制备至聚氨酯涂层2上背离TPU基膜层3 的一侧表面上,具体喷涂法制备方法详见下述中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涂层2的厚度为6μ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TPU基膜层3的材质为脂肪族TPU,表面硬度为80A

93A,可见光透过率为90%以上,断裂伸长率为300%以上,雾度为2%以下,厚度为100 μm。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敏胶涂层的材质为透明丙烯酸压敏胶,可见光透过率为 90%以上,厚度为10μm。
[0026]所述离型膜层5的材质为白色PET离型膜,雾度为70%以上,离型力为 20g/inch以内,厚度为23μm。
[0027]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上述汽车漆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8]步骤1、将透明丙烯酸压敏胶液(Henkel,Loctite 8087)涂布在23μm的白色PET离
型膜(Toray,XZ31SR)上,干燥条件110℃,2min,形成干胶10 μm厚的压敏胶涂层。然后将压敏胶覆盖在100μm的脂肪族TPU基材(Argotec 49510)的一侧面。
[0029]步骤2、将聚氨酯涂料(阿拉丁试剂网)涂布于步骤1中脂肪族TPU基材的另一侧面上,固化温度120℃,2min,形成厚度6μm的自修复硬质涂层,至此得到保护膜的半成品。
[0030]步骤3、聚氨酯涂层2上喷涂法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膜层。
[0031]1)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未剥离的氧化石墨烯 (记为u

GO),然后取0.1g的u

GO样品,倒入100ml的DMF中,室温下剧烈搅拌24h,再在50℃下超声2h,静置,离心取上清液,为GO分散液。下层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聚氨酯涂层、TPU基膜层和压敏胶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双氢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层的厚度为30nm~2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厚度为6μm~27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的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基膜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鑫王岩张江凤李玉
申请(专利权)人:浦诺菲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