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氮化合物、含其的偶联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含其的偶联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Toll样受体家族(TLRs)是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重要蛋白家族,可以感应并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并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展。TLRs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如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单核细胞及B细胞(Kawai and Akira,2010)及肺。在人体中,超过10个TLRs被认为具有显著的功能。TLR1/2/4/5及6位于细胞膜中,主要功能是识别来自于细菌及真菌的细胞外大分子配体。相反,TLR3/7/8/9位于细胞内的内涵体膜中,主要功能是识别来自病原体细胞内的外源性核酸类。尽管多数TLRs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主要是通过MyD88依赖型通路)来发挥作用,不同的TLRs可以协调不同的下游分子。特定TLRs的加入导致不同细胞群体的激活(Schreibelt,et al,2010)及不同模式细胞因子与其它炎性介质的产生(Ghosh,et al,2006),从而引起不同的免疫应答。例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α和β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并且,α和β至少有一个为单键;m为0或1;X1为N或CR2,X2为N或CR3,X3为N或CR1;R为
‑
C(O)
‑
L1‑
R7、
‑
C(O)
‑
NR9‑
L1‑
R7、
‑
C(S)
‑
NR9‑
L1‑
R7、
‑
NR9‑
L1‑
R7、
‑
NR9‑
C(O)
‑
L1‑
R7、
‑
NR9‑
C(O)
‑
NR9‑
L1‑
R7、
‑
O
‑
L1‑
R7、
‑
S(O)2‑
NR9‑
L1‑
R7、
‑
CH=CH
‑
L1‑
R7或
‑
S(O)2‑
L1‑
R7;R1、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所述R4或R4’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OC(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或者,R4和R4’
与它们共同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
‑
8元杂环烷基;所述3
‑
8元杂环烷基为未取代或者进一步被1~3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OC(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5为=O、=NR
a
、
‑
OR
a
或
‑
NR
a
R
b
;R5’
不存在,或者R5’
为
‑
R
c
、
‑
L2‑
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或
‑
L2‑
C(O)OR
b
;R7为苯基、5
‑
6元杂芳基、3
‑
8元杂环烷基或8
‑
12元并环基团;所述R7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3‑
W、
‑
R
c
、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和烷氨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8和R8’
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所述R8或R8’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3‑
W、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和烷氨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8和R8’
分别为独立取代基,或者,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氧代基、硫代基、C1‑6亚烷基、C3‑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烷基;所述C1‑6亚烷基、C3‑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烷基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氧代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9为氢、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W为Cy1、
‑
SR
d
、
‑
OR
d
、
‑
OC(O)R
e
、
‑
OC(O)NR
e
R
e
’
、
‑
C(O)OR
e
、
‑
C(O)R
e
、
‑
C(O)NR
e
R
e
’
、
‑
C(O)NR
e
S(O)2R
e
、
‑
NR
d
R
e
、
‑
NR
d
C(O)R
e
、
‑
N(R
d
)C(O)OR
e
、
‑
N(R
d
)C(O)NR
e
R
e
’
、
‑
NR
d
S(O)2R
e
、
‑
NR
d
S(O)2NR
e
R
e
’
、
‑
S(O)1‑2R
e
、
‑
S(O)2NR
e
R
e
’
、
‑
S(O)(=NR
d
)R
e
、
‑
S(O)2N(R
e
)C(O)R
e
’
、
‑
P(O)(OR
e
)2、
‑
P(O)
(OR
e
)R
e
’
、
‑
OP(O)(OR
e
)2或
‑
B(OR
e
)2;Cy1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所述Cy1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烯基、炔基、氰基、
‑
R
c
、
‑
L4‑
SR
d
、
‑
L4‑
OC(O)R
e
、
‑
L4‑
C(O)OR
e
、
‑
L4‑
C(O)R
e
、
‑
L4‑
C(O)NR
e
R
e
’
、
‑
L4‑
NR
d
C(O)R
e
、
‑
L4‑
NR
d
S(O)2R
e
、
‑
L4‑
S(O)1‑2R
e
、
‑
L4‑
S(O)2NR
e
R
e
’
、
‑
L4‑
OR
d
和
‑
L4‑
NR
e
R
e
’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L1、L2、L3和L4分别独立地为连接键、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所述L1、L2、L3或L4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氧代基、羟基、氨基、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和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每个R
a
、R
b
、R
d
、R
e
和R
e
’
分别独立地为
‑
R
c
、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
10
环烷基、3
‑
10元杂环烷基、C6‑
10
芳基、5
‑
10元杂芳基、C3‑
10
环烷基C1‑6烷基、3
‑
10元杂环烷基C1‑6烷基、苯基C1‑6烷基或5
‑
10元杂芳基C1‑6烷基;所述R
a
、R
b
、R
d
、R
e
或R
e
’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1~3个选自
‑
OR
f
、
‑
OC(O)
‑
L4‑
R
f
、
‑
NR
f
R
f
’
、卤素、氰基、硝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和卤代C1‑6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每个R
f
和R
f
’
分别独立地为
‑
R
c
、
‑
NHR
c
或C1‑6烷基;每个R
c
分别独立地为氢;且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个、2个、3个或4个:(1)m为1;(2)R为
‑
C(S)
‑
NR9‑
L1‑
R7、
‑
NR9‑
L1‑
R7、
‑
NR9‑
C(O)
‑
L1‑
R7、
‑
NR9‑
C(O)
‑
NR9‑
L1‑
R7、
‑
O
‑
L1‑
R7、
‑
S(O)2‑
NR9‑
L1‑
R7、
‑
CH=CH
‑
L1‑
R7或
‑
S(O)2‑
L1‑
R7;(3)X1、X2和X3中至少一个为N;(4)R4和R4’
中的至少一个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OC(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a)R7中,所述的8
‑
12元并环基团为环A并环B,所述的环A为5~6元杂芳基,环B为5~6元杂烯环;所述的5~6元杂芳基中,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的数量为1个、2个或3个;所述的5~6元杂烯环中,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的数量为1个、2个或3个;b)R7中,所述的5
‑
6元杂芳基里,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的数量为1个、2个或3个;c)L3中,C1‑6亚烷基为C1‑3亚烷基;d)R8和R8’
中,所述的烷基为C1‑6烷基;e)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的C3‑
10
环烷基为饱和单环基团;f)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的C3‑
10
环烷基为C3‑6环烷基;g)R1、R2和R3中,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h)R4和R4’
中,所述的烷基为C1‑6烷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i)R7中,所述的8
‑
12元并环基团为环A并环B,所述的环A为5~6元杂芳基,环B为5~6元杂烯环,其通过所述的环A与所述的L1连接;所述的5~6元杂芳基中,杂原子为N,杂原子的数量为1个或2个;所述的5~6元杂烯环中,杂原子为N,杂原子的数量为1个或2个;j)R7中,所述的5
‑
6元杂芳基里,杂原子为N,杂原子的数量为1个或2个;k)L3中,C1‑6亚烷基为
‑
CH2‑
、
‑
CH2CH2‑
或
‑
CH2CH2CH2‑
;l)R8和R8’
中,所述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m)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的C3‑
10
环烷基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n)R1、R2和R3中,所述的卤素为氟;o)R4和R4’
中,所述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p)R7中,所述的8
‑
12元并环基团为q)R7中,所述的5
‑
6元杂芳基为吡啶基;r)R4为
‑
CH2CH2OH或
‑
CH2CH2CH3;s)R4’
为
‑
CH2CH2OH或
‑
CH2CH2CH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t)R7中,所述的8
‑
12元并环基团为u)R7中,所述的被一个
‑
L3‑
W取代的5
‑
6元杂芳基为v)R4为
‑
CH2CH2OH或
‑
CH2CH2CH3;R4’
为
‑
CH2CH2OH或
‑
CH2CH2CH3。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w)m为1,R8和R8’
分别独立地为未取代的烷基;或者,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氧代基或未取代的C3‑
10
环烷基;x)R为
‑
C(S)
‑
NR9‑
L1‑
R7、
‑
NR9‑
L1‑
R7、
‑
NR9‑
C(O)
‑
L1‑
R7、
‑
NR9‑
C(O)
‑
NR9‑
L1‑
R7、
‑
O
‑
L1‑
R7、
‑
S(O)2‑
NR9‑
L1‑
R7、
‑
CH=CH
‑
L1‑
R7或
‑
S(O)2‑
L1‑
R7;y)X1、X2和X3中至少一个为N;z)R4和R4’
中的至少一个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OC(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aa)R为
‑
C(S)
‑
NR9‑
L1‑
R7或
‑
NR9‑
L1‑
R7;bb)X1为N;cc)R4和R4’
中的至少一个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dd)R为
‑
NR9‑
L1‑
R7;ee)X1为N,X2和X3为CH;ff)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烷基;所述R4或R4’
中的至少一个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gg)R为
‑
C(O)
‑
NR9‑
L1‑
R7、
‑
C(S)
‑
NR9‑
L1‑
R7或
‑
NR9‑
L1‑
R7;R9为氢,L1为连接键,R7为未取代的8
‑
12元并环基团或者被一个
‑
L3‑
W取代的5
‑
6元杂芳基;L3为C1‑6亚烷基,W为
‑
NR
d
R
e
;R
d
和R
e
为
‑
R
c
,R
c
为氢;hh)m为0或1;R8和R8’
分别独立地为未取代的烷基;或者,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氧代基或未取代的C3‑
10
环烷基;ii)X1为N或CR2,X2为N或CR3,X3为N或CR1;R1、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或氰基;jj)α为双键,R5’
不存在;β为单键,R5为
‑
NR
a
R
b
;R
a
和R
b
为
‑
R
c
,R
c
为氢;kk)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烷基;所述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L2为连接键;R
a
和R
b
为
‑
R
c
,R
c
为氢。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的定义如下述任一方案所述:方案10
‑
1:R为
‑
C(O)
‑
NR9‑
L1‑
R7、
‑
C(S)
‑
NR9‑
L1‑
R7或
‑
NR9‑
L1‑
R7;R9为氢,L1为连接键,R7为未取代的8
‑
12元并环基团或者被一个
‑
L3‑
W取代的5
‑
6元杂芳基;L3为C1‑6亚烷基,W为
‑
NR
d
R
e
;m为0或1;R8和R8’
分别独立地为未取代的烷基;或者,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氧代基或未取代的C3‑
10
环烷基;X1为N或CR2,X2为N或CR3,X3为N或CR1;R1、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或氰基;α为双键,R5’
不存在;β为单键,R5为
‑
NR
a
R
b
;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烷基;所述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L2为连接键;R
a
、R
b
、R
d
和R
e
为
‑
R
c
,R
c
为氢;且如式I所示化合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个、2个、3个或4个:(1)m为1;(2)R为
‑
C(S)
‑
NR9‑
L1‑
R7或
‑
NR9‑
L1‑
R7;(3)X1、X2和X3中至少一个为N;
(4)R4和R4’
中的至少一个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方案10
‑
2:α和β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并且,α和β至少有一个为单键;m为0或1;X1为N或CR2,X2为N或CR3,X3为N或CR1;并且,X1为CR2,X2为CR3和X3为CR1时,m为1;R为
‑
C(O)
‑
L1‑
R7、
‑
C(O)
‑
NR9‑
L1‑
R7、
‑
C(S)
‑
NR9‑
L1‑
R7、
‑
NR9‑
L1‑
R7、
‑
NR9‑
C(O)
‑
L1‑
R7、
‑
NR9‑
C(O)
‑
NR9‑
L1‑
R7、
‑
O
‑
L1‑
R7、
‑
S(O)2‑
NR9‑
L1‑
R7、
‑
CH=CH
‑
L1‑
R7或
‑
S(O)2‑
L1‑
R7;R1、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所述R4或R4’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OC(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或者,R4和R4’
与它们共同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
‑
8元杂环烷基;所述3
‑
8元杂环烷基为未取代或者进一步被1~3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OC(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5为=O、=NR
a
、
‑
OR
a
或
‑
NR
a
R
b
;R5’
不存在,或者R5’
为
‑
R
c
、
‑
L2‑
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或
‑
L2‑
C(O)OR
b
;R7为苯基、5
‑
6元杂芳基、3
‑
8元杂环烷基或8
‑
12元并环基团;所述R7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3‑
W、
‑
R
c
、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和烷氨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8和R8’
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所述R8或R8’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3‑
W、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和烷氨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8和R8’
分别为独立取代基,或者,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氧代基、硫代基、C1‑6亚烷基、C3‑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烷基;所述C1‑6亚烷基、C3‑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烷基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氧代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9为氢、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W为Cy1、
‑
SR
d
、
‑
OR
d
、
‑
OC(O)R
e
、
‑
OC(O)NR
e
R
e
’
、
‑
C(O)OR
e
、
‑
C(O)R
e
、
‑
C(O)NR
e
R
e
’
、
‑
C(O)NR
e
S(O)2R
e
‑
NR
d
R
e
、
‑
NR
d
C(O)R
e
、
‑
N(R
d
)C(O)OR
e
、
‑
N(R
d
)C(O)NR
e
R
e
’
、
‑
NR
d
S(O)2R
e
、
‑
NR
d
S(O)2NR
e
R
e
’
、
‑
S(O)1‑2R
e
、
‑
S(O)2NR
e
R
e
’
、
‑
S(O)(=NR
d
)R
e
、
‑
S(O)2N(R
e
)C(O)R
e
’
、
‑
P(O)(OR
e
)2、
‑
P(O)(OR
e
)R
e
’
、
‑
OP(O)(OR
e
)2或
‑
B(OR
e
)2;Cy1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所述Cy1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烯基、炔基、氰基、
‑
R
c
、
‑
L4‑
SR
d
、
‑
L4‑
OC(O)R
e
、
‑
L4‑
C(O)OR
e
、
‑
L4‑
C(O)R
e
、
‑
L4‑
C(O)NR
e
R
e
’
、
‑
L4‑
NR
d
C(O)R
e
、
‑
L4‑
NR
d
S(O)2R
e
、
‑
L4‑
S(O)1‑2R
e
、
‑
L4‑
S(O)2NR
e
R
e
’
、
‑
L4‑
OR
d
和
‑
L4‑
NR
e
R
e
’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L1、L2、L3和L4分别独立地为连接键、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所述L1、L2、L3或
L4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氧代基、羟基、氨基、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和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每个R
a
、R
b
、R
d
、R
e
和R
e
’
分别独立地为
‑
R
c
、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
10
环烷基、3
‑
10元杂环烷基、C6‑
10
芳基、5
‑
10元杂芳基、C3‑
10
环烷基C1‑6烷基、3
‑
10元杂环烷基C1‑6烷基、苯基C1‑6烷基或5
‑
10元杂芳基C1‑6烷基;所述R
a
、R
b
、R
d
、R
e
或R
e
’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1~3个选自
‑
OR
f
、
‑
OC(O)
‑
L4‑
R
f
、
‑
NR
f
R
f
’
、卤素、氰基、硝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和卤代C1‑6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每个R
f
和R
f
’
分别独立地为
‑
R
c
、
‑
NHR
c
或C1‑6烷基;每个R
c
分别独立地为氢;方案10
‑
3:α和β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并且,α和β至少有一个为单键;m为0或1;X1为N或CR2,X2为N或CR3,X3为N或CR1;并且,X1为CR2,X2为CR3和X3为CR1时,m为1;R为
‑
C(O)
‑
L1‑
R7、
‑
C(O)
‑
NR9‑
L1‑
R7、
‑
C(S)
‑
NR9‑
L1‑
R7、
‑
NR9‑
L1‑
R7、
‑
NR9‑
C(O)
‑
L1‑
R7、
‑
NR9‑
C(O)
‑
NR9‑
L1‑
R7、
‑
O
‑
L1‑
R7、
‑
S(O)2‑
NR9‑
L1‑
R7、
‑
CH=CH
‑
L1‑
R7或
‑
S(O)2‑
L1‑
R7;R1、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所述R4或R4’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或者,R4和R4’
与它们共同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
‑
8元杂环烷基;所述3
‑
8元杂环烷基为未取代或者进一步被1~3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和
‑
L2‑
C(O)O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5为=O、=NR
a
、
‑
OR
a
或
‑
NR
a
R
b
;R5’
不存在,或者R5’
为
‑
R
c
、
‑
L2‑
OR
a
、
‑
L2‑
NR
a
R
b
、
‑
L2‑
NR
a
C(O)OR
b
、
‑
L2‑
NR
a
C(O)NR
a
R
b
、
‑
L2‑
NR
b
C(NR
b
)NR
a
R
b
或
‑
L2‑
C(O)OR
b
;R7为苯基、5
‑
6元杂芳基、3
‑
8元杂环烷基或8
‑
12元并环基团;所述R7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3‑
W、
‑
R
c
、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和烷氨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8和R8’
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所述R8或R8’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
‑
L3‑
W、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和烷氨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8和R8’
分别为独立取代基,或者,R8和R8’
与其共同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氧代基、硫代基、C1‑6亚烷基、C3‑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烷基;所述C1‑6亚烷基、C3‑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烷基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氧代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和
‑
L2‑
NR
a
R
b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R9为氢、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W为Cy1、
‑
SR
d
、
‑
OR
d
、
‑
OC(O)R
e
、
‑
OC(O)NR
e
R
e
’
、
‑
C(O)OR
e
、
‑
C(O)R
e
、
‑
C(O)NR
e
R
e
’
、
‑
C(O)NR
e
S(O)2R
e
‑
NR
d
R
e
、
‑
NR
d
C(O)R
e
、
‑
N(R
d
)C(O)OR
e
、
‑
N(R
d
)C(O)NR
e
R
e
’
、
‑
NR
d
S(O)2R
e
、
‑
NR
d
S(O)2NR
e
R
e
’
、
‑
S(O)1‑2R
e
、
‑
S(O)2NR
e
R
e
’
、
‑
S(O)(=NR
d
)R
e
、
‑
S(O)2N(R
e
)C(O)R
e
’
、
‑
P(O)(OR
e
)2、
‑
P(O)(OR
e
)R
e
’
、
‑
OP(O)(OR
e
)2或
‑
B(OR
e
)2;Cy1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所述Cy1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烯基、炔基、氰基、
‑
R
c
、
‑
L4‑
SR
d
、
‑
L4‑
OC(O)R
e
、
‑
L4‑
C(O)OR
e
、
‑
L4‑
C(O)R
e
、
‑
L4‑
C(O)NR
e
R
e
’
、
‑
L4‑
NR
d
C(O)R
e
、
‑
L4‑
NR
d
S(O)2R
e
、
‑
L4‑
S(O)1‑2R
e
、
‑
L4‑
S(O)2NR
e
R
e
’
、
‑
L4‑
OR
d
和
‑
L4‑
NR
e
R
e
’
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L1、L2、L3和L4分别独立地为连接键、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所述L1、L2、L3或L4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被一个或多个选自氧代基、羟基、氨基、卤素、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和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每个R
a
、R
b
、R
d
、R
e
和R
e
’
分别独立地为
‑
R
c
、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
10
环烷基、3
‑
10元杂环烷基、C6‑
10
芳基、5
‑
10元杂芳基、C3‑
10
环烷基C1‑6烷基、3
‑
10元杂环烷基C1‑6烷基、苯基C1‑6烷基或5
‑
10元杂芳基C1‑6烷基;所述R
a
、R
b
、R
d
、R
e
或R
e
’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1~3个选自
‑
OR
f
、
‑
NR
f
R
f
’
、卤素、氰基、硝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和卤代C1‑6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在任意位置;每个R
f
和R
f
’
分别独立地为
‑
R
c
、
‑
NHR
c
或C1‑6烷基;每个R
c
分别独立地为氢。11.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为下述任一化合物:
。12.一种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下述任一化合物:
。13.一种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D
‑
LinkerX(II
′
);D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LinkerX为连接体2。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ll)所述的D为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在基团R7处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mm)所述的LinkerX为可降解连接体或不可降解连接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nn)所述的D为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在基团R7的仲胺或伯胺处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oo)所述的LinkerX为可被溶酶体酶降解的连接体。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pp)所述的D通过的a端与所述的LinkerX连接;qq)所述的LinkerX为x为0、1、2或3;u为0、1、2、3、4、5或6;w为0、1、2、3、4、5或6;每个L5分别独立地为分别独立地为p为1、2或3;每个R
10
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硝基、氰基、C1‑6烷氧基、C1‑6烷氨基、
‑
OC(O)R
11
或
‑
C(O)N(R
11
)2;R
11
为氢、C1‑6烷基或C1‑6烷氨基C1‑6烷基;每个Z分别独立地为每个Z分别独立地为和
‑
(CH2CH2O)
o7
‑
;每个o1、o2、o3、o4、o5、o6、o7分别独立地为0、1、2、3、4、5、6、7或8;每个R
12a
、R
12b
和R
12c
分别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
‑
SO3H、H、每个R
13a
和每个R
13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每个T分别独立地为
‑
(CH2)
v1
‑
、
‑
(CH2CH2O)
v2
‑
、、v1、v2、v3、v4和v5分别独立地为1、2、3、4、5或6;M
’
为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rr)所述的L5为ss)所述的L5的羰基端与所述的D连接;tt)所述的Z为氨基酸;uu)所述的为肽链;vv)所述的的羰基端与所述的L5的氨基端连接;ww)所述的为xx)所述的T的羰基端与所述的的氨基端连接;yy)所述的M
’
的氨基端与所述的T的非羰基端连接。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inkerX为x为1;u为1、2、3、4、5或6;w为1;L5为p为1;R
10
为氢;所述的L5的羰基端与所述的D连接;
每个Z分别独立地为每个R
12a
分别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所述的的羰基端与所述的L5的氨基端连接;T为v3为1、2、3、4、5或6;所述的T的羰基端与所述的的氨基端连接;M
’
为所述的M
’
的氨基端与所述的T的非羰基端连接。19.如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的定义如下述任一方案所述:方案19
‑
1: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为D为所述的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x为0、1、2或3;u为0、1、2、3、4、5或6;w为0、1、2、3、4、5或6;每个L5分别独立地为分别独立地为p为1、2或3;每个R
10
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硝基、氰基、C1‑6烷氧基、C1‑6烷氨基、
‑
OC(O)R
11
或
‑
C(O)N(R
11
)2;R
11
为氢、C1‑6烷基或C1‑6烷氨基C1‑6烷基;每个Z分别独立地为每个Z分别独立地为和
‑
(CH2CH2O)
o7
‑
;每个o1、o2、o3、o4、o5、o6、o7分别独立地为0、1、2、3、4、5、6、7或8;每个R
12a
、R
12b
和R
12c
分别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
‑
SO3H、H、每个R
13a
和每个R
13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甲基;每个T分别独立地为
‑
(CH2)
v1
‑
、
‑
(CH2CH2O)
v2
‑
、、v1、v2、v3、v4和v5分别独立地为1、2、3、4、5或6;M
’
为方案19
‑
2:所述的D为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在基团R7处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LinkerX为x为1;u为1、2、3、4、5或6;w为1;L5为p为1;R
10
为氢;所述的L5的羰基端与所述的D连接;每个Z分别独立地为每个R
12a
分别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所述的的羰基端与所述的L5的氨基端连接;T为v3为1、2、3、4、5或6;所述的T的羰基端与所述的的氨基端连接;
M
’
为所述的M
’
的氨基端与所述的T的非羰基端连接;方案19
‑
3:所述的如式II
’
所示化合物为其中,D为所述的如式I所示化合物,α和β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并且,α和β至少有一个为单键;m为0或1;X1为N或CR2,X2为N或CR3,X3为N或CR1;并且,X1为CR2,X2为CR3和X3为CR1时,m为1;R为
‑
C(O)
‑
L1‑
R7、
‑
C(O)
‑
NR9‑
L1‑
R7、
‑
C(S)
‑
NR9‑
L1‑
R7、
‑
NR9‑
L1‑
R7、
‑
NR9‑
C(O)
‑
L1‑
R7、
‑
NR9‑
C(O)
‑
NR9‑
L1‑
R7、
‑
O
‑
L1‑
R7、
‑
S(O)2‑
NR9‑
L1‑
R7、
‑
CH=CH
‑
L1‑
R7或
‑
S(O)2‑
L1‑
R7;R1、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烷基、卤代烷基、
‑
L2‑
OR
a
或
‑
L2‑
NR
a
R
b
;R4和R4’
分别独立地为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所述R4或R4’
为未取代或者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卤素、氰基、
‑
L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朝龙,张曼,杨和平,刘小缓,王龙生,任继承,高大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