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68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由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组成,所述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之间通过UV胶水粘合固定,所述底膜的底面及出光面分别设有第一粒子层和第二粒子层,所述第一膜层的出光面设有棱镜层,所述第二膜层的出光面设有非规则V形槽的锯齿层,所述复合膜主体的厚度为0.18mm~0.2mm。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之间用UV胶水粘合,各膜层之间无间隙,减少了气泡的产生,避免了尘埃及异物进入膜层之间,保证产品良率,有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而且复合膜主体的厚度更小,有利于产品设计更加轻薄化。有利于产品设计更加轻薄化。有利于产品设计更加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现有光学膜片通常是由三张膜材组成,分为下扩散、下增光、上增光,三张膜材相互独立,具体生产时先贴下扩散,再贴下增光,最后贴上增光,此种方式生产周期长,而且三张膜材之间会产生静电,叠加后可能存在气泡等问题,造成对光学和信赖性产生比例性不良的影响,且容易有环境异物对产品产生黑白点等不良,影响良率;另外,现有光学膜片的厚度(即三张膜材的总厚度)较厚,大概在0.3~0.32mm,不利于对产品轻薄化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由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组成,所述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之间通过UV胶水粘合固定,所述底膜的底面及出光面分别设有第一粒子层和第二粒子层,所述第一膜层的出光面设有棱镜层,所述第二膜层的出光面设有非规则V形槽的锯齿层,所述复合膜主体的厚度为0.18mm~0.2mm。
[0005]优选的,所述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的厚度均在0.05mm~0.06mm之间,且其均为PET材质制成。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粒子层由若干PMMA粒子均匀分布组成,所述第一粒子层中PMMA粒子的直径为7μm~10μm。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粒子层由若干PMMA粒子均匀分布组成,所述第二粒子层中PMMA粒子的直径为2~15μm,所述第二粒子层中的PMMA粒子分布密度大于第一粒子层中PMMA粒子的分布密度。
[0008]优选的,所述棱镜层由间隔分布的若干高棱镜结构和低棱镜结构组成,所述高棱镜结构和低棱镜结构均为三棱镜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高棱镜结构及低棱镜结构的斜边与第一膜层出光面的夹角为45
°

[0010]优选的,所述棱镜层与第一膜层为一体成型。
[0011]优选的,所述锯齿层与第二膜层为一体成型。
[0012]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3]在本技术中,底膜、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之间用UV胶水粘合,各膜层之间无间隙,减少了气泡的产生,避免了尘埃及异物进入膜层之间,保证产品良率;复合膜主体相对于三张独立的膜材有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复合膜主体的厚度比单张下扩散或下增光或上增光更厚,膜材整体的韧性更好,在高温等环测中膜材的抗皱性好于单张膜材;而
且复合膜主体的厚度相对三张独立膜材的总厚度更小,有利于产品的设计更加轻薄化。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复合膜主体、11底膜、111第一粒子层、112第二粒子层、12第一膜层、121棱镜层、122高棱镜结构、123低棱镜结构、13第二膜层、131锯齿层、14UV胶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10,复合膜主体10由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组成,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之间通过UV胶水14粘合固定,底膜11的底面及出光面分别设有第一粒子层111和第二粒子层112,第一膜层12的出光面设有棱镜层121,第二膜层13的出光面设有非规则V形槽的锯齿层131,复合膜主体10的厚度为0.18mm~0.2mm。在本技术中,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之间用UV胶水14粘合,各膜层之间无间隙,减少了气泡的产生,避免了尘埃及异物进入膜层之间,保证产品良率;复合膜主体10相对于三张独立的膜材有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复合膜主体10的厚度比单张下扩散或下增光或上增光更厚,膜材整体的韧性更好,在高温等环测中膜材的抗皱性好于单张膜材;而且复合膜主体10的厚度相对三张独立膜材的总厚度更小,有利于产品的设计更加轻薄化。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21]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的厚度均在0.05mm~0.06mm之间,且其均为PET材质制成,各膜层厚度较小,使得复合膜主体10的厚度较小,有利于产品轻薄化设计;本实施例中,各膜层的厚度均为0.05mm,复合膜主体10的厚度为0.18mm。
[0022]第一粒子层111由若干PMMA粒子均匀分布组成,第一粒子层111中PMMA粒子的直径为7μm~10μm;第二粒子层112由若干PMMA粒子均匀分布组成,第二粒子层112中PMMA粒子的直径为2~15μm,第二粒子层112中的PMMA粒子分布密度大于第一粒子层111中PMMA粒子的分布密度;第一粒子层111与第二粒子层112选用不同直径的PMMA粒子,能够使底膜11出光面的光线均匀分布,第二粒子层112的PMMA粒子具有明显的高度差,能够提高其与第一膜层12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粒子层111的PMMA粒子较为分散,各PMMA粒子间存在间隙,而第二粒子层112的PMMA粒子均紧密相连,PMMA粒子通过UV胶水14与底膜11连接。
[0023]棱镜层121由间隔分布的若干高棱镜结构122和低棱镜结构123组成,高棱镜结构122和低棱镜结构123均为三棱镜结构,棱镜层121能够使光线集中朝第一膜层12的出光面方向发出,提高复合膜主体10的发光效果;高棱镜结构122与低棱镜结构123的设置能够提高复合膜主体10的抗压能力;本实施例中,高棱镜结构122或低棱镜结构123横卧在第一膜层12的出光面,其垂直角朝上。
[0024]高棱镜结构122及低棱镜结构123的斜边与第一膜层12出光面的夹角为45
°
,45
°
的聚光效果更加均匀。
[0025]棱镜层121与第一膜层12为一体成型,锯齿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膜主体(10),所述复合膜主体(10)由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组成,所述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之间通过UV胶水(14)粘合固定,所述底膜(11)的底面及出光面分别设有第一粒子层(111)和第二粒子层(112),所述第一膜层(12)的出光面设有棱镜层(121),所述第二膜层(13)的出光面设有非规则V形槽的锯齿层(131),所述复合膜主体(10)的厚度为0.18mm~0.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11)、第一膜层(12)及第二膜层(13)的厚度均在0.05mm~0.06mm之间,且其均为PET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子层(111)由若干PMMA粒子均匀分布组成,所述第一粒子层(111)中PMMA粒子的直径为7μm~1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兵许桢王淑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