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18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及使用方法,用于摇臂的多部位同时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零件的具体特点而设计的,用零件本身一大一小孔定位,通过压板倒装实现一次装夹对多个部位的加工,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可以实现一套工装对零件的多个位置同时加工,提高摇臂加工质量,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缩短零件制造周期,设计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和使用方法。一体加工夹具和使用方法。一体加工夹具和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机械加工
,涉及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及使用方法,用于摇臂的多部位同时加工。

技术介绍

[0002]摇臂(图2)是航空领域上经常出现的结构件。该零件材料为超高强度结构钢,材料韧性大,淬火后硬度大,不易切削,外形型面复杂,加工难度大。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零件多个上表面、孔及下陷进行加工,以往的加工方式是拼装3套夹具,采用常规铣床需要对零件多个上表面及下陷进行分别加工,铣削下陷后,一侧定位孔的剩余壁厚仅剩5mm,与定位销配合面面积小,定位稳定性较差,铣削结束后,需再次进行数控精加工孔位,孔距为277
±
0.1mm,难以保证。同时频繁装卸零件,零件装夹及找正的准备时间较长,操作者装夹零件强度较大,加工效率很难提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工装实现零件的多部位的同时加工,减少辅助时间,提升加工效率及零件加工稳定性。
[0003]在加工该零件过程中,需要对零件两处上表面及下陷进行加工,以往加工过程采用的多套拼装夹具。如果在零件研制批,该加工方法可以进行,但进行零件批量生产时,会暴露以下缺点1.拼装采用的是压板形式,而且每次只能装夹一个零件进行加工,不适合大量零件的加工;2.准备时间长,耽误生产周期;3.频繁拆卸零件误差大,每个零件的尺寸不稳定,影响产品统一性;上述现象直接造成批生产中零件生产周期延误、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摇臂多部位同时加工的装夹及加工效率,该专利技术将原本多套拼装夹具整合为一套专用夹具,十分便利,从而减少准备及安装零件的次数,保证定位准确。此夹具针对零件的具体特点而设计的,用零件本身一大一小孔定位,通过压板倒装实现一次装夹对多个部位的加工,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可以实现一套工装对零件的多个位置同时加工,提高摇臂加工质量,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缩短零件制造周期,设计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并提出了使用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包括底板、定位销、垫块、压板、定位块、支撑块、支撑钉和吊环螺钉;
[0007]所述的底板作为夹具的主要支撑体,是夹具的底座,是夹具与机床的连接部件;在底板的下方偏边缘部位,安装2个衬套,其内孔尺寸为φ15H7,用于在数控加工前,验证零件找正的作用;定位销与零件的基准孔φ146f7配合,是主要的定位基准,在此夹具中,定位销采用涨紧模式,楔块,作用于定位销的上方,二者通过4个螺钉,与底板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拧紧螺钉施加作用力,使楔块向底板方向移动,进而对零件大孔端产生涨紧作用,提高零件装夹的稳定性;支撑块通过2个螺钉,与底板相连接,其支撑作用,与零件腹板下表面相配
合;定位块通过2个圆柱销与底板相连接,2个圆柱销其限制角向移动的作用,此外,设有4个螺钉将其与底板相固定,其上表面与零件小孔端下表面相贴合,起定位作用;限位销与定位块为过盈配合,与定位销,分别作用于零件两端孔处,起限制角向作用;支撑钉与1件螺母相配合,组成一个活动部件,加工零件上表面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支撑体放入零件槽口内部,通过反向旋转螺母,增加其二者间距,对槽口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刀具作用力使零件产生变形的同时,保证耳片上表面的稳定度,提高加工后壁厚尺寸的准确度;在安装零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3块压板,其通过6个普通螺栓、12个螺母与底板相连接,通过旋紧螺母对压板其支撑作用;双头螺栓共6件,其一端螺纹与底板连接,另外一端螺纹穿过压板腰形孔,与螺母相配合,对压板及零件起压紧作用;吊环螺钉安装在底板的4个角处,考虑的夹具的体积和重量,为保证操作者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及便捷性,安装此4个吊环螺钉。
[0008]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0009]第一步:通过吊挂4个吊环螺钉,将夹具平稳放置在三坐标加工中心工作台上表面,在夹具的四个边的方向,安装4个压板,拧紧螺母,保证夹具安装稳定可靠;
[0010]第二步:将带凸台的耳片朝上,将零件安装在夹具上,小孔端与限位销配合,大孔端与定位销、楔块配合,安装时,保证耳片下表面与定位块相贴合,零件腹板下表面与支撑块相贴合,此时检查,零件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若存在间歇,通过安装合适厚度的垫片,使零件装夹稳定;
[0011]第三步:拧紧螺钉,向下施加作用力,使楔块向底板方向移动,进而对零件大孔端产生涨紧作用,提高零件装夹的稳定性;
[0012]第四步:将垫块放置在零件腹板的上表面;
[0013]第五步:加工零件右侧上表面时,使用左侧4个压板,旋紧螺母,保证压装稳定,运行数控程序进行加工,铣削零件右侧上表面及下陷部位;
[0014]第六步:零件右侧上表面加工完毕后,松开左侧2个压板上边螺母,将其拆卸,并增加使用右侧2个压板,旋紧螺母,保证压装稳定,运行第二段数控程序进行加工铣削零件左侧上表面及孔;
[0015]第七步:程序运行结束后,松开零件上的螺母及压板,将零件拆下;
[0016]第八步:重复上述步骤1

7进行后续零件的加工工作。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一次装夹完成一个零件两侧上表面、孔、下陷等多部位进行加工,定位销采用涨紧销的形式,对于大孔端窄定位面定位稳定准确;
[0019]2.每个零件的不同加工部位,定位方式一致,有产品统一性,提高产品质量。
[0020]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两个孔及下表面面定位,稳定可靠,提高产品的质量。
[0021]4.专用夹具的使用避免了拼装带来的不稳定。
[0022]5.专用加工定位方式简单,可以长期使用,实现了经济性,装置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结构新颖,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夹具俯视图;
[0024]图2是夹具正视图;
[0025]图3是夹具左视图。
[0026]附图标记:1底板;2定位销;3垫块;4压板;5定位块;6支撑块;7支撑钉;8螺母;9普通螺栓;11圆柱销;12限位销;13吊环螺钉;14双头螺栓;15衬套;16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包括底板1、定位销2、垫块3、压板4、定位块5、支撑块6、支撑钉7和吊环螺钉13;
[0030]所述的底板1作为夹具的主要支撑体,是夹具的底座,是夹具与机床的连接部件;在底板1的下方偏边缘部位,安装2个衬套15,其内孔尺寸为φ15H7,用于在数控加工前,验证零件找正的作用;定位销2与零件的基准孔φ146f7配合,是主要的定位基准,在此夹具中,定位销采用涨紧模式,楔块16,作用于定位销2的上方,二者通过4个螺钉10,与底板1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拧紧螺钉10施加作用力,使楔块17向底板方向移动,进而对零件大孔端产生涨紧作用,提高零件装夹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销(2)、垫块(3)、压板(4)、定位块(5)、支撑块(6)、支撑钉(7)和吊环螺钉(13);所述的底板(1)作为夹具的主要支撑体,是夹具的底座,是夹具与机床的连接部件;底板(1)的下方偏边缘部位安装衬套(15);定位销(2)与零件的基准孔φ146f7配合,是主要的定位基准,在此夹具中,定位销(2)采用涨紧模式,楔块(16)位于定位销(2)的上方,二者通过4个螺钉(10)与底板(1)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拧紧螺钉(10)施加作用力,使楔块(17)向底板方向移动,进而对零件大孔端产生涨紧作用,提高零件装夹的稳定性;所述的支撑块(6)通过螺钉(10)与底板相连接,其支撑作用,与零件腹板下表面相配合;所述的定位块(5)通过圆柱销(11)与底板(1)相连接,圆柱销(11)其限制角向移动的作用;限位销(12)与定位块(5)为过盈配合,与定位销(2)分别作用于零件两端孔处,起限制角向作用;所述的支撑钉(7)与螺母(8)相配合,组成一个活动部件,加工零件上表面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支撑体放入零件槽口内部,通过反向旋转螺母(8),增加其二者间距,对槽口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刀具作用力使零件产生变形的同时,保证耳片上表面的稳定度,提高加工后壁厚尺寸的准确度;零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3块压板(4),其通过6个普通螺栓(9)、12个螺母(8)与底板(1)相连接,通过旋紧螺母(8)对压板(4)其支撑作用;双头螺栓(14)共6件,其一端螺纹与底板(1)连接,另外一端螺纹穿过压板腰形孔,与螺母(8)相配合,对压板及零件起压紧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15)的内孔尺寸为φ15H7,用于在数控加工前,验证零件找正的作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摇臂多部位一体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通过螺钉(1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夏天王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