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59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控制板安装在车辆的控制箱内,若干单色LED灯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雷达传感器对应单色LED灯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控制板上设有与若干雷达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的报警指示电路,报警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其对应的雷达传感器连接,报警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其对应的单色LED灯连接,报警指示电路根据雷达传感器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控制单色LED灯点亮及闪烁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报警指示电路可根据雷达传感器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控制车辆上对应单色LED灯点亮及闪烁的频率,从而告知附近行人的危险程度,提醒行人远离工程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


[0001]本技术涉及报警指示灯的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

技术介绍

[0002]基建工程是实现我国城镇化目标的重要工程,在基建工程作业中,工程车又是土方运输作业的主要力量。然而,工程车由于车身庞大,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较大盲区,给其它私家车、电动车及行人造成严重威胁,每年都会出现工程车辆与私家车、电动车或行人碰撞的交通事故,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车载报警指示灯安装在工程车辆上,以便提醒周边私家车、电动车或行人远离该工程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包括:控制板、若干单色LED灯及与若干单色LED灯一一对应的雷达传感器,控制板安装在车辆的控制箱内,若干单色LED灯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雷达传感器对应单色LED灯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控制板上设有与若干雷达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的报警指示电路,报警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其对应的雷达传感器连接,报警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其对应的单色LED灯连接,报警指示电路根据雷达传感器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控制单色LED灯点亮及闪烁频率。
[0005]优选地,报警指示电路又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555集成电路U3、三极管Q1及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均与其对应的雷达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V1的移动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V2的移动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及555集成电路U3的第4引脚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V1的第一固定端、可调电阻RV2的第一固定端及雷达传感器的第1引脚均接+5V电源;电阻R1的第二端、可调电阻RV1的第二固定端、可调电阻RV2的第二固定端及雷达传感器的第3引脚均接地;555集成电路U3的第8引脚和电阻R4的第一端均接+5V电源,555集成电路U3的第1引脚接地,555集成电路U3的第2引脚和第6引脚均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静触点也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555集成电路U3的第3引脚与单色LED灯的负极、电阻R2的第一端及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单色LED灯的正极与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常闭动触点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常开动触点连接,电容C1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和单刀双掷继电器RL1
的线圈的第二端均接+5V电源。
[0006]优选地,若干单色LED灯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的两侧、尾部及车头的正面与侧面的拐角处。
[0007]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车身两侧的语音报警喇叭,语音报警喇叭的第一端与若干雷达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语音报警喇叭的第二端接地。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工程车辆的车身及车头安装雷达传感器来检测车辆与附近行人的距离,报警指示电路可根据雷达传感器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控制车辆上对应单色LED灯点亮及闪烁的频率,从而告知附近行人的危险程度,提醒行人远离工程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报警指示电路的原理图;
[0012]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
[0014]参照图1

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报警指示电路的原理图。
[0015]如图1

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包括:控制板100、若干单色LED灯200及与若干单色LED灯200一一对应的雷达传感器300,控制板100安装在车辆的控制箱内,若干单色LED灯200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雷达传感器300对应单色LED灯200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控制板100上设有与若干雷达传感器300一一对应连接的报警指示电路400,报警指示电路400的信号输入端与其对应的雷达传感器300连接,报警指示电路400的信号输出端与其对应的单色LED灯200连接,报警指示电路400根据雷达传感器300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控制单色LED灯200点亮及闪烁频率。
[0016]其中,报警指示电路400又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555集成电路U3、三极管Q1及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均与其对应的雷达传感器300的输出引脚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V1的移动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V2的移动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及555集成电路U3的第4引脚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V1的第一固定端、可调电阻RV2的第一固定端及雷达传感器300的第1引脚均接+5V电源;电阻R1的第二端、可调电阻RV1的第二固定端、可调电阻RV2的第二固定端及雷达传感器300的第3引脚均接地;555集成电路U3的
第8引脚和电阻R4的第一端均接+5V电源,555集成电路U3的第1引脚接地,555集成电路U3的第2引脚和第6引脚均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静触点也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555集成电路U3的第3引脚与单色LED灯200的负极、电阻R2的第一端及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单色LED灯200的正极与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常闭动触点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常开动触点连接,电容C1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和单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的第二端均接+5V电源。
[0017]555集成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若干单色LED灯及与若干所述单色LED灯一一对应的雷达传感器,所述控制板安装在车辆的控制箱内,若干所述单色LED灯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所述雷达传感器对应所述单色LED灯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及车头上;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的报警指示电路,所述报警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其对应的所述雷达传感器连接,所述报警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其对应的所述单色LED灯连接,所述报警指示电路根据所述雷达传感器探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控制所述单色LED灯点亮及闪烁频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单色多种闪烁模式的车载报警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指示电路又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555集成电路U3、三极管Q1及单刀双掷继电器RL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均与其对应的雷达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V1的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V2的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及所述555集成电路U3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1的第一固定端、可调电阻RV2的第一固定端及雷达传感器的第1引脚均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宗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力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