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492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钛白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根据氯化工段产出的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和所述需要制备的钛白原级颗粒的尺寸设定四氯化钛预热器的预热温度设定四氯化钛预热器的预热温度,然后将精制后的四氯化钛输送到四氯化钛预热器中进行预热,然后将预热后的四氯化钛输送到氯化铝发生器中,并根据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设定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从氯化铝发生器得到的物料进入氧化炉,经冷却后袋滤收尘得到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备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方便快捷易操作,且不受其他生产条件影响。且不受其他生产条件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钛白粉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可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其中氯化法生产工艺因其连续化、三废少、产品质量好等成为钛白粉生产工艺的主流。钛白粉应用极其广泛,但是无论应用于哪个领域,钛白粉的特性都要依托其原级颗粒大小,也就是说钛白粉应用于何种领域,就需要设计不同大小的原级颗粒,钛白粉的最终颗粒大小越接近于原级颗粒,就能表现更优的光学性能,才能把钛白粉的作用发挥至最大。
[0003]目前由于氯化法工艺的封锁,即使国内很多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厂家,他们只是通过调节产量来调节原级颗粒,但是面临产量任务的压力,在高产量的生产前提下,无法调节原级颗粒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根据氯化工段产出的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和所述需要制备的钛白原级颗粒的尺寸设定四氯化钛预热器的预热温度,然后将精制后的四氯化钛输送到四氯化钛预热器中进行预热;
[0008]步骤2:将预热后的四氯化钛输送到氯化铝发生器中,并根据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设定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
[0009]步骤3:从氯化铝发生器得到的物料进入氧化炉,然后冷却后经过袋滤收尘得到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r/>[0010]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采用该方案后,可以根据两者温度比值的精准控制,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大小原级颗粒的自由切换。
[0011]作为优选,步骤1中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10

30t/h。
[0012]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现有技术中生产小原级颗粒时,产量往往受限,一般为生产大原级颗粒产量的70%,而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后生产小原级颗粒时产量不受影响。
[0013]作为优选,所述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10

30t/h时,所述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为350

450℃,所述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为400

570℃。
[0014]作为优选,当生产涂料级大尺寸钛白原级颗粒时,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和四氯化钛预热器的预热温度的比值为1.15

1.19,且同时满足温度差绝对值<100℃。
[00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两者温度比值较小且满足设定的温度差时,可以促进铝全部以氧化铝的形式缓慢进入晶格,单位体积内晶格减少,且碰撞速度减慢,增大钛白粉原级颗粒尺寸。
[0016]作为优选,当生产塑料级小尺寸钛白原级颗粒时,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和四氯化钛预热器的预热温度的比值为1.20

1.25,且同时满足温度差绝对值≥100℃。
[001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两者温度比值较大且满足设定的温度差时,可以促进铝全部以氧化铝的形式快速进入晶格,单位体积内晶格增多,且碰撞速度加快,降低钛白粉原级颗粒尺寸。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氯化铝发生器出口温度和四氯化钛预热器温度的比值来调节所要生产的原级颗粒大小,方便快捷易操作,不受其他生产条件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步骤1:氯化工段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10t/h,将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设定为350℃,将得到的精制四氯化钛输送到四氯化钛预热器中进行预热;
[0023]步骤2:将经过预热的精制四氯化钛输送到氯化铝发生器,并设定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设定为413℃;
[0024]步骤3:从氯化铝发生器得到的物料进入氧化炉,然后冷却后经过袋滤收尘得到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
[0025]对得到的钛白原级颗粒的尺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26]实施例2
[0027]步骤1:氯化工段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20t/h,将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设定为400℃,将得到的精制四氯化钛输送到四氯化钛预热器中进行预热;
[0028]步骤2:将经过预热的精制四氯化钛输送到氯化铝发生器,并设定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设定为500℃;
[0029]步骤3:从氯化铝发生器得到的物料进入氧化炉,然后冷却后经过袋滤收尘得到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
[0030]对得到的钛白原级颗粒的尺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31]实施例3
[0032]步骤1:氯化工段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30t/h,将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设定为450℃,将得到的精制四氯化钛输送到四氯化钛预热器中进行预热;
[0033]步骤2:将经过预热的精制四氯化钛输送到氯化铝发生器,并设定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设定为520℃;
[0034]步骤3:从氯化铝发生器得到的物料进入氧化炉,然后冷却后经过袋滤收尘得到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
[0035]对得到的钛白原级颗粒的尺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36]表1
[0037]样品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原级颗粒尺寸/μm
实施例11.180.248实施例21.250.211实施例31.150.252
[0038]当尺寸大于0.23μm时得到的是涂料级大尺寸钛白原级颗粒,当尺寸小于0.23μm时得到的是塑料级小尺寸钛白原级颗粒,经过上述实施例以及表1的数据表明,通过氯化铝发生器出口温度和四氯化钛预热器温度的比值可以调节所要生产的原级颗粒大小,且方便快捷易操作,不受其他生产条件影响。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包括氯化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氯化工段产出的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和需要制备的钛白原级颗粒的尺寸设定四氯化钛预热器的预热温度,然后将精制后的四氯化钛输送到四氯化钛预热器中进行预热;步骤2:将预热后的四氯化钛输送到氯化铝发生器中,并根据四氯化钛预热器的温度设定氯化铝发生器的出口温度;步骤3:将氯化铝发生器得到的物料送入氧化炉,然后冷却后经过袋滤收尘得到所需尺寸的钛白原级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10

30t/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钛白原级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四氯化钛的产量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丁刘红星和奔流赵波刘峰金蓓
申请(专利权)人: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