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67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应用。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式为Ir(L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最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在有机发光中,磷光发光现象自从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追崇,因为磷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明显高于荧光发光效率,从理论上能达到100%的发光效率,所以很多科研机构都在加大磷光材料的研发力度,试图通过磷光材料来加快产业化发展。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部分磷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中具有效率低、寿命短现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长寿命、高效率、低驱动电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光器件效率降低,稳定性差,寿命短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结构式为Ir(L1)
m
(L2)
n
;其中,L1和L2均为配体,分别为:;其中,*为连接键;R1‑
R8各自独立地选自

H、

D、

T、

F、

CN、

CH3、

CD3、

CT3、

CF3、

CH2F、

CHF2、取代或非取代的C2

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

C10芳基。
[0006]Ar1‑
Ar4各自独立地选自

H、

D、

T、

F、

CN、

CH3、

CD3、

CT3、

CF3、

CH2F、

CHF2、取代或非取代的C2

C6烷基。
[0007]进一步的,R1‑
R8和Ar1‑
Ar4中的烷基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直链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支链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环烷基中的一种。
[0008]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通过特定的杂环配体的特定位置上氘代及氰基基团的结合,调节化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得到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用于有机
电致发光器件后,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寿命增加及驱动电压降低。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下述结构中的任意一个,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技术人对以上L001

L880均进行试验,发现以上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之后,均能够显著改善发光效率,提升使用寿命,降低起动电压。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有机物层;所述有机物层中包含如上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0011]具体地,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是单一形态,也可以与其他物质混合存在于有机物层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物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有机物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中包含如上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掺杂材料包含如上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且所述主体材料与所述掺杂材料的质量比为(10

99.5):0.5。
[0014]一般而言,有机物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既具备空穴注入又具备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既具备电子传输又具备电子注入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至少一层功能层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制备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太阳电池、电子纸、有机感光体或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通过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引入发光层,赋予器件更优异的性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应用,具有如下优异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通过特定的杂环配体的特定位置上氘代及氰基基团的结合,调节化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得到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寿命增加及驱动电压降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中间体B

01的核磁氢谱图。
[0019]图2为中间体B

02的核磁氢谱图。
[0020]图3为有机金属化合物L005的质谱图。
[0021]图4为有机金属化合物L006的质谱图。
[0022]图5为有机金属化合物L271的质谱图。
[0023]图6为有机金属化合物L567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下面将具体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化合物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L005,即编号为L005的化合物,具体合成步骤如下:1)中间体A

01的合成
;称取中间体2


‑4‑
甲基吡啶(58.13mmol,10g)、苯硼酸(69.76mmol,8.51g)、150mL甲苯、150mL水、75mL无水乙醇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换2次氮气,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7gPd(PPh3)4和16g的碳酸钾到反应体系中,将反应体系外温设置为90℃,90℃保持搅拌16小时,TLC监测反应完全,将反应体系冷却至25℃,分液,萃取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有机相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将蒸馏出的固体柱层析(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30)纯化得到中间体A

01(6.59g,产率67%)。
[0026]将中间体A

01进行以下分析测试:HPLC纯度:大于99.6 %;质谱:计算值为169.23;测试值为169.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式为Ir(L1)
m
(L2)
n
;其中,L1和L2均为配体,分别为:;其中,*为连接键;R1‑
R8各自独立地选自

H、

D、

T、

F、

CN、

CH3、

CD3、

CT3、

CF3、

CH2F、

CHF2、取代或非取代的C2

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

C10芳基;Ar1‑
Ar4各自独立地选自

H、

D、

T、

F、

CN、

CH3、

CD3、

CT3、

CF3、

CH2F、

CHF2、取代或非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李建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