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19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属于转载机机尾防护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撒煤组件,两个防撒煤组件均固定设置于转载机机尾的两侧机架上,每个防撒煤组件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方形的框架结构,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梁、底梁、左立柱、右立柱,在两个固定框的顶梁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挡煤板,挡煤板的后侧面与固定框的底梁之间设置有一个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框的右立柱外侧面通过上支撑杆以及下支撑杆与转载机机尾的一侧机架相固定连接,下支撑杆滑动连接于固定框上;解决了目前转载机机尾挡煤板无法调节而容易损坏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转载机机尾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绝大多数机组转载机机尾不配备机尾挡煤板,对掘进工作面生产运输出矸造成很大影响,每班需配专人对撒漏的煤矸进行清理,既造成人工浪费,又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且传统的挡煤板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的转载机机尾进行调节,非常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解决目前转载机机尾挡煤板无法调节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撒煤组件,两个防撒煤组件分别固定设置于转载机机尾的两侧机架上,每个防撒煤组件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方形的框架结构,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梁、左立柱、底梁、右立柱,在两个固定框的顶梁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挡煤板,挡煤板的后侧面与固定框的底梁之间设置有一个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框的右立柱外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撒煤组件,两个防撒煤组件分别固定设置于转载机机尾的两侧机架(1)上,每个防撒煤组件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为方形的框架结构,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梁(8)、左立柱(10)、底梁(9)、右立柱(11),在两个固定框(2)的顶梁(8)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挡煤板(3),挡煤板(3)的后侧面与固定框(2)的底梁(9)之间设置有一个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框(2)的右立柱(11)外侧面通过上支撑杆(6)以及下支撑杆(7)与转载机机尾的一侧机架(1)相固定连接,下支撑杆(7)滑动连接于固定框(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挡煤板(3)的上端通过一根水平的转轴与固定框(2)的顶梁(8)相转动连接,挡煤板(3)的长度与固定框(2)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挡煤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挡煤帘(4),挡煤帘(4)通过螺栓固定在挡煤板(3)上,并且挡煤帘(4)的长度与挡煤板(3)的长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液压推杆(5),液压推杆(5)的缸底一端端部通过铰接座与固定框(2)的底梁(9)内侧面相铰接,液压推杆(5)的伸缩杆一端端部通过铰接座与挡煤板(3)的后侧面相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载机机尾防撒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调节板(20),调节板(20)在其一个长边上均匀设置有一排卡接齿(21),调节板(20)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挡煤板(3)的后侧面相铰接,调节板(20)的另一端卡接于固定框(2)的底梁(9)上端面内侧边缘处。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乐王华彬史文龙毕细雨王雷吕京雷张云于漳马福杰王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金成矿山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