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亮专利>正文

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13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固定组件包括设于车轮前部两侧且后部滑动卡接于轨道轨头的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设于车轮后部两侧且前部分别滑动卡接于轨道轨头的左后块体和右后块体、两端分别与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底部螺纹套接的拉紧杆件、底端活动套装于拉紧杆件中部的摆动件、后端套接于左后块体和右后块体后端里侧延伸板且前端套接于摆动件顶部的固定销以及分别连接左前、左后块体和右前、右后块体的缝合螺栓,拉紧杆件中部两侧分别设有旋向互为相反的外螺纹,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分别设有左螺孔和右螺孔;解决了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同轨道固定的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时费力的问题。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装置
,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采煤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煤矿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一般设置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内,主要包括多辆串联的矿用平板车、轨道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固定在平板车上,平板车能够沿轨道行走。随着工作面的回采,控制台要逐步向外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因现场巷道底板高低起伏不平,设备列车停止时需固定在回采巷道的轨道上。
[0003]目前,现场最常用的固定方式是采用链条配合相应的接链环通过车轮镂空处与轨道固定,以达到固定设备列车的目的。在将链条穿过轨道下方的操作时,往往需要采用手镐或风镐等工具在固定位置的轨道下方凿出链条穿插通道,操作步骤复杂繁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影响设备列车移动的效率;特别是遇到坚硬岩石底板时,穿插链条的操作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同轨道固定的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包括轨道和平板车,所述平板车底部设有两对车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车轮前部两侧且后部分别滑动卡接于所述轨道轨头前部的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设于所述车轮后部两侧且前部分别滑动卡接于所述轨道轨头后部的左后块体和右后块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底部螺纹套接的拉紧杆件、底端活动套装于所述拉紧杆件中部的摆动件、后端依次套接于所述左后块体和右后块体后端里侧延伸板且前端套接于所述摆动件顶部的固定销以及分别用于将所述左前块体与左后块体缝合连接和将所述右前块体与所述右后块体缝合连接的缝合螺栓,所述拉紧杆件中部两侧分别设有旋向互为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分别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螺纹套接匹配的左螺孔和右螺孔。
[0006]优选的,所述拉紧杆件中心两侧且位于所述外螺纹内侧的位置分别固定套装有棱柱环体,所述摆动件包括活动套接于所述拉紧杆件中部的筒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顶端的板体,所述板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销前端套接匹配的轴前穿孔,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棱柱环体沿水平方向套接匹配的棱柱槽。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销贯穿于所述轴前穿孔的前端沿径向安装有O型销。
[0008]优选的,所述拉紧杆件贯穿于所述左前块体和右前块体外侧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外径大于所述外螺纹外轮廓直径的端帽。
[0009]优选的,所述左前块体背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轨道轨头前部卡接匹配的左前卡槽,所述左前块体正面顶部的靠近外侧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缝合螺栓前端套接匹配的左前穿孔,所述右前块体背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轨道轨头前部卡接匹配的右前卡槽,所述右前块体正面顶部的靠近外侧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缝合螺栓前端套接匹配的右前穿孔,所述左后块体正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轨道轨头后部卡接匹配的左后卡槽,所述左后块体正面顶部的靠近外侧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缝合螺栓后端套接匹配的左后穿孔,所述右后块体正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轨道轨头后部卡接匹配的右后卡槽,所述右后块体正面顶部的靠近外侧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缝合螺栓后端套接匹配的右后穿孔。
[0010]优选的,所述左前块体顶面的里端开设有与所述车轮轮圈前部一侧卡接匹配的左前弧面,所述右前块体顶面的里端开设有与所述车轮轮圈前部一侧卡接匹配的右前弧面,所述左后块体顶面里端的前部开设有与所述车轮轮圈后部一侧卡接匹配的左后弧面,所述左后弧面的后侧设有与所述车轮轮缘一侧卡接匹配的左弧卡槽,所述右后块体顶面里端的前部开设有与所述车轮轮圈后部一侧卡接匹配的右后弧面,所述右后弧面的后侧设有与所述车轮轮缘一侧卡接匹配的右弧卡槽。
[0011]优选的,所述左后块体后端的里侧设有左延伸板,所述左延伸板正面的里端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销后端套接匹配的轴孔一,所述右后块体后端的里侧设有右延伸板,所述右延伸板正面的里端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销后端套接匹配的轴孔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涉及的固定装置能够便于将平板车的车轮与轨道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大大降低了劳动量,而且提高了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挪移、固定整体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左前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右前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左后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右后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摆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轨道;
[0022]2‑
平板车;201

车轮;
[0023]3‑
固定组件;
[0024]4‑
左前块体;401

左前卡槽;402

左前弧面;403

左螺孔;404

左前穿孔;
[0025]5‑
右前块体;501

右前卡槽;502

右前弧面;503

右螺孔;504

右前穿孔;
[0026]6‑
左后块体;601

左后卡槽;602

左后弧面;603

左弧卡槽;604

左后穿孔;605

左延伸板;606

轴孔一;
[0027]7‑
右后块体;701

右后卡槽;702

右后弧面;703

右弧卡槽;704

右后穿孔;705

右延伸板;706

轴孔二;
[0028]8‑
拉紧杆件;801

棱柱环体;802

外螺纹;803

端帽;
[0029]9‑
摆动件;901

筒体;902

板体;903

棱柱槽;904

轴前穿孔
[0030]10

固定销;
[0031]11

O型销;
[0032]12

缝合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包括轨道(1)和平板车(2),所述平板车(2)底部设有两对车轮(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车轮(201)前部两侧且后部分别滑动卡接于所述轨道(1)轨头前部的左前块体(4)和右前块体(5)、设于所述车轮(201)后部两侧且前部分别滑动卡接于所述轨道(1)轨头后部的左后块体(6)和右后块体(7)、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块体(4)和右前块体(5)底部螺纹套接的拉紧杆件(8)、底端活动套装于所述拉紧杆件(8)中部的摆动件(9)、后端依次套接于所述左后块体(6)和右后块体(7)后端里侧延伸板且前端套接于所述摆动件(9)顶部的固定销(10)以及分别用于将所述左前块体(4)与左后块体(6)缝合连接和将所述右前块体(5)与所述右后块体(7)缝合连接的缝合螺栓(12),所述拉紧杆件(8)中部两侧分别设有旋向互为相反的外螺纹(802),所述左前块体(4)和右前块体(5)分别设有与所述外螺纹(802)对应螺纹套接匹配的左螺孔(403)和右螺孔(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杆件(8)中心两侧且位于所述外螺纹(802)内侧的位置分别固定套装有棱柱环体(801),所述摆动件(9)包括活动套接于所述拉紧杆件(8)中部的筒体(90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901)顶端的板体(902),所述板体(902)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销(10)前端套接匹配的轴前穿孔(904),所述筒体(901)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棱柱环体(801)沿水平方向套接匹配的棱柱槽(9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贯穿于所述轴前穿孔(904)的前端沿径向安装有O型销(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杆件(8)贯穿于所述左前块体(4)和右前块体(5)外侧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外径大于所述外螺纹(802)外轮廓直径的端帽(80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祁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