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增亮膜、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238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增亮膜、显示元件,所述复合型增亮膜包括基材层,转印层和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凸起,所示转印层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凹陷,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结构层和第二棱镜结构层;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和转印层设置在基材层两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设置在转印层远离基材层一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上棱镜结构凸起与转印层上棱镜结构凹陷相适配,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与第二棱镜结构层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提升了复合增亮膜的亮度增益效果以及解决了传统复合增亮膜层间结合力不足的问题,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增亮膜、显示元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增亮膜,尤其是一种复合型增亮膜、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光学膜片主要包括反射膜、扩散膜和增亮膜。其中增亮膜是将原先大视角发散光聚拢在较小的角度范围内出射,从而增加亮度。传统增亮膜一般是在PET基膜上涂布一层UV树脂,然后进行UV固化,以形成一定的表面结构。现有技术通常是上下两张增亮膜叠放在一起,通过粘结层复合,不仅采用了两张PET基材成本增加,且下棱镜尖角被贴合胶侵入,既有光学的损失又有成本的浪费,同时,现有复合型增亮膜使用粘结层粘接两层传统增亮膜,层间附着力不足,后续制程使用过程中有剥离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增亮膜、显示元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既有光学的损失又有成本的浪费,且存在脱层风险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增亮膜,所述复合型增亮膜包括基材层,转印层和棱镜结构层;
[0005]所述棱镜结构层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凸起,所示转印层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凹陷,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结构层和第二棱镜结构层;
[0006]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和转印层设置在基材层两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设置在转印层远离基材层一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上棱镜结构凸起与转印层上棱镜结构凹陷相适配,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与第二棱镜结构层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一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选自PET、PC、PMMA中任一一种,所述基材层厚度为50

250um,所述基材层折射率为1.64

1.66。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厚度为10

20um,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折射率为1.52

1.62。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厚度为20

35um,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折射率为1.52

1.62。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印层为含有无机粒子的丙烯酸树脂层,所述转印层厚度为20

35um,所述转印层折射率为1.64

1.66。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单个棱镜结构平行于基材层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三角形、弧形、半圆形中任一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单个棱镜结构底部宽度为20

70um,高度为10

35um。
[0013]一种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包括上述复合型增亮膜。
[0014]本技术给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增亮膜以及相应的显示元件,有效的提升了复合增亮膜的亮度增益效果以及解决了传统复合增亮膜层间结合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相较于现
有技术,还降低了使用多层基材带来的成本问题,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增亮膜;
[0017]图2为S1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S2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S3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S4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所述复合型增亮膜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22]图7为现有技术的复合型增亮膜的结构。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1、第一棱镜结构层;2、基材层;3、转印层;4、第二棱镜结构层;5、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一种复合型增亮膜,包括基材层2,转印层3和棱镜结构层;
[0027]所述棱镜结构层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凸起,所示转印层3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凹陷,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结构层1和第二棱镜结构层4;
[0028]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和转印层3设置在基材层2两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设置在转印层3远离基材层2一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上棱镜结构凸起与转印层3上棱镜结构凹陷相适配,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与第二棱镜结构层4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一致。
[0029]具体地,所述复合型增亮膜包括有一基材层2,用于支撑整个复合型增亮膜,以及包括有至少两层棱镜结构层,相较于一层棱镜结构层的增亮膜,光学性能更加优异。所述复合型增亮膜还包括一转印层3,所述转印层3用于制备第二棱镜结构层4的棱镜结构。
[0030]具体地,所述复合型增亮膜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棱镜层1一侧为出光面,从出光面一侧看,依次包括第一棱镜结构层1,基材层2,转印层3和第二棱镜结构层4,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设置有棱镜结构凸起,所述转印层3上设置有棱镜结构凹陷,第二棱镜结构层4设置在转印层3远离基材层2一侧,且通过填充的方式,填满转印层3的棱镜结构空隙处,从而形成第二棱镜结构层4的棱镜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的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层4的棱镜结构在垂直基材层2的平面上呈错位设置,即第一棱镜结构层1的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层4的棱镜结构在垂直基材层2上的投影不重合,从而获得更优异的增亮性能。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型增亮膜可以重复上述结构,在第二棱镜结构层4远离基材层2一侧再次设置第二转印层和第三棱镜结构,依次类推,此处不再展开,从工艺简单,降低成本以及光学性能等角度考虑,优选具有两层棱镜结构层的复合型增
亮膜结构。
[0031]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2选自PET、PC、PMMA中任一一种,所述基材层2厚度为50

250um,所述基材层2折射率为1.64

1.66。
[0032]具体地,所述基材层2采用PET膜作为基材,从机械强度以及增亮效果考虑,所述基材层2厚度优选为250um。
[00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折射率为1.52

1.62。
[00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厚度为20

35um,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折射率为1.52

1.62。
[0035]进一步地,所述转印层3为含无机粒子的丙烯酸树脂层,所述转印层3厚度为20

35um,所述转印层3折射率为1.64

1.66。
[0036]具体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和第二棱镜结构层4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转印层3采用含有无机粒子的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增亮膜包括基材层(2),转印层(3)和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凸起,所示转印层(3)上设置有若干棱镜结构凹陷,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结构层(1)和第二棱镜结构层(4);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和转印层(3)设置在基材层(2)两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设置在转印层(3)远离基材层(2)一侧,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4)上棱镜结构凸起与转印层(3)上棱镜结构凹陷相适配,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与第二棱镜结构层(4)上棱镜结构凸起方向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2)选自PET、PC、PMMA中任一一种,所述基材层(2)厚度为50

250um,所述基材层(2)折射率为1.64

1.6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1)厚度为10

20um,所述第一棱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