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58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第一入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气缸包括气缸体气缸体,第一入水管的入口用于接收冷却气缸体的冷却液,第一入水管的出口连接气缸体;第一出水管设于气缸体的上半段,第二出水管设于气缸体的下半段,第一入水管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气缸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气缸体上下热变形不均匀的情况,减少漏气,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稳定。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稳定。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发动机的气缸运转过程中需要冷却,避免气缸温度过高。但是在气缸转的过程中,气缸体的上层和下层温度不同,这样发动机的气缸体上下层受热不同,导致热变形不均匀,如此容易出现气缸密封不良的情况。而密封不良会产生漏气,导致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能够减少气缸体上下热变形不均匀的情况,减少漏气,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稳定。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
[0005]气缸,所述气缸包括气缸体;
[0006]第一入水管,所述第一入水管的入口用于接收冷却所述气缸体的冷却液,所述第一入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气缸体;以及
[0007]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设于所述气缸体的上半段,所述第二出水管设于所述气缸体的下半段,所述第一入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均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所述气缸体。
[0008]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器和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设于所述第二出水管中。
[0009]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水箱和无极水泵,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无极水泵,所述无极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入水管。
[0010]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无极水泵。
[0011]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节温阀,所述节温阀设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中。
[0012]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无极水泵。
[0013]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
[0014]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所述气缸体之间;和
[0015]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二出水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水管中,且位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和所述气缸体之间。
[0016]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气缸还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盖设于所述气缸体的上半段;
[0017]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
[0018]第二入水管,所述第二入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无极水泵,所述第二入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气缸盖;
[0019]盖体出水管,所述盖体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缸盖,并于所述气缸盖内与所述第二入水管连通,所述盖体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
[0020]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
[0021]暖风装置;
[0022]暖风供热管,所述暖风供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出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暖风装置;
[0023]供暖回水管,所述供暖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暖风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
[0024]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供热阀,所述供热阀设于所述暖风供热管中。
[0025]在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
[0026]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用于降低机油温度;
[0027]冷却器供水管,所述冷却器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无极水泵,另一端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
[0028]机油回水管,所述机油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
[0029]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和如上文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车架形成支撑空间,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设于所述支撑空间内。
[003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冷却气缸体的冷却液经第一入水管进入,并分别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流出。冷却液在流经气缸体时,带走气缸体的热量。由于第一出水管设置在气缸体的上半段,而第二出水管设置在气缸体的下半段。这样,第一出水管的冷却液能够带走气缸体的上半段的热量,第二出水管的冷却液能够带走气缸体的下半段的热量。由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减少气缸体上下热变形不均匀的情况,减少漏气,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稳定。
[003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2]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0033]图1是本申请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中各部件冷却液流通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申请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步骤示意图。
[0035]图3是本申请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步骤示意图。
[0036]图4是本申请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步骤示意图。
[0037]图5是本申请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步骤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9]10、气缸;21、第一入水管;22、第二入水管;31、第一出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盖体出水管;41、第一流量调节器;42、第二流量调节器;43、第一出水阀;44、第二出水阀;51、水箱;52、无极水泵;61、散热器;62、节温阀;70、回水管;80、暖风装置;81、暖风供热管;82、供暖回水管;83、供热阀;90、机油冷却器;91、冷却器供水管;92、机油回水管;110、气缸体;111、上半段;112、下半段;120、气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尽管本申请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申请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0041]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42]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004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气缸体;第一入水管,所述第一入水管的入口用于接收冷却所述气缸体的冷却液,所述第一入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气缸体;以及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设于所述气缸体的上半段,所述第二出水管设于所述气缸体的下半段,所述第一入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均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所述气缸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器和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设于所述第二出水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水箱和无极水泵,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无极水泵,所述无极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入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无极水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节温阀,所述节温阀设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无极水泵。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董春艳杨栋宇孙凡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