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95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包括:第一滚轮外周构造出与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一侧接触的第一卡槽;第二滚轮外周构造出与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另一侧接触的第二卡槽;驱动组件与第一滚轮连接,驱动第一滚轮绕中心轴线旋转且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在第一卡槽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进给;夹持组件与第二滚轮连接,转动支撑第二滚轮,并带动第二滚轮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实现配合夹持,通过夹持组件调节夹持力,通过第一滚轮和驱动组件实现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进给,解决了进给机构无法调节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夹持力,或仅能进行夹持,无法实施进给功能的缺陷。法实施进给功能的缺陷。法实施进给功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在进入人体内部前需要有机构对其进行导向支撑和进给,即为进给机构。现有的进给机构无法调节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夹持力,或仅能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行夹持,无法实施进给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给机构无法调节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夹持力,或仅能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行夹持,无法实施进给功能的缺陷。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包括:
[0005]第一滚轮,外周构造出与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一侧接触的第一卡槽;
[0006]第二滚轮,外周构造出与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另一侧接触的第二卡槽,以使得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能够配合夹持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
[0007]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滚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滚轮绕中心轴线旋转且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在所述第一卡槽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进给;
[0008]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用以转动支撑所述第二滚轮,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滚轮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包括第一滚轮、驱动组件、第二滚轮和夹持组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夹持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滚轮绕中心轴线旋转,第一滚轮通过摩擦力带动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沿第一方向进给。若需调整夹持力时,可通过夹持组件带动第二滚轮沿第二方向滑动,调整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夹持力,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同时实现进给和调整夹持力。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滚轮的周向和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卡槽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槽的结构相同。设置多个凸起,能够分别提高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进给效率。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第二滚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滚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滚轮包括:
[0012]轮毂,外周面设有第一固定部;
[0013]轮胎,内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的第二固定部,以将所述轮胎固定装配于所述轮毂,所述第一卡槽设在所述轮胎的外周面。轮毂与轮胎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
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方便替换,以便轮毂与轮胎采用不同的制作工艺,提高夹持和进给性能。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轮毂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排列设置;
[0015]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轮胎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设置多个第一固定部和多个第二固定部,提高轮胎与轮毂之间的稳固性。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轮胎为弹性材料制件。轮毂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提供支撑及旋转功能,轮胎采用柔性弹性材料支撑,增强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夹持稳定性。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8]第一滚轮安装座,构造出用于转动支撑所述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架;
[0019]旋转轴,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并与所述第一滚轮连接,以转动支撑所述第一滚轮;
[0020]驱动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一滚轮旋转。
[00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0022]第二滚轮安装座,构造出用于转动支撑所述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架;
[0023]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座与所述导轨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滑动;
[0024]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座连接,用以向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座提供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弹性力,以调整所述第二滚轮的夹持力。通过导轨确保第二滚轮滑动方向的准确性,通过手动按压第二滚轮安装座可改变第二滚轮的位置,调整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之间的位置,改变夹持力,方便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取出或进入。
[002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0026]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0027]弹簧座,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座设有可调连接部,用以沿第二方向调整所述弹簧座的位置。通过可调连接部调整所述弹簧座的位置,弹簧的压缩程度不同,给第二滚轮的弹性力不同,从而实现调整夹持力。
[002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还包括:
[0029]底板,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相对设置于所述通孔轴线的两侧。底板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提供一个平面,使得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处于相对的位置,保证稳定性。另外,底板设置通孔,使得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穿过,提高了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在进给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003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可为医疗领域中应用的内窥镜,如支气管镜、尿道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肾盂镜等纤细的柔性电子内窥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
术效果之一:
[0031]本技术提供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配合夹持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通过夹持组件调节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夹持力,通过第一滚轮和驱动组件实现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进给,解决了现有的进给机构无法调节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的夹持力,或仅能对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行夹持,无法实施进给功能的缺陷。
[0032]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轮,外周构造出与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一侧接触的第一卡槽;第二滚轮,外周构造出与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另一侧接触的第二卡槽,以使得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能够配合夹持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滚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滚轮绕中心轴线旋转且所述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在所述第一卡槽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进给;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用以转动支撑所述第二滚轮,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滚轮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滚轮的周向和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卡槽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槽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滚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滚轮包括:轮毂,外周面设有第一固定部;轮胎,内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的第二固定部,以将所述轮胎固定装配于所述轮毂,所述第一卡槽设在所述轮胎的外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轮毂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轮胎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末端可控医疗器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斌肖莹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