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531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救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包括:充气环囊,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一空腔;充气芯囊,设置在第一空腔内,一端设置有芯囊充气管,充气芯囊的气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分隔板将气腔分隔为多个气腔单元,气腔单元设置有连通外界的中间管,和/或分隔板上设置有中间管,芯囊充气管和中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支撑件,外壁尺寸小于等于第一空腔的尺寸,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二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在充气环囊的内壁插入了支撑件替代充气芯囊,提升了救援通道抗变形能力,救援通道的稳定性更强,利于被困者爬出,或者施救者爬入进行施救。施救者爬入进行施救。施救者爬入进行施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救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数量的迅速增加,地震发生时出现建筑坍塌的事故也随之增多,而建筑坍塌后通常会对被困人员造成埋压。
[0003]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整体式气囊对坍塌的楼板进行顶升,但其对通道进行扩张顶升的同时,其本身也占用了通道的空间,此外气囊充气后形成的通道并不稳定,局部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变形,最终导致被困者难以爬出,或者施救者难以爬入进行施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气囊顶升后形成的救援通道稳定性差、易产生变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充气救援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包括:
[0006]充气环囊,所述充气环囊设置有环囊充气管,所述环囊充气管上设置有环囊充气嘴和环囊开关阀,所述充气环囊的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一空腔;
[0007]充气芯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充气芯囊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芯囊充气管,所述芯囊充气管上设置有芯囊充气嘴,所述充气芯囊的气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充气芯囊的气腔分隔为多个气腔单元,所述气腔单元设置有连通外界的中间管,和/或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中间管,所述芯囊充气管和所述中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0008]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尺寸,所述支撑件的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二空腔;<br/>[0009]所述支撑件适于在任意所述气腔单元泄气时插入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进给。
[0010]可选的,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中间管,所述支撑件适于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气腔单元泄气时插入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进给。
[0011]可选的,所述分隔板等间隔设置。
[0012]可选的,所述充气环囊围成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设有耐磨橡胶层。
[0013]可选的,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0014]可选的,所述充气环囊与所述充气芯囊可拆卸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充气环囊与所述充气芯囊通过魔术贴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充气环囊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支撑件为圆管。
[0017]可选的,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撑件的外壁设有刻度。
[0018]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倒角或圆角。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在充气环囊的内壁插入了支撑件替代充气芯囊,提升了救援通道抗变形能力,救援通道的稳定性更强,利于被困者爬出,或者施救者爬入进行施救。充气芯囊的多个气腔单元在支撑件插入时起到了分阶段支撑作用,避免支撑件插入时,因充气芯囊泄气导致充气环囊的内壁塌陷严重,使得钢管无法插入。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充气环囊围成第一空腔的内壁设有耐磨橡胶层,可以避免支撑件插入第一空腔时擦破充气环囊,提升了充气环囊的使用寿命。
[00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充气环囊与充气芯囊可拆卸连接,充气后两者能够保持相对确定的位置关系,保证充气芯囊充气后对充气环囊的支撑效果,同时,充气芯囊泄气后能够拆离充气环囊,不占用第一空腔的空间,不影响被困人员和施救者穿过救援通道。
[002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支撑件上设置倒角或圆角能够引导支撑件插入第一空腔内,同时支撑件在进给过程中也不易戳破充气环囊,提升了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气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充气环囊;11、环囊充气管;12、环囊充气嘴;13、环囊开关阀;14、耐磨橡胶层;15、魔术贴;16、固定片;20、充气芯囊;21、芯囊充气管;22、芯囊充气嘴;23、分隔板;231、中间管;24、控制阀;30、支撑件;31、刻度;32、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
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2]实施例
[0033]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救援装置,包括:
[0034]充气环囊10,设置有环囊充气管11,环囊充气管11上设置有环囊充气嘴12和环囊开关阀13,充气环囊10的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一空腔;
[0035]充气芯囊20,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充气芯囊2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芯囊充气管21,芯囊充气管21上设置有芯囊充气嘴22,充气芯囊20的气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23,分隔板23将充气芯囊20的气腔分隔为多个气腔单元,气腔单元设置有连通外界的中间管231,和/或分隔板23上设置有中间管231,芯囊充气管21和中间管231上均设置有控制阀24;
[0036]支撑件30,支撑件30的外壁尺寸小于等于第一空腔的尺寸,支撑件30的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二空腔;
[0037]支撑件30适于在任意气腔单元泄气时插入第一空腔,沿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进给。
[0038]本实施例中,充气环囊10的空腔内放置有充气芯囊20,充气环囊10充气对坍塌楼板进行顶升的同时,充气芯囊20充气,保证充气环囊10内壁围成的第一空腔具有相对稳定的形状,充气芯囊20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环囊(10),所述充气环囊(10)设置有环囊充气管(11),所述环囊充气管(11)上设置有环囊充气嘴(12)和环囊开关阀(13),所述充气环囊(10)的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一空腔;充气芯囊(20),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充气芯囊(2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芯囊充气管(21),所述芯囊充气管(21)上设置有芯囊充气嘴(22),所述充气芯囊(20)的气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23),所述分隔板(23)将所述充气芯囊(20)的气腔分隔为多个气腔单元,所述气腔单元设置有连通外界的中间管(231),和/或所述分隔板(23)上设置有中间管(231),所述芯囊充气管(21)和所述中间管(231)上均设置有控制阀(24);支撑件(30),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尺寸,所述支撑件(30)的中部为贯穿其两端的第二空腔;所述支撑件(30)适于在任意所述气腔单元泄气时插入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3)上设置有中间管(231),所述支撑件(30)适于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气腔单元泄气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博梁程姚翔龙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