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671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包括:运输井,通过口,轨道组件,转轨器,带有车体和滑动座的升降车,自动称重收发站,缓冲辊道组件,站点安全门以及阻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运输井内设置有带有多条轨道的轨道组件,并通过在轨道组件上安装有可移动的升降车来运输货物,轨道输送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通过转轨器能够使转运车在单井内实现单向运输或转轨运输,其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所占空间小;自称重收发站不仅能够同时进行货物的独立收发,提升收发效率,而且还能够对货物进行提前称重,将超重货物进行阻断,防止超载事故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物流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综合医院、酒店、宾馆等大型办公楼及住宅中,每天会有大量的物资或者垃圾需要进行清运,如果通过人工在电梯内进行运输转运,不仅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还需要占用电梯等公共资源,并且也及其影响工作效率。
[0003]在专利号为CN202010638643.4的对比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箱式物流竖井传输机构,虽然解决了大型办公楼中的货物的独立转运问题,但是首先该对比文件中的运输方案是通过吊篮的形式进行输送,其运输强度和稳定性均无法得到保证;其次,对比文件中的装置只能进行单通道的双向运输,当需求量大时,只能通过增加吊篮的数量缓解运输压力,不仅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大,并且运输效率低下;再次,在运输前,无法及时检测货物的重量,当货物超载时,无法进行提前预判,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超载及坠落的事故发生;最后,货物的收发只能通过一个吊篮单独进行,并且收发共有一个取货口,影响收发效率。
[000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从而克服在大型办公楼及住宅中,物资和垃圾运输困难,以及现有的箱式物流竖井传输机构承载能力不够,运输和收发效率不高以及无法提前预判货物重量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包括:运输井,其贯穿于建筑物的各楼层,沿所述运输井间隔设有若干个轨道组件,各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每层楼层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运输井相连通的通过口;转轨器,其设于各所述轨道组件之间,所述转轨器上设有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能够在所述转轨器的两侧之间移动并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轨道相互连接;升降车,其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上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够与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移动轨道相互连接并沿其滑动,所述车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货物口,在两个货物口之间设有传送带组件,所述车体上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自动称重收发站,其包括发料辊道和收料辊道,所述发料辊道位于所述收料辊道的上方,所述发料辊道的上料端设有称重辊道,所述发料辊道的下料端与所述收料辊道的上料端同时向所述通过口处延伸;缓冲辊道组件,其设于所述运输井内,所述缓冲辊道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辊道和第二缓冲辊道,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一端与所述发料辊道的下料端相对,所述第二缓冲辊道的一端与所述收料辊道的上料端相对,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辊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转轨器的一侧;在所述自动称重收发站和所述缓冲辊道组件之间设有
可开合的站点安全门。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组件还包括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运输井内,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框架组件上。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移动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两个卡槽的槽口方向相对;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外周能够与所述卡槽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滑轮的外周能够与所述卡槽的两侧接触。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所述移动轨道内分别设有若干根位置相对应的通讯铜轨以及齿条,所述通讯铜轨和所述齿条同时与所述卡槽平行;所述滑动座内设有与所述通讯铜轨相匹配的电刷以及与所述齿条相匹配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输送带座,其设于所述车体内,所述输送带座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货物口;驱动带轮,其设于所述输送带座的两端,在所述输送带座的任一端的驱动带轮之间设有连接轴;支撑带轮,所述支撑带轮设于所述输送带座上并位于所述驱动带轮之间;输送带,其套设在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支撑带轮上并被张紧;第二电机,其设于所述输送带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轮组件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带轮的外周到所述输送带座的高度大于所述驱动带轮的外周到所述输送带座的高度,以能够使所述输送带的中部的高度高于两端的高度。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两个所述货物口处设有第一阻挡器,所述第一阻挡器包括:第一舵机,其固定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挡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挡臂的另一端向所述货物口处转动;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送带组件之间。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轨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阻车器,所述阻车器包括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与所述车体的一侧平行,在所述弹性杆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挡块。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挡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挡臂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上方转动。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 本技术中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通过在运输井内设置有带有多条轨道的轨道组件,并通过在轨道组件上安装有可移动的升降车来运输货物,轨道输送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通过转轨器能够使转运车在单井内实现单向运输或转轨运输,其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所占空间小;自称重收发站不仅能够同时进行货物的独立收发,提升收发效率,而且还能够对货物进行提前称重,将超重货物进行阻断,防止超载事故的发生。
[0017]2. 本技术中的升降车上的滑动座自带动力装置,通过驱动齿轮与导轨上的齿套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强度。
[0018]3. 本技术中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移动轨道中设置有通讯铜轨,其能够为升降车上的蓄电池充电和通讯,实用寿命更长,而且还能够随移动轨道的移动而进行移动,不会像通讯电线一样被多次弯折,提升了其使用寿命。
[0019]4. 本技术中的升降车上设置有蓄电池,并且其背部设置有通讯电线,其不仅能够通过轨道中的通讯铜轨进行充电和通讯,而且还能够通过外接的电缆线进行通讯,当通讯导轨断开或者出现故障时,能够进一步起到保证通讯安全的作用。
[0020]5. 本技术中的轨道组件包括可拆卸的框架组件,其能够根据不同楼层的层高情况来进行定制式安装,并且便于拆卸更换。
[0021]6. 本技术中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移动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C形的第一卡槽,在升降车的滑动座上分别设置有轴线相互垂直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通过两种滑轮卡设在第一卡槽中,能够将滑动座同时在左右方向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井(1),其贯穿于建筑物的各楼层,沿所述运输井(1)间隔设有若干个轨道组件(2),各所述轨道组件(2)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21)和第二轨道(22),每层楼层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运输井(1)相连通的通过口(11);转轨器(3),其设于各所述轨道组件(2)之间,所述转轨器(3)上设有移动轨道(31),所述移动轨道(31)能够在所述转轨器(3)的两侧之间移动并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轨道(21)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轨道(22)相互连接;升降车(4),其包括车体(41)和设于所述车体(41)上的滑动座(42),所述滑动座(42)能够与所述第一轨道(21)、所述第二轨道(22)和所述移动轨道(31)相互连接并沿其滑动,所述车体(4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货物口(43),在两个货物口(43)之间设有传送带组件(44),所述车体(41)上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自动称重收发站(5),其包括发料辊道(51)和收料辊道(52),所述发料辊道(51)位于所述收料辊道(52)的上方,所述发料辊道(51)的上料端设有称重辊道(53),所述发料辊道(51)的下料端与所述收料辊道(52)的上料端同时向所述通过口(11)处延伸;缓冲辊道组件(6),其设于所述运输井(1)内,所述缓冲辊道组件(6)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辊道(61)和第二缓冲辊道(62),所述第一缓冲辊道(61)的一端与所述发料辊道(51)的下料端相对,所述第二缓冲辊道(62)的一端与所述收料辊道(52)的上料端相对,所述第一缓冲辊道(6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辊道(6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转轨器(3)的一侧;在所述自动称重收发站(5)和所述缓冲辊道组件(6)之间设有可开合的站点安全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2)还包括框架组件(23),所述框架组件(2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运输井(1)内,所述第一轨道(21)和所述第二轨道(2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框架组件(2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1)、所述第二轨道(22)和移动轨道(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24),两个卡槽(24)的槽口方向相对;所述滑动座(42)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滑轮(421)和第二滑轮(422),所述第一滑轮(421)的外周能够与所述卡槽(24)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滑轮(422)的外周能够与所述卡槽(24)的两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科梁林黄必鑫邓磊光马克纳
申请(专利权)人:曼彻彼斯智慧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