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583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包括氰化氢生产单元、原料供给单元、反应单元、脱氨单元、成品储存单元以及尾气吸收单元。氰化氢生产单元用于提供氰化氢气体;原料供给单元用于提供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单元用于供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和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以生成氰化钠;脱氨单元用于去除反应单元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成品储存单元用于储存经脱氨单元进行脱氨处理的氰化钠;尾气吸收单元用于吸收反应单元产生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轻油裂解工艺生产氰化钠而得到的氰化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钠而得到的氰化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钠而得到的氰化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氰化钠生产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轻油裂解法制备氰化钠,是以轻油、氨气为主要原料,在裂解炉中裂解产生含有氰化氢、氢气、氨气等组份的裂解气,经过除尘降温后,再用火碱吸收制备氰化钠。轻油裂解工艺所产氰化氢气体经氢氧化钠进行吸收转化成氰化钠的过程,目前多采用鼓泡式的间歇生产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CN208260734U公开了一种使用pH计来确定氰化钠吸收终点的连续吸收装置,CN216458745U公开了一种液体氰化钠的连续吸收系统,两个公开文件中采用的技术方案都会因轻油裂解工艺生产氰化钠中的高浓度“假氨”(结合一分子水转变为氨水进而电离释放氢氧根离子)而给吸收终点(吸收终点是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足够的氰化氢气体后,使氢氧化钠和氰化钠的含量达到适宜配比值的溶液)监测结果的判断带来一定的干扰,进而导致氰化钠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连续生产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轻油裂解工艺生产氰化钠而得到的氰化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包括:
[0006]氰化氢生产单元,具有第一出气口,用于提供氰化氢气体;
[0007]原料供给单元,具有第一出液口,用于提供氢氧化钠溶液;
[0008]反应单元,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反应单元用于供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和所述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以生成氰化钠;
[0009]脱氨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的出料口相连,用于去除所述反应单元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
[0010]成品储存单元,与所述脱氨单元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储存经所述脱氨单元进行脱氨处理的氰化钠;
[0011]尾气吸收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吸收所述反应单元产生的气体。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结构及第二反应结构;所述第一反应结构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气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结构用于供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和所述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
一次反应;所述第二反应结构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结构用于对由所述第一反应结构导入的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进行二次反应。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应结构具有第三出气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脱氨单元包括第一脱氨结构和第二脱氨结构,所述第一脱氨结构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反应结构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所述第二脱氨结构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用于去除所述第二反应结构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结构包括第一降膜吸收器及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器具有第三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用于将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导入所述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应釜用于供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和所述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结构还包括第一温度计及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底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反应釜中的物料温度;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釜的顶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反应釜中的物料液位。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应结构包括第二降膜吸收器及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器具有第四进气口和第五出气口,第四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反应釜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应釜中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导入至所述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二反应釜与所述第五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应釜用于供所述第一反应釜中导入的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进行反应。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应结构还包括第二温度计及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底部,用于监测所述第二反应釜中的物料温度;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釜的顶部,用于监测所述第二反应釜中的物料液位。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所述原料供给单元及所述反应单元电性连接。
[0019]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氰化氢生产单元为反应单元提供氰化氢气体,原料供给单元为反应单元提供氢氧化钠溶液,从而使得氰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反应单元中进行反应生产氰化钠。同时,反应单元的出料口与脱氨单元相连,通过脱氨单元将反应单元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去除,避免氰化钠吸收液中高浓度假氨的存在而影响吸收程度结果的判断。而且与反应单元相连的还有尾气吸收单元,尾气吸收单元用于吸收反应单元产生的气体及残留的氰化氢气体,避免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最后,经脱氨单元处理的反应产物储存至成品储存单元中,省去了氰化钠后期的提纯再处理过程,节约成本,操作便捷,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的第一反应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的第二反应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的脱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氰化氢生产单元;20、原料供给单元;30、反应单元;31、第一反应结构;311、第一降膜吸收器;312、第一反应釜;3121、第一降温装置;313、第一温度计;314、第一液位计;32、第二反应结构;321、第二降膜吸收器;322、第二反应釜;3221、第二降温装置;323、第二温度计;324、第二液位计;40、脱氨单元;41、硫酸脱附剂循环罐;42、气态脱氨膜组件;50、成品储存单元;60、尾气吸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氰化氢生产单元,具有第一出气口,用于提供氰化氢气体;原料供给单元,具有第一出液口,用于提供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单元,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反应单元用于供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和所述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以生成氰化钠;脱氨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的出料口相连,用于去除所述反应单元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成品储存单元,与所述脱氨单元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储存经所述脱氨单元进行脱氨处理的氰化钠;尾气吸收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吸收所述反应单元产生的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结构及第二反应结构;所述第一反应结构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气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结构用于供所述氰化氢生产单元提供的氰化氢气体和所述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一次反应;所述第二反应结构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结构用于由所述第一反应结构导入的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进行二次反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续吸收轻油裂解气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结构具有第三出气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脱氨单元包括第一脱氨结构和第二脱氨结构,所述第一脱氨结构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反应结构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所述第二脱氨结构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用于去除所述第二反应结构中的反应产物中混合的假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续吸收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雪莲刘建立李政华殷中凯时乐宁张科王迎春陈笑娟宋海利张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