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源及红外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51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3
一种红外光源及红外理疗仪,其中红外光源包括:底板,其包括第一表面;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上;灯丝组件,被所述支撑件支撑,其包括两个以上灯丝,两个以上灯丝分立排布;顶罩,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和灯丝组件,所述灯丝组件通过其两端的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红外光源能够提高热辐射的均匀性。述红外光源能够提高热辐射的均匀性。述红外光源能够提高热辐射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光源及红外理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源及红外理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理疗仪是一种辅助医疗护理的工具,其在加热工作时能够产生红外光,所述红外光有激活身体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等功能,起到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疼痛、调节自律神经、提高免疫功能、消炎功能、增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以及护肤美容、改善体内微循环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003]然而,现有的红外理疗仪中的红外光源通常为直管状结构或者U型管状结构,所述直管状结构或者U型管状结构内通常通入惰性气体,为了实现直管状结构或U型管状结构的密封,需在其端部设置密封件,由于所述管状结构的直径难以做小,使其密封件也难以做小,且密封件必不可少,使现有的红外光源势必在密封件处存在冷端,即:现有红外光源的辐射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红外光源及红外理疗仪,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光源,包括:底板,其包括第一表面;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上;灯丝组件,被所述支撑件支撑,其包括两个以上灯丝,两个以上灯丝分立排布;顶罩,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和灯丝组件,所述灯丝组件通过其两端的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
[0006]可选的,相邻所述灯丝之间的间距大于6毫米小于15毫米。
[0007]可选的,所述底板还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至所述顶罩外部顶面的距离大于10毫米。
[0008]可选的,所述多个灯丝均为第一灯丝。
[0009]可选的,所述多个灯丝为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所述第一灯丝的个数为1个以上,所述第二灯丝的个数为1个以上。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丝用于发射第一波长的光;所述第二灯丝用于发射第二波长的光。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丝的材料与第二灯丝的材料相同或者不同。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材料包括:钨或者碳纤维中的一种。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材料均为碳纤维时,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为网状面结构。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位于相同或者不同的平面内。
[0015]可选的,所述多个灯丝还包括:1个以上的第三灯丝。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丝、第二灯丝和第三灯丝的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可选的,所述
灯丝在底板上的投影图形为条形、折线形、波浪形、网格形或螺旋形。
[0017]可选的,所述顶罩包括顶板和由顶板周围向下延伸的延伸件,所述延伸件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极穿过所述底板与外部电源相连。
[0018]可选的,所述顶罩为板状结构,所述顶罩的底部与底板之间通过垫片密封连接;所述电极穿过所述垫片与外部电源相连。
[0019]可选的,还包括: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灯丝组件。
[0020]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用于容纳灯丝组件。
[0021]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材料包括:陶瓷材料。
[0022]可选的,所述顶罩的材料包括:石英玻璃、硫系玻璃或者微晶玻璃。
[0023]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材料为陶瓷材料。
[0024]可选的,还包括:增透膜,设于所述顶罩的内侧壁。
[0025]可选的,所述增透膜的材料包括:氟化钙。
[0026]可选的,还包括:反射膜,设于所述第一表面。
[0027]可选的,所述反射膜的材料包括:磁控溅射形成的铝膜。
[0028]可选的,所述底板的材料为石英。
[0029]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红外光源的红外理疗仪。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红外光源中,所述顶罩与底板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容纳灯丝组件实现密封,而无需灯丝组件中的每一个灯丝均设置密封件来实现密封,使红外光源不因存在密封件而存在冷端,因此,有利于提高红外光源加热的均匀性。并且,所述灯丝组件中相邻灯丝之间的间距和排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使相邻灯丝之间的间距较小,且排布较均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红外光源加热的均匀性。
[0032]进一步,所述灯丝组件中的两个以上灯丝为1个以上的第一灯丝和1个或1个以上的第二灯丝,所述第一灯丝与第二灯丝的材料不同,所述第一灯丝加热发出第一波长的光,所述第二灯丝加热发出第二波长的光,且所述第一灯丝与第二灯丝独立可调,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第一波长与第二波长的比例以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
[0033]进一步,所述第一灯丝的材料为钨,所述第二灯丝的材料为碳纤维,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加热所产生的红外光与传统艾灸辐射的红外光相同,以达到与传统艾灸相同的治疗效果。
[0034]进一步,所述顶罩与底板配合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和灯丝组件,由于所述灯丝组件中的灯丝不与顶罩和底板直接结构,因此,来自灯丝的热量仅少量通过热辐射到达顶罩和底板释放至外界环境,而大部分热量用于加热灯丝以产生所需红外光,因此,有利于降低热损耗。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红外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沿L

L1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1沿L

L2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红外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排布示意图;
[0040]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排布示意图;
[0041]图7是图6的侧视图;
[0042]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红外光源加热的均匀性较差。为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能够提高加热的均匀性,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004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光源,包括:底板,其包括第一表面;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上;灯丝组件,被所述支撑件支撑,其包括两个以上灯丝,两个以上灯丝分立排布;顶罩,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和灯丝组件,所述灯丝组件通过其两端的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
[004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灯丝组件中的两个以上灯丝为1个以上的第一灯丝和1个或1个以上的第二灯丝,这里包括下文中的“以上”包括本数在内。以下以此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红外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47]请参考图1和图2,红外光源1包括:底板100(见图2),其包括第一表面A;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其包括第一表面;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上;灯丝组件,被所述支撑件支撑,其包括两个以上灯丝,两个以上灯丝分立排布;顶罩,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和灯丝组件,所述灯丝组件通过其两端的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灯丝之间的间距大于6毫米小于15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至所述顶罩外部顶面的距离大于10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丝均为第一灯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丝为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所述第一灯丝的个数为1个以上,所述第二灯丝的个数为1个以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用于发射第一波长的光;所述第二灯丝用于发射第二波长的光。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的材料与第二灯丝的材料相同或者不同。8.如权利要4或5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材料包括:钨或者碳纤维中的一种。9.如权利要8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的材料均为碳纤维时,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为网状面结构。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位于相同或者不同的平面内。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丝还包括:1个以上的第三灯丝。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红外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第二灯丝和第三灯丝的材料相同或者不同。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磊王力杜琨李天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