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04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适用于石墨板或碳碳模压板的加工,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内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底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底模板;所述上模下端设置有与模腔配合的上模头;所述上模头上套有与其外壁相贴合的,可上下升降的刀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脱模时能够对模腔侧壁和上模头侧壁进行清洁,去除产品成型时的残留物,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并能够对脱模产品的侧壁进行整形处理,提高产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
,具体为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板或碳碳模压板是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的压型板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一般由石墨粉或碳粉或碳纤维与树脂酒精等原料混合形成混合物,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形成直板形状。石墨板或碳碳模压板的力学性能指标中密实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质量参数。在通过模具压制成型过程中,先对混合加压,通过压力的控制提高板材的密实度,然后再进行升温处理,升温至200

300摄氏度,使得原料中的酒精挥发掉,同时树脂凝固,最后成型。
[0003]现有的模具在压制完板材后,板材的边缘会有成型残留物,影响板材边缘的质量,同时在模具上也会有部分残留物,因此在进行下一次加工时一般需要需要对模具进行清理,去除一些树脂残留物,同时成型的板材也需要对边缘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适用于石墨板或碳碳模压板的成型加工,它在进行脱模时能够对模腔侧壁和上模头侧壁进行清洁,去除产品成型时的残留物,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并能够对脱模产品的侧壁进行整形处理,提高产品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内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底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底模板;所述上模下端设置有与模腔配合的上模头;所述上模头上套有与其外壁相贴合的,可上下升降的刀框。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产品通过底模板上升顶出来时,底模板上升能够对模腔侧壁进行刮除清理,将侧壁上残留物清除下来;刀框下降时能够对上模头侧壁进行刮除清理,将外壁上残留物清除下来;同时刀框继续下降时能够切除位于底模板上的产品的侧壁上的多余物料。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框为矩形框形状,侧壁与上模头贴合设置;所述刀框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轴;所述第一滑轴穿过上模后连接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第一油缸。
[0008]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油缸的伸缩来控制刀框的上下升降,刀框为矩形框形状,侧壁与上模头贴合后,刀框下降运动时,可以将上模头外壁上的残留物清除下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油缸尾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与上模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模板底端连接第二滑轴;所述第二滑轴穿过下模底面后与第三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第二油缸。
[0011]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二油缸的伸缩来控制底模板的上下升降,底模板下降时可以调节成型产品的厚度;底模板上升时可以将成型的产品顶出模腔,从而便于卸料。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油缸尾端安装在第四横梁上;所述第四横梁两端通过第二支撑杆与下模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下模下降距离的调节杆。
[0014]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调节杆可以为螺杆,调节杆安装在下模上端面上,用于限制上模的下降距离,从而实现对产品的厚度调节。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上端面上设置有螺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与螺孔配合的固定螺钉。
[0016]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螺钉与螺孔连接,实现上下模的保压效果。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头和/或底模板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元件。
[0018]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使得本模具具有自动加热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模具在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模具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脱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刀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油缸;2、第一横梁;3、第一滑轴;4、第二安装板;5、第一支撑杆;6、固定螺钉;7、上模;8、调节杆;9、下模;10、第三安装板;11、第二油缸;12、第四横梁;13、第二支撑杆;14、第二滑轴;15、底模板;16、模腔;17、刀框;18、电加热元件;19、上模头;20、产品;2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7和下模9;所述下模9内设置有模腔16,所述模腔16底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底模板15;所述上模7下端设置有与模腔16配合的上模头19;所述上模头19上套有与其外壁相贴合的,可上下升降的刀框17。
[0027]底模板15与模腔16相配合,构成模腔16的底面,可上下升降运动,上升时可以缩小模腔的高度,下降时可以增大模腔的高度,产品成型后,底模板上升可以将产品顶出来,便
于卸料;上模头19为矩形结构,上模头19可以伸入模腔16内。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刀框17为矩形框形状,侧壁与上模头19贴合设置;所述刀框17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轴3;所述第一滑轴3穿过上模7后连接第一横梁2;所述第一横梁2连接第一油缸1。
[0029]具体的,刀框17两侧有折弯边,形成安装耳,安装耳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滑轴3,在上模7顶面上开设有两个滑孔,第一滑轴3穿过滑孔后,通过螺栓与第一横梁2连接;在第一横梁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油缸1。通过第一油缸1来驱动第一横梁2及第一滑轴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刀框17移动。
[00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油缸1尾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板4上;所述第二安装板4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5与上模7连接。
[0031]具体的,第二安装板4用于与机械压机连接,第二安装板4一般为板状结构,第一支撑杆5可以位置为四根,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板4的四角位置,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安装板4通过螺栓连接,与上模7同样通过螺栓连接。
[00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模板15底端连接第二滑轴14;所述第二滑轴14穿过下模9底面后与第三安装板10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10连接第二油缸11。
[0033]具体的,底模板15底端四角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滑轴14,第二滑轴14穿过下模9底面上的四个滑孔后与第三安装板10连接,第三安装板10居中安装有第二油缸11。
[003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油缸11尾端安装在第四横梁12上;所述第四横梁12两端通过第二支撑杆13与下模9连接。
[0035]在上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7)和下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9)内设置有模腔(16),所述模腔(16)底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底模板(15);所述上模(7)下端设置有与模腔(16)配合的上模头(19);所述上模头(19)上套有与其外壁相贴合的,可上下升降的刀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框(17)为矩形框形状,侧壁与上模头(19)贴合设置;所述刀框(17)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轴(3);所述第一滑轴(3)穿过上模(7)后连接第一横梁(2);所述第一横梁(2)连接第一油缸(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尾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板(4)上;所述第二安装板(4)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5)与上模(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型直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赢超刘俊峰王雄吴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