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及自动驾驶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71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厢及自动驾驶车辆,上述车厢包括第一厢体、第二厢体、控制模组、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第三探测模块和第四探测模块,第一厢体可拆卸地安装于底盘,并且第一厢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二厢体安装于第一端部,第一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厢体,第二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端部,第三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一侧部,第四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侧部。本申请提供的车厢可直接安装在不同型号的车辆的底盘上,然后将控制模组与车辆的驾驶舱电性连接,即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更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厢及自动驾驶车辆


[0001]本申请属于自动驾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厢及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涵盖了诸如轿车、越野车等一般载客车辆,还涵盖了各类厢式载货车辆。
[0003]目前,为了实现厢式载货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通常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厢式载货车辆进行定制化改装,但是这样不仅会对厢式载货车辆的车身结构造成破坏,而且改装费用高、改装周期长,不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及自动驾驶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厢式载货车辆需要进行定制化改装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不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厢,能够应用于车辆,所述车厢包括第一厢体、第二厢体、控制模组、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第三探测模块和第四探测模块,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探测模块、所述第二探测模块、所述第三探测模块和所述第四探测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厢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底盘,并且所述第一厢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驾驶舱正对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背离所述驾驶舱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分隔设置,所述第二厢体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部,并且所述第二厢体沿自所述第一端部朝所述驾驶舱的方向延伸至所述驾驶舱的背离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第一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厢体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三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四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部。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厢体凸出于所述驾驶舱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厢体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斜面,所述安装斜面在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上与所述车辆的支撑平面互成锐角设置,所述第一探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斜面上。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厢体的内腔分隔形成电气腔体和载货腔体,所述电气腔体与所述载货腔体自所述第一端部朝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控制模组安装于所述电气腔体内。
[0009]可选地,所述车厢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驾驶舱电性连接并用于显示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0010]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厢体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探测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和/或第一雷达探头;和/或,
[0012]所述第二探测模块包括第二摄像头和/或第二雷达探头;和/或,
[0013]所述第三探测模块包括第三摄像头和/或第三雷达探头;和/或,
[0014]所述第四探测模块包括第四摄像头和/或第四雷达探头。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三探测模块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摄像头沿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和/或,
[0016]所述第三探测模块包括第三雷达探头;所述第三雷达探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雷达探头沿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0017]可选地,所述第四探测模块包括第四摄像头,所述第四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摄像头沿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和/或,
[0018]所述第四探测模块包括第四雷达探头,所述第四雷达探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雷达探头沿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0019]本申请提供的车厢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车厢通过将第一厢体可拆卸地安装于车辆的底盘上,并且将控制模组与车辆的驾驶舱电性连接,将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第三探测模块和第四探测模块与控制模组电性连接,同时将第一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厢体的背离第一端部的一侧,第二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端部,第三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一侧部,第四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侧部,以使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第三探测模块和第四探测模块配合获取车辆的外周环境信息,并将该外周环境信息发送至控制模组,控制模组通过对外周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后控制驾驶舱内的各个操控机构运行,从而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由于上述车厢集成了控制模组、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第三探测模块和第四探测模块,并且第一厢体采用了可拆卸安装方式,因此,可将上述车厢直接安装在不同型号的车辆的底盘上,然后将控制模组与车辆的驾驶舱电性连接,即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而无需对车辆进行定制化改装,操作简单便捷,更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包括底盘、驾驶舱和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车厢,所述驾驶舱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第一厢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盘。
[0021]本申请提供的自动驾驶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车厢,可将上述车厢直接安装在底盘上,然后将控制模组与驾驶舱电性连接,即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无需进行定制化改装,操作简单便捷,更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车厢去掉厢门以及电气腔隔板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的车厢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所示的车厢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1所示的车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0]100、车厢;
[0031]110、第一厢体;111、第一端部;112、第二端部;113、第一侧部;114、第二侧部;
[0032]120、第二厢体;121、安装斜面;122、外壳;1221、壳体;1222、盖体;123、支架;
[0033]130、控制模组;
[0034]140、第一探测模块;
[0035]150、第二探测模块;
[0036]160、第三探测模块;
[0037]170、第四探测模块;
[0038]180、显示模块;
[0039]19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能够安装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第一厢体、第二厢体、控制模组、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第三探测模块和第四探测模块,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车辆的驾驶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探测模块、所述第二探测模块、所述第三探测模块和所述第四探测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厢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底盘,并且所述第一厢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驾驶舱正对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背离所述驾驶舱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分隔设置,所述第二厢体安装于所述第一端部,并且所述第二厢体沿自所述第一端部朝所述驾驶舱的方向延伸至所述驾驶舱的背离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第一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厢体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三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四探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厢体凸出于所述驾驶舱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厢体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斜面,所述安装斜面在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上与所述车辆的支撑平面互成锐角设置,所述第一探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斜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厢体的内腔分隔形成电气腔体和载货腔体,所述电气腔体与所述载货腔体自所述第一端部朝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控制模组安装于所述电气腔体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威周虎谭勇宇军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