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闸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9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8
一种抱闸制动装置,所述抱闸制动装置包括碟簧组件、闸瓦组件与摩擦组件,摩擦组件的数量为两个,碟簧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单个碟簧组件包括一个大碟簧与四个小碟簧;闸瓦组件包括一闸瓦半环与二闸瓦半环,摩擦组件包括摩擦片;所述一闸瓦半环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的正面连接,一闸瓦半环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之间的正面设置有间隙区;所述一闸瓦半环的正面中央区域设置有大碟簧安装区,大碟簧安装区上靠近一闸瓦半环左、右两侧的部位各设置有一个小碟簧安装区,大碟簧安装区中的多个大碟簧沿大碟簧安装区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本设计使得高速直线运动的机构缓冲制动力及应急保护措施得到提高,预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闸制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机构的刹车、抱闸制动技术的改进,属于抱闸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抱闸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之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速发展,制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尤其在汽车领域、航空领域、船舶领域。随着技术引领,汽车领域、航空领域、船舶领域等均在追求装置运动速度的提升,以追求高速高质量的发展。随之伴随着刹车抱闸制动技术也必然快速发展,为装置高度运动提供缓冲制动及保护措施。但是目前高速直线运动的机构缓冲制动力及应急保护措施较差。
[0003]申请号为CN202020380878.3,申请日为2020年3月24日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抱闸式制动装置,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两侧的制动闸,制动闸上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转轴上拆卸安装有与制动闸相互配合的环形制动板,环形制动板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半环形板和第二半环形板,且第一半环形板和第二半环形板共同套紧在转轴上,第一半环形板和第二半环形板与转轴之间均设有定位装置,第一半环形板和第二半环形板的两侧共同拆卸安装有四个连接板。可以避免转轴被制动闸磨损,不仅能避免转轴发生断裂,也改善了制动闸的制动效果,设计合理,实用效果好。但是依旧没有解决高速直线运动的机构缓冲制动力及应急保护措施较差的问题。
[0004]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高速直线运动的机构缓冲制动力及应急保护措施较差的问题,提供了高速直线运动的机构缓冲制动力及应急保护措施较好的一种抱闸制动装置。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抱闸制动装置,所述抱闸制动装置包括碟簧组件、闸瓦组件与摩擦组件,摩擦组件的数量为两个,碟簧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单个碟簧组件包括一个大碟簧与四个小碟簧;闸瓦组件包括一闸瓦半环与二闸瓦半环,摩擦组件包括摩擦片;所述一闸瓦半环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的正面连接,一闸瓦半环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的正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区;所述一闸瓦半环的正面中央区域设置有大碟簧安装区,大碟簧安装区上靠近一闸瓦半环左、右两侧的部位各设置有一个小碟簧安装区,大碟簧安装区中的多个大碟簧沿大碟簧安装区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小碟簧安装区中的多个小碟簧沿小碟簧安装区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所述一闸瓦半环与二闸瓦半环设置于高速执行机构上;前侧摩擦片的底部与一闸瓦半环的顶部连接,后侧摩擦片的底部与二闸瓦半环的顶部连接。
[0007]所述小碟簧安装区中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多个小碟簧组,单个小碟簧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两个小碟簧;单个大碟簧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小碟簧组。
[0008]相邻所述大碟簧之间的间距,相邻小碟簧组,小碟簧组内两个小碟簧的间距依次减小。
[0009]所述大碟簧的正面插接有大预紧螺栓,大预紧螺栓的背面一端贯穿大碟簧,大预紧螺栓贯穿大碟簧的一端与一闸瓦半环插接,所述小碟簧的正面插接有小预紧螺栓,小预紧螺栓的背面一端贯穿小碟簧,小预紧螺栓贯穿小碟簧的一端与一闸瓦半环插接。
[0010]所述一闸瓦半环包括两个一闸瓦块与两个一半环,两个一闸瓦块之间通过一连接板连接,一闸瓦块靠近二闸瓦半环的一侧内壁与一半环连接,一闸瓦块上预设有多个一螺栓孔,一螺栓孔与一半环连通。
[0011]所述二闸瓦半环包括两个二闸瓦块与两个二半环,两个二闸瓦块之间通过二连接板连接,二闸瓦块靠近二闸瓦半环的一侧内壁与二半环连接,二闸瓦块上预设有多个二螺栓孔,二螺栓孔与二半环连通。
[0012]所述一闸瓦块的侧面与凸块的一侧连接,一闸瓦块的侧面位于凸块的侧面设置有凹陷区,凹陷区与一连接板连接,大碟簧设置于凸块、凹陷区与一连接板之间的紧固区内,大预紧螺栓的一端贯穿大碟簧与一连接板螺纹配合。
[0013]所述摩擦片为半环形,其半径小于一闸瓦半环的宽度摩擦片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锁定螺栓,锁定螺栓与一螺栓孔螺纹配合。
[0014]所述摩擦片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嵌设有垫片,垫片环绕于锁定螺栓的外侧设置。
[0015]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九个,九个安装孔三三一组均匀环绕分布于摩擦片的侧面,安装孔与锁定螺栓一一对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抱闸制动装置中,一闸瓦半环与二闸瓦半环设置于高速执行机构上;前侧摩擦片的底部与一闸瓦半环的顶部连接,后侧摩擦片的底部与二闸瓦半环的顶部连接,一闸瓦半环的正面中央区域设置有大碟簧安装区,大碟簧安装区上靠近一闸瓦半环左、右两侧的部位各设置有一个小碟簧安装区,大碟簧安装区中的多个大碟簧沿大碟簧安装区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小碟簧安装区中的多个小碟簧沿小碟簧安装区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当高速执行机构运动时,则高速执行机构与摩擦片产生和相对运动的动摩擦,此时产生的动摩擦力阻止高速执行机构运动,在设定的制动行程内将高速执行机构进行抱闸制动,从而提供应急保护,使得高速直线运动的机构缓冲制动力及应急保护措施得到提高。因此,本设计应急保护效果好,更加安全。
[0017]2、本专利技术一种抱闸制动装置中,一闸瓦半环包括两个一闸瓦块与两个一半环,两个一闸瓦块之间通过一连接板连接,一闸瓦块靠近二闸瓦半环的一侧内壁与一半环连接,一闸瓦块上预设有多个一螺栓孔,一螺栓孔与一半环连通,一闸瓦半环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的正面连接,一闸瓦半环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的正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区,间隙区是为了当摩擦组件与高速执行机构摩擦后产生一定磨损后可以通过碟簧组件自适应预紧,当磨损
逐渐增大时,通过预紧碟簧组件保证摩擦组件的预紧力。因此,本设计预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0018]3、本专利技术一种抱闸制动装置中,二闸瓦半环包括两个二闸瓦块与两个二半环,两个二闸瓦块之间通过二连接板连接,二闸瓦块靠近二闸瓦半环的一侧内壁与二半环连接,二闸瓦块上预设有多个二螺栓孔,二螺栓孔与二半环连通,闸瓦半环一和闸瓦半环二各分为三段,分别用于安装固定摩擦片,用于限制摩擦片上下窜动和止挡。因此,本设计使用安全,分段阻隔。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一闸瓦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一闸瓦半环的俯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二闸瓦半环的俯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碟簧组件A、闸瓦组件B、摩擦组件C、大碟簧1、大碟簧安装区101、大预紧螺栓2、小碟簧3、小碟簧安装区301、小碟簧组31、小预紧螺栓4、一闸瓦半环5、一闸瓦块51、一半环52、一螺栓孔53、一连接板54、凸块55、凹陷区56、紧固区57、摩擦片6、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闸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制动装置包括碟簧组件(A)、闸瓦组件(B)与摩擦组件(C),摩擦组件(C)的数量为两个,碟簧组件(A)的数量为多个;单个碟簧组件(A)包括一个大碟簧(1)与四个小碟簧(3);闸瓦组件(B)包括一闸瓦半环(5)与二闸瓦半环(9),摩擦组件(C)包括摩擦片(6);所述一闸瓦半环(5)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9)的正面连接,一闸瓦半环(5)的背面与二闸瓦半环(9)的正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区(11);所述一闸瓦半环(5)的正面中央区域设置有大碟簧安装区(101),大碟簧安装区(101)上靠近一闸瓦半环(5)左、右两侧的部位各设置有一个小碟簧安装区(301),大碟簧安装区(101)中的多个大碟簧(1)沿大碟簧安装区(101)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小碟簧安装区(301)中的多个小碟簧(3)沿小碟簧安装区(301)的纵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一闸瓦半环(5)与二闸瓦半环(9)设置于高速执行机构(10)上;前侧摩擦片(6)的底部与一闸瓦半环(5)的顶部连接,后侧摩擦片(6)的底部与二闸瓦半环(9)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闸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碟簧安装区(301)中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多个小碟簧组(31),单个小碟簧组(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两个小碟簧(3);单个大碟簧(1)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小碟簧组(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闸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大碟簧(1)之间的间距,相邻小碟簧组(31),小碟簧组(31)内两个小碟簧(3)的间距依次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抱闸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碟簧(1)的正面插接有大预紧螺栓(2),大预紧螺栓(2)的背面一端贯穿大碟簧(1),大预紧螺栓(2)贯穿大碟簧(1)的一端与一闸瓦半环(5)插接,所述小碟簧(3)的正面插接有小预紧螺栓(4),小预紧螺栓(4)的背面一端贯穿小碟簧(3),小预紧螺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飞孟华王铖王栋栋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