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67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包括主齿轮,主齿轮的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一副齿轮,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模数均相等,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复位件,第一副齿轮相对于主齿轮朝顺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主齿轮的另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二副齿轮,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模数均相等,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复位件,第二副齿轮相对于主齿轮朝逆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的配合,使主齿轮在正反换向旋转时,均可以减小齿间冲击,从而减小了噪音,适应需要多次改变齿轮传力方向的情况。力方向的情况。力方向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齿轮传动
,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

技术介绍

[0002]齿轮啮合传动时,为了在啮合齿廓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因轮齿摩檫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必须留有间隙,此间隙称为齿侧间隙,简称侧隙。
[0003]在齿轮传动过程中,理论上齿轮啮合时应该无侧隙,但实际为了补偿由于加工、安装误差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以防止被卡死,在轮齿的非工作面留有一定的齿侧间隙,齿轮传动机构都有侧隙存在,侧隙用来防止由于误差和热变形而使轮齿卡住,并且给齿面间的润滑油膜留有空间。侧隙的存在同时又给传动机构在反转时带来空程,因空程的存在,轮系在运转过程产生的敲击或振动而产生噪音或啸叫。
[0004]现有的解决方案为在主齿轮的一侧增加副齿轮,副齿轮与主齿轮之间具有一定的错开角度,当主齿轮与与驱动齿轮啮合后,副齿轮的轮齿位于驱动齿轮的两个轮齿之间,此时,主齿轮与驱动齿轮的轮齿工作面贴合,副齿轮的轮齿的一侧齿面紧贴驱动齿轮的非工作面,这样,在主齿轮反向旋转时,由于副齿轮的缓冲作用,减小了齿间冲击,从而减小了噪音;但上述方案缺陷在于,实际工况中,主齿轮有时需要多次改变传力方向,主齿轮反向旋转后再正向旋转,还是会有齿间冲击,具有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通过设置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的配合,使主齿轮在正反换向旋转时,均可以减小齿间冲击,从而减小了噪音,适应需要多次改变齿轮传力方向的情况。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包括主齿轮,主齿轮的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一副齿轮,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模数均相等,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复位件,第一副齿轮相对于主齿轮朝顺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主齿轮的另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二副齿轮,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模数均相等,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复位件,第二副齿轮相对于主齿轮朝逆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
[0008]进一步的,主齿轮的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一圆柱凸台,另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二圆柱凸台;第一副齿轮套设于第一圆柱凸台的外侧并且与第一圆柱凸台卡接固定,第二副齿轮套设于第二圆柱凸台的外侧并且与第二圆柱凸台卡接固定;主齿轮、第一圆柱凸台和第二圆柱凸台的中部均设有贯通的轴孔。
[0009]进一步的,第一圆柱凸台的外周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环形卡槽内卡设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用于将第一副齿轮与主齿轮叠合限位。
[0010]进一步的,第二圆柱凸台的外周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环形卡槽内卡设有第二卡环,第二卡环用于将第二副齿轮与主齿轮叠合限位。
[0011]进一步的,第一副齿轮与主齿轮相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槽面,两个第一槽面围成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副齿轮与主齿轮相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槽面,两个第二槽面围成第二安装空间。
[0012]进一步的,第一副齿轮的靠近主齿轮的一侧端面设有第一限位柱,主齿轮的靠近第一副齿轮的一侧端面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一副齿轮与主齿轮之间设有第一C型弹性卡环,第一C型弹性卡环的两端均设有槽托,第一C型弹性卡环通过其两端的所述槽托分别抵接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
[0013]进一步的,第二副齿轮的靠近所述主齿轮的一侧端面设有第三限位柱,主齿轮的靠近第二副齿轮的一侧端面设有第四限位柱,第二副齿轮与主齿轮之间设有第二C型弹性卡环,第二C型弹性卡环的两端均设有槽托,第二C型弹性卡环通过其两端的所述槽托分别抵接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
[0014]进一步的,主齿轮、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均设有对齐的限位螺孔,限位螺孔内贯穿设有限位螺栓,限位螺孔的孔径大于限位螺栓的外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在主齿轮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副齿轮,在主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反向旋转时,第二副齿轮在第二扭力复位件的扭力作用下,其轮齿紧贴驱动齿轮的非工作面,从而在驱动齿轮改变方向正旋转时,需要克服第二扭力复位件的扭力,从而减小与主齿轮的齿间冲击,从而减小了噪音;通过设置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的配合,使主齿轮在正反换向旋转时,均可以减小齿间冲击,从而减小了噪音,适应需要多次改变齿轮传力方向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降噪齿轮的整体装配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降噪齿轮的拆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降噪齿轮的拆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降噪齿轮的轮齿局部示意图;
[0021]图中:1、主齿轮;2、第一副齿轮;3、第二副齿轮;4、第一圆柱凸台;5、第二圆柱凸台;6、轴孔;7、第一环形卡槽;8、第一卡环;9、第二环形卡槽;10、第二卡环;11、第一限位柱;12、第二限位柱;13、第一C型弹性卡环;14、第三限位柱;15、第四限位柱;16、第二C型弹性卡环;17、限位螺孔;18、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部”、“底部”、“内”、“外”、“水平”、“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当主齿轮1作为被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时,主齿轮1与驱动齿轮的非工作面之间具有一定侧隙,该侧隙用于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因轮齿摩檫发热膨胀而卡死,但齿侧间隙的存在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现有的解决方案为在主齿轮1的一侧增加副齿轮,副齿轮与主齿轮1之间具有一定的错开角度,当主齿轮1与与驱动齿轮啮合后,副齿轮的轮齿位于驱动齿轮的两个轮齿之间,此时,主齿轮1与驱动齿轮的轮齿工作面贴合,副齿轮的轮齿的一侧齿面紧贴驱动齿轮的非工作面,这样,在主齿轮反向旋转时,由于副齿轮的缓冲作用,减小了齿间冲击,从而减小了噪音;但缺陷在于,实际工况中,在主齿轮反向旋转后,有时需要多次不同方向旋转,主齿轮反向旋转后再正向旋转,还是会有齿间冲击,具有较大噪音;因此针对以上缺陷,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包括主齿轮1,主齿轮1的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一副齿轮2,主齿轮1与第一副齿轮2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复位件,第一副齿轮2相对于主齿轮1朝顺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通过在主齿轮1的一侧设置第一副齿轮2,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包括主齿轮(1),所述主齿轮(1)的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一副齿轮(2),所述主齿轮(1)与所述第一副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和模数均相等,所述主齿轮(1)与所述第一副齿轮(2)之间设有第一扭力复位件,所述第一副齿轮(2)相对于所述主齿轮(1)朝顺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1)的另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二副齿轮(3),所述主齿轮(1)与所述第二副齿轮(3)的分度圆直径和模数均相等,所述主齿轮(1)与所述第二副齿轮(3)之间设有第二扭力复位件,所述第二副齿轮(3)相对于所述主齿轮(1)朝逆时针方向错开有一定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1)的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一圆柱凸台(4),另一侧端面共轴连接有第二圆柱凸台(5);所述第一副齿轮(2)套设于所述第一圆柱凸台(4)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台(4)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副齿轮(3)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柱凸台(5)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圆柱凸台(5)卡接固定;所述主齿轮(1)、所述第一圆柱凸台(4)和所述第二圆柱凸台(5)的中部均贯通设有轴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凸台(4)的外周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7),所述第一环形卡槽(7)内卡设有第一卡环(8),所述第一卡环(8)用于将所述第一副齿轮(2)与所述主齿轮(1)叠合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啮合侧隙的降噪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凸台(5)的外周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9),所述第二环形卡槽(9)内卡设有第二卡环(10),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飞姜萍姜波龚祥龙黄自胜李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郧齿齿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