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漆面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4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漆面保护膜,特别是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TPU基材层、压敏胶层以及离型膜层。本技术解决了“提升汽车漆面保护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相对较好,在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中纤维素纳米晶的质量分数为1%时,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可以达到21.7MPa和358.4%,且在产生微小划痕后,在50℃的加热条件下表层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可以完全实现自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漆面保护膜,特别是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


技术介绍

1、汽车漆面保护膜,也被称为“隐形车衣”,是贴在汽车车身表面的一层透明保护膜,能够有效的防止刮蹭和沙粒的击打,还隔绝了车漆与空气的接触,可以防止酸雨,昆虫,鸟粪等对车身漆面的腐蚀。主要目的在于撕除之后,汽车的原厂车漆仍能光亮如新。

2、现有汽车漆面保护膜一般为三层结构,依次为修复涂层、tpu基材层和压敏胶层。其中,上述修复涂层现多采用聚氨酯涂层,产生微小划痕后,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自我修复。但是,上述汽车漆面保护膜中修复涂层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相对较差,在安装拉伸过程中容易发生修复涂层开裂导致漆面保护膜破裂的情况。

3、纤维素作为一种天然产的多糖类物质,在自然界有着充足的储备,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控制纤维素的酸解过程可以得到纤维素纳米晶(cnc)。在聚合物中添加纤维素纳米晶具有可以减弱局部应力的功能,在应力作用下,cnc会在聚合物内部进行滑移,从而减轻聚合物的破环程度,因此cnc可以改善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4、聚氨酯涂层是由多元醇(包括二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包括二异氰酸酯)等反应产物,相对用量较少的异氰酸酯和种类繁多的各种分子量和官能度不同的多元醇可用于生产聚氨酯材料,通过改变硬段/软段链的结构,可以影响涂层的模量和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除了本身结构调整之外,在聚氨酯中添加纳米粒子也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纤维素纳米晶含有大量的羟基能够与聚氨酯中的氨基甲酸酯键形成氢键,从而能够达到提高聚氨酯力学性能的效果,因此也被用于增强聚氨酯材料。例如,girouard等(girouard n m,xus,schueneman g t,et al.site-selective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swith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and formation of polyurethane-cnc composites[j].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6,8:1458-1467.)通过在聚氨酯中添加5%的纤维素纳米晶即可以将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226%和257%。

5、故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相对较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tpu基材层、压敏胶层以及离型膜层。

3、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优选择在所述压敏胶层上背离tpu基材层的表面设有用于在贴膜过程中排除膜面与漆面之间滞留空气的导气槽。上述导气槽进一步优选择为菱形网格分布或蜂窝网格分布。上述导气槽的槽深度进一步优选择为压敏胶层厚度的1/5-1/4,更进一步优选择为压敏胶层厚度的1/5。优选择在所述离型膜层上正对压敏胶层的表面设有逐一对应的嵌入导气槽的凸起部。汽车漆面保护膜在贴合使用时,可通过导气槽导出空气,不产生气泡,便于施工,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且贴膜表面光滑、平整。另外,压敏胶涂布液涂布于上述离型膜层的表面上,仅需要待压敏胶固化后便能够自动在该压敏胶层的表面形成导气槽,而且嵌入至导气槽内的凸起部能够避免该导气槽在后期包装、运输过程中出现堵塞闭合等情况。

4、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所述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优选择为6μm-27μm。另外,纤维素纳米晶的质量分数优选择为1%,相较之于单纯的聚氨酯涂料,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能够同时提高140%以上,且在产生微小划痕后,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中由于大量动态氢键的存在,从而展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在50℃的加热条件下可以完全实现自修复。

5、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所述tpu基材层为脂肪族tpu基材层,表面硬度优选为80a-93a,可见光透过率优选90%以上,断裂伸长率优选300%以上,雾度优选2%以下,厚度优选择为100μm-300μm。

6、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层或聚氨酯压敏胶层,可见光透过率优选为90%以上,厚度优选择为10μm-50μm。

7、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所述离型膜层优选择为pet离型膜层,更进一步优选为白色pet离型膜层,雾度优选为70%以上,离型力优选为20g/inch以内,厚度优选择为23μm-100μm。

8、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所述离型膜层上优选择设有用于方便从汽车漆面保护膜上撕开离型膜层的手撕部。所述手撕部进一步优选择位于汽车漆面保护膜的单侧,且自汽车漆面保护膜的边缘向外进行延伸。手撕部能够提升从汽车漆面保护膜上撕开离型膜层的效率,进而提升汽车漆面保护膜的黏贴施工效率。

9、上述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层状结构中还优选择包括保护膜层,其复合至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的背离tpu基材层的表面上,厚度为12μm-75μm。保护膜层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以避免出现“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在包装、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被划伤磨损”的情况。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得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具备以下的优点:

11、1、本技术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相对较好,在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中纤维素纳米晶的质量分数为1%时,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可以达到21.7mpa和358.4%,且在产生微小划痕后,在50℃的加热条件下表层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可以完全实现自修复。

12、2、本技术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使用过程中粘贴及剥离性能佳,能够非常容易得粘贴(粘附)于汽车油漆表面,或从汽车油漆表面上剥离,且不易发生胶粘剂残余物残留在汽车油漆表面上的情况。

13、3、本技术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气泡,便于施工,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且贴膜表面光滑、平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是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TPU基材层、压敏胶层以及离型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上背离TPU基材层的表面设有用于在贴膜过程中排除膜面与漆面之间滞留空气的导气槽;所述离型膜层上正对压敏胶层的表面设有逐一对应的嵌入导气槽的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6μm-27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基材层为脂肪族TPU基材层,厚度为100μm-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层或聚氨酯压敏胶层,厚度为10μm-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为PET离型膜层,厚度为23μm-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上设有用于方便从汽车漆面保护膜上撕开离型膜层的手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撕部位于汽车漆面保护膜的单侧,且自汽车漆面保护膜的边缘向外进行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层,其复合至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的背离TPU基材层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为PET保护膜,其厚度为12μm-75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是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tpu基材层、压敏胶层以及离型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上背离tpu基材层的表面设有用于在贴膜过程中排除膜面与漆面之间滞留空气的导气槽;所述离型膜层上正对压敏胶层的表面设有逐一对应的嵌入导气槽的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晶/聚氨酯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6μm-27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基材层为脂肪族tpu基材层,厚度为100μm-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层或聚氨酯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凤吕鑫王岩李玉
申请(专利权)人:浦诺菲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