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91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包括第一液化器和第二液化器,第一液化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液氯管,第二液化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下液氯管,第一下液氯管和第二下液氯管的底端通过同一根总管接入液氯库,第一下液氯管和第二下液氯管的上部之间通过并联管连接,并联管上安装有并联控制阀门,第二液化器的底部输出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该液化器并联管工艺中,通过第一液化器与第二液化器间增加一根横向的并联管,使得第一液化器与第二液化器并联,在第一液化器的下液氯管堵塞不能正常下液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液化器的下液氯管下液氯,保障正常生产,避免了第一液化器不液化,增加第二液化器的液化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化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


技术介绍

1、钛是一种稀有金属,钛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不受大气和海水的影响,钛的一些化工产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二氯氧钛等,而制备二氯氧钛的流程中需使用氯气,一般通过液化器将氯气进行液化储存。

2、目前,在液氯输送过程中一般通过第一液化器和第二液化器对液氯库进行液氯输送,当第一液化器和第二液化器运行中,第一液化器的下液氯管容易造成堵塞,从而使得第二液化器液化,第一液化器基本不液化,造成第一液化器不能正常工作,增加了第二液化器液化的液化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第一液化器的下液氯管容易造成堵塞,从而使得第二液化器液化,第一液化器基本不液化,造成第一液化器不能正常工作,增加了第二液化器液化的液化压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包括第一液化器和第二液化器,所述第一液化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液氯管,所述第二液化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下液氯管,所述第一下液氯管和第二下液氯管的底端通过同一根总管接入液氯库,所述第一下液氯管和第二下液氯管的上部之间通过并联管连接,所述并联管上安装有并联控制阀门,所述第二液化器的底部输出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液氯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下液氯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并联控制阀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双阀结构。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一液化器位于第一控制阀上部的外侧连接有气泵。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一液化器的外壁安装有第一标识牌,所述第二液化器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标识牌。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液氯管的底端外侧连接有清洗接管,所述清洗接管的外部外接有清理组件。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螺旋刮料片,所述转轴的上端安装有钻头,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过第一电机通过前进后退组件驱动进行前后运动。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刮料片的宽度与第一下液氯管的内部宽度相适配。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前进后退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丝杆上安装有丝杆滑块,所述丝杆滑块的两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外壳的外壁靠近连接块处开设有轨道口,所述连接块与轨道口滑动配合,且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与第一电机的外壳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包括如下控制步骤:

12、s1、在第一液化器和第二液化器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一个并联管进行连接;

13、s2、打开第一液化器的第一下液氯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液化器的第二下液氯管上的第二控制阀,关闭并联管上的并联控制阀门,关闭第二液化器底部输出端的第三控制阀,使得第一下液氯管与液氯库连通;

14、s3、当第一液化器的第一下液氯管内部堵塞,导致液化压力上升,不能正常下液氯时,将第二液化器底部输出端的第三控制阀打开,并打开并联管上的并联控制阀门,打开第二液化器的第二下液氯管上的第二控制阀,使得第一下液氯管与液氯库连通,保证第一液化器的液氯持续输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1、该液化器并联管工艺中,通过第一液化器与第二液化器间增加一根横向的并联管,使得第一液化器与第二液化器并联,在第一液化器的下液氯管堵塞不能正常下液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液化器的下液氯管下液氯,保障正常生产,避免了第一液化器不液化,增加第二液化器的液化压力,且操作时通过双阀的设置,能够在使用第二液化器时保证阀门紧闭,防止串压。

17、2、该液化器并联管工艺中,通过清理组件能够伸入第一下液氯管的内部,对第一液化器的底部堵塞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将堵塞物进行清除,并通过气泵向第一下液氯管内充气,进而将堵塞物彻底清除,保证第一液化器堵塞的快速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包括第一液化器(1)和第二液化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化器(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液氯管(11),所述第二液化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下液氯管(21),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和第二下液氯管(21)的底端通过同一根总管(3)接入液氯库(4),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和第二下液氯管(21)的上部之间通过并联管(5)连接,所述并联管(5)上安装有并联控制阀门(51),所述第二液化器(2)的底部输出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11),所述第二下液氯管(21)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控制阀门(51)、第一控制阀(111)、第二控制阀(211)均为双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化器(1)位于第一控制阀(111)上部的外侧连接有气泵(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化器(1)的外壁安装有第一标识牌(12),所述第二液化器(2)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标识牌(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的底端外侧连接有清洗接管(13),所述清洗接管(13)的外部外接有清理组件(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转轴(61),所述转轴(61)的外侧安装有螺旋刮料片(64),所述转轴(61)的上端安装有钻头(65),所述转轴(61)的下端通过第一电机(62)驱动转动,所述过第一电机(62)通过前进后退组件(63)驱动进行前后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刮料片(64)的宽度与第一下液氯管(11)的内部宽度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后退组件(63)包括外壳(631),所述外壳(631)的内部安装有丝杆(632),所述丝杆(632)的一端通过第二电机(635)驱动转动,所述丝杆(632)上安装有丝杆滑块(633),所述丝杆滑块(633)的两端安装有连接块(634),所述外壳(631)的外壁靠近连接块(634)处开设有轨道口(636),所述连接块(634)与轨道口(636)滑动配合,且所述连接块(634)的外壁与第一电机(62)的外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控制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包括第一液化器(1)和第二液化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化器(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液氯管(11),所述第二液化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下液氯管(21),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和第二下液氯管(21)的底端通过同一根总管(3)接入液氯库(4),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和第二下液氯管(21)的上部之间通过并联管(5)连接,所述并联管(5)上安装有并联控制阀门(51),所述第二液化器(2)的底部输出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液氯管(11)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11),所述第二下液氯管(21)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控制阀门(51)、第一控制阀(111)、第二控制阀(211)均为双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化器(1)位于第一控制阀(111)上部的外侧连接有气泵(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化器(1)的外壁安装有第一标识牌(12),所述第二液化器(2)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标识牌(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器并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星武荣邵瑞林赵振生刘峰苗委然秦国昌王永旗杨志强常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