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20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岩土地层表面进行打孔处理,形成放置孔;在放置孔内部放置一送料筒;在锚固体外壁套接一预应力束条,且对锚固体的无粘结自由端进行密封处理,并在锚固体两侧分别设置注浆管、止浆板以及出浆管,以形成预应力部件;将整个预应力部件延伸至送料筒内部,尔后将送料筒抽离;对锚固体注浆,并等待锚固体初步凝固后劈裂注浆管进行劈裂注浆;待锚固体完全凝固后按照设计强度作用力牵引预应力束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段施工,并通过梳流盘对预应力束进行规划路径,扩大锚固区预应力筋间距,以使得前后部锚固体应力区进行重叠,达到增加锚固体整体抗力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锚索是通过预应力实现对坡体的稳定性提高,即通过预应力顺滑面反向分力的“抗滑力”,以及预应力垂直滑面的分力产生的摩擦力平衡坡体的下滑力而实现对坡体的有效加固;利用自身可以自由伸缩的自由段实现与周边坡岩土体的变形协调,从而避免锚索出现抗剪,直接调用预应力实现对下滑力的平衡;锚固体通过地层摩擦力及地层的塑性变形产生抗力。
[0003]过程中一般多采用二次劈裂注浆,甚至是三次劈裂注浆形成的复合地基来实现对土体力学性质的改善,因而造成锚固体范围摩擦力并非均匀,存在较大差异;预应力束通过锚固体砂浆黏结力锚固,预应力施加后与锚固体前段范围黏结力由张拉端由大减小,同时因锚固体不均匀性对地层各段施加力变化由张拉端由大减小,引起地层各段变形产生差异,因而锚固体全范围土层抗力差异大;因而在成锚固体内靠近张拉自由端部分锚固体系发挥较大作用,后半部分发挥较小作用;同时前部锚固体内预应力束粘结力大引起锚固体内部剪切应力大,预应力全范围黏结,相互之间间距小,对于永久加固体系在长时间应力变化下易造成锚固体劈裂破坏,应力后移逐段破坏失效;同时锚固体裂隙发育易造成钢绞线腐蚀。
[0004]因此,需要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以降低长期岩土地质变化引起锚固体及预应力束损坏,保障防护体系长时间发挥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在岩土地层表面进行打孔处理,形成放置孔;
[0009]在所述放置孔内部放置一送料筒;
[0010]在锚固体外壁套接一预应力束条,且对所述锚固体的无粘结自由端进行密封处理,并在所述锚固体两侧分别设置注浆管、止浆板以及出浆管,以形成预应力部件;
[0011]将整个所述预应力部件延伸至所述送料筒内部,尔后将所述送料筒抽离;
[0012]对所述锚固体注浆,并等待所述锚固体初步凝固后劈裂所述注浆管进行劈裂注浆;
[0013]待所述锚固体完全凝固后按照设计强度作用力牵引所述预应力束条。
[0014]所述送料筒的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在送料筒的外端抵接一锥形圆帽;
[0016]将送料筒与所述锥形圆帽一起置于所述放置孔内。
[0017]所述送料筒包括多个分段筒以及丝扣连接件;
[0018]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之间通过所述丝扣连接件活动连接;
[0019]当所述丝扣连接件不受外力时,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保持固定;
[0020]当所述丝扣连接件受外力时,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发生相对滑动。
[0021]所述锥形圆帽内径大于所述分段筒内径;
[0022]当外力牵引所述分段筒时,所述分段筒折叠收缩由锥形圆帽滑出至所述放置孔外部,所述锥形圆帽置于所述放置孔内部。
[0023]所述锚固体无粘结自由端密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对所述锚固体的无粘结自由端套接一PVC套管;
[0025]在所述PVC套管的开口处填充密封胶,以对所述锚固体的无粘结自由端进行包裹。
[0026]所述锚固体包括多个预应筋以及多个梳流盘;
[0027]多个所述预应筋呈环状贯穿多个所述梳流盘并延伸至所述放置孔内部;
[0028]位于无粘结自由端的所述预应筋外壁包裹所述PVC套管;
[0029]所述预应力束条与最外侧所述梳流盘相连接。
[00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采用分段施工,并通过梳流盘对预应力束进行规划路径,扩大锚固区预应力筋间距,以使得前后部锚固体应力区进行重叠,达到增加锚固体整体抗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中送料筒的放置方法流程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中锚固体无粘结自由端密封处理方法流程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中梳流盘处的侧视剖视图。
[0037]图中,1、送料筒;2、锚固体;21、预应筋;22、梳流盘;3、预应力束条;4、注浆管;5、出浆管;6、PVC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9]请参见附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0]在岩土地层表面进行打孔处理,形成放置孔;
[0041]在所述放置孔内部放置一送料筒1;
[0042]在锚固体2外壁套接一预应力束条3,且对所述锚固体2的无粘结自由端进行密封处理,并在所述锚固体2两侧分别设置注浆管4、止浆板以及出浆管5,以形成预应力部件;
[0043]将整个所述预应力部件延伸至所述送料筒1内部,尔后将所述送料筒1抽离;
[0044]对所述锚固体2注浆,并等待所述锚固体2初步凝固后劈裂所述注浆管4进行劈裂注浆;
[0045]待所述锚固体2完全凝固后按照设计强度作用力牵引所述预应力束条3。
[0046]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送料筒1的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在送料筒1的外端抵接一锥形圆帽;
[0048]将送料筒1与所述锥形圆帽一起置于所述放置孔内。
[004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具体的送料筒1,以便于后续锚固体2的放置,所述送料筒1包括多个分段筒以及丝扣连接件;
[0050]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之间通过所述丝扣连接件活动连接;
[0051]当所述丝扣连接件不受外力时,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保持固定;
[0052]当所述丝扣连接件受外力时,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发生相对滑动,即分段筒能够进行收缩折叠,便于后续浇筑过程中将整个送料筒1取出。
[0053]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圆帽内径大于所述分段筒内径;
[0054]当外力牵引所述分段筒时,所述分段筒折叠收缩由锥形圆帽滑出至所述放置孔外部,所述锥形圆帽置于所述放置孔内部,即完成送料筒1的拿取。
[0055]如图3所示,所述锚固体2无粘结自由端密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对所述锚固体2的无粘结自由端套接一PVC套管6;
[0057]在所述PVC套管6的开口处填充密封胶,以对所述锚固体2的无粘结自由端进行包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岩土地层表面进行打孔处理,形成放置孔;在所述放置孔内部放置一送料筒(1);在锚固体(2)外壁套接一预应力束条(3),且对所述锚固体(2)的无粘结自由端进行密封处理,并在所述锚固体(2)两侧分别设置注浆管(4)、止浆板以及出浆管(5),以形成预应力部件;将整个所述预应力部件延伸至所述送料筒(1)内部,尔后将所述送料筒(1)抽离;对所述锚固体(2)注浆,并等待所述锚固体(2)初步凝固后劈裂所述注浆管(4)进行劈裂注浆;待所述锚固体(2)完全凝固后按照设计强度作用力牵引所述预应力束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送料筒(1)的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送料筒(1)的外端抵接一锥形圆帽;将送料筒(1)与所述锥形圆帽一起置于所述放置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应力束分段锚固岩土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送料筒(1)包括多个分段筒以及丝扣连接件;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筒之间通过所述丝扣连接件活动连接;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韦福禄谢斌福刘星张佳刘博王世毛朱志有宋涛孙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