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77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涉及拉紧器技术领域,包括凹形固定架,所述凹形固定架通过其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的两个圆形连接孔分别与两个内螺纹套管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链轮一、链轮二、内螺纹套管以及螺纹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两个对接组件之间相互靠近,进而实现对该装置左右两端连接物体之间的拉紧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电机,链轮一、链轮二、内螺纹套管以及螺纹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两个对接组件之间相互远离,进而能够增加该装置整体的长度,方便该装置后续对被拉物体之间的对接。的对接。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紧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

技术介绍

[0002]拉紧器一般用于调节钢丝绳的松紧度和拉紧重物,同时拉紧器在物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它将货物牢固捆绑,使得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松动或是脱落。
[0003]目前拉紧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0004]现有的拉紧器在使用过程中与被拉物体之间容易出现脱钩的情况,同时难以对其左右两端的挂钩之间的最大距离进行控制,当两个挂钩之间距离过大时容易导致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拉紧器在使用过程中与被拉物体之间容易出现脱钩的情况,同时难以对其左右两端的挂钩之间的最大距离进行控制,当两个挂钩之间距离过大时容易导致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包括凹形固定架,所述凹形固定架通过其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的两个圆形连接孔分别与两个内螺纹套管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内螺纹套管中间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蜗轮,每个所述内螺纹套管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柱,四个所述螺纹柱两两一组其相对远离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对接组件的相对靠近端,两个所述对接组件的相对靠近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两两一组其相对靠近端分别穿过凹形固定架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两个方型板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方型板的右侧对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凹形固定架内部右侧面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蜗轮均与同一蜗杆啮合传动,所述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链轮一,所述链轮一通过设置的链条与链轮二传动连接,所述链轮二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凹形固定架的上端,所述蜗杆前后两侧光杆部分上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凹形固定架内部上表面前后两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靠近凹形固定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两个螺纹柱以及对应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其上端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动件的上端,所述转动件与上端内部开设的圆形连接孔的连接架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通过其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的
销轴分别与两个推动杆一的上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推动杆一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滑动块的上端,每个所述滑动块均通过其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一活动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杆一两两一组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架内部前后两侧面上,两个所述支撑架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部靠近凹形固定架的侧面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动块远离凹形固定架一侧分别与两个推动杆二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推动杆二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在卡块靠近凹形固定架的侧面上,所述卡块与下端上下两侧面上均开设有卡槽的挂钩卡接,所述挂钩靠近凹形固定架的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卡块靠近凹形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与限制套管活动连接,所述限制套管靠近凹形固定架的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通过其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二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二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部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杆二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部左右两侧面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内螺纹套管内部左右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凹形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蓄电池以及控制器,所述凹形固定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便携拉手,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电机是正反转电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链轮一、链轮二、内螺纹套管以及螺纹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两个对接组件之间相互靠近,进而实现对该装置左右两端连接物体之间的拉紧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电机,链轮一、链轮二、内螺纹套管以及螺纹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两个对接组件之间相互远离,进而能够增加该装置整体的长度,方便该装置后续对被拉物体之间的对接,通过设置的连接板、方型板以及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两个对接组件之间相互远离至最大距离时自动关闭电机,避免两个对接组件之间距离过大而造成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的对接组件能够快速实现该装置与被拉物体之间的对接过程,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从被拉物体上出现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对接组件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对接组件主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内螺纹套管主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凹形固定架、2蜗杆、3方型板、4连接杆、5压力传感器、6内螺纹套管、7螺纹柱、8对接组件、81固定架、82支撑架、83固定杆一、84 滑动块、85推动杆一、86固定杆二、87推动杆二、88连接架、89卡块、810 挂钩、811螺纹杆、812限制套、813限制杆、814固定板、815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包括凹形固定架1,凹形固定架1通过其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的两个圆形连接孔分别与两个内螺纹套管6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两个内螺纹套管6 中间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0,每个内螺纹套管6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柱7,四个螺纹柱7两两一组其相对远离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对接组件 8的相对靠近端,通过设置的凹形固定架1能够对内螺纹套管6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两个蜗轮10的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内螺纹套管6进行转动,此时能够左右两侧对应两个螺纹柱7之间相互靠近,进而能够带动两个对接组件8 之间相互靠近,从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包括凹形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固定架(1)通过其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的两个圆形连接孔分别与两个内螺纹套管(6)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内螺纹套管(6)中间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0),每个所述内螺纹套管(6)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柱(7),四个所述螺纹柱(7)两两一组其相对远离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对接组件(8)的相对靠近端,两个所述对接组件(8)的相对靠近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4),四个所述连接杆(4)两两一组其相对靠近端分别穿过凹形固定架(1)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两个方型板(3)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方型板(3)的右侧对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固定连接在凹形固定架(1)内部右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蜗轮(10)均与同一蜗杆(2)啮合传动,所述蜗杆(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链轮一(11),所述链轮一(11)通过设置的链条与链轮二(12)传动连接,所述链轮二(12)固定连接在电机(13)输出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固定连接在凹形固定架(1)的上端,所述蜗杆(2)前后两侧光杆部分上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座(15),两个所述支撑座(15)均固定连接在凹形固定架(1)内部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8)包括固定架(81),所述固定架(81)靠近凹形固定架(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两个螺纹柱(7)以及对应两个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81)通过其上端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螺纹杆(81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81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动件(815)的上端,所述转动件(815)与上端内部开设的圆形连接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可史东华朱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华昱索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