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14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5
一种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沉淀池顶端面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均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和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沉淀池顶端面的两侧,且行走车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板和升降件;所述横板设置在两侧的行走车之间,且升降件设置在横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液面浮渣的清理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渣清理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将沉淀池液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时,污水中重量较轻的杂质会在浮力的作用下漂浮在沉淀池的液面上,这会导致沉淀池的液面上出现大量的浮渣,影响了后续的过滤作业,故需要对沉淀池液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目前,液面浮渣是通过人工来进行清理的,人工使用滤网等工具将浮渣捞走,这过程极为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故需要一种浮渣清理装置,要求它能够高效地对沉淀池液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它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液面浮渣的清理效率。
[0004]本技术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5]一种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沉淀池顶端面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均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和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沉淀池顶端面的两侧,且行走车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板和升降件;所述横板设置在两侧的行走车之间,且升降件设置在横板上。
[0006]上述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所述升降件包括导向杆、螺杆、手轮和升降板;所述横板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向的导向孔,且横板的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横板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横板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杆,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手轮,螺杆的底端与升降板的上端面轴接。
[0007]上述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所述推渣机构包括横移件、U型卡块、集料斗和推板;所述U型卡块开口方向垂直朝下,且其卡接在升降板的上端;所述集料斗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升降板的两侧,集料斗的开口方向垂直朝上;所述推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U型卡块的两侧,且推板位于集料斗内;所述横移件设置在横板上,且其与U型卡块连接。
[0008]上述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所述横移件包括第一电机、丝杠、丝杠螺母、滑条和套筒;所述第一电机的壳体设置在横板上端面的一端;所述丝杠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横板上端面上的立板轴接;所述丝杠螺母设置在丝杠上;所述横板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条状孔;所述丝杠螺母的下端面设置有滑条,滑条穿过横板的条状孔,U型卡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套筒,且滑条插设在套筒上端的孔内。
[0009]上述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所述收渣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集料斗上;所述收渣机构包括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皮带、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
链和第二电机;所述集料斗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支架,且第一转辊的两端与两侧的第一支架轴接,第一转辊的高度与集料斗底端高度齐平;所述集料斗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支架,且第二转辊的两端与两侧的第二支架轴接,第二转辊位于集料斗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之间环绕设置有皮带,皮带上设置等距设置有多个条状凸起,且皮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所述第二转辊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设置在升降板的端面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链传动连接。
[0010]本技术通过收渣机构将液面上的浮渣收到了集料斗内,然后再由推渣机构将集料斗内的料渣集中推至一端,便于工作人员移走集料斗内的料渣;通过升降机构的调整使得收渣机构的高度能够与液面的高度适配,从而更好的对液面的浮渣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推渣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沉淀池,2.行走车,3.横板,4.导向杆,5.螺杆,6.升降板,7.U型卡块,8.集料斗,9.推板,10.第一电机,11.丝杠螺母,12.套筒,13.皮带,14.齿链,15.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看图1、2和图3,本技术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行走机构带动收渣机构沿着液面移动,从而使得液面上的浮渣能够通过收渣机构进入到推渣机构内;升降机构能够调整收渣机构的垂直高度,使其能够与液面高度适配;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沉淀池1顶端面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均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0016]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2和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沉淀池1顶端面的两侧,且行走车2设置在轨道上,行走车2在轨道上行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板3和升降件;所述横板3设置在两侧的行走车2之间,且升降件设置在横板3上。
[0017]所述升降件包括导向杆4、螺杆5、手轮和升降板6;所述横板3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向的导向孔,且横板3的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的底端设置有升降板6;在升降板6升降的过程中,导向杆4为其提供导向作用;所述横板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横板3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杆5,螺杆5的顶端设置有手轮,螺杆5的底端与升降板6的上端面轴接;转动手轮即可带动螺杆5旋转,螺杆5旋转会使得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板6垂直移动。
[0018]所述推渣机构包括横移件、U型卡块7、集料斗8和推板9;所述U型卡块7开口方向垂直朝下,且其卡接在升降板6的上端;U型卡块7可以在升降板6的上端沿着升降板6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集料斗8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升降板6的两侧,集料斗8的开口方向垂直朝上;所述推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U型卡块7的两侧,且推板9位于集料斗8内;当U型卡块7滑动时,其带动推板9同步滑动,由于推板9设置在集料斗8内部,所以推板9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将集料斗8内的料渣推动集中至集料斗8的一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清
理;所述横移件设置在横板3上,且其与U型卡块7连接,横移件带动U型卡块7移动,从而带动推板9移动。
[0019]所述横移件包括第一电机10、丝杠、丝杠螺母11、滑条和套筒12;所述第一电机10的壳体设置在横板3上端面的一端;所述丝杠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横板3上端面上的立板轴接;第一电机10带动丝杠旋转;所述丝杠螺母11设置在丝杠上,旋转的丝杠带动丝杠螺母沿着丝杠的轴心线方向移动;所述横板3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条状孔;所述丝杠螺母11的下端面设置有滑条,滑条穿过横板3的条状孔,U型卡块7的上端面设置有套筒12,且滑条插设在套筒12上端的孔内;滑条与套筒12内壁的接触并不紧密,当升降板6垂直移动时,带动U型卡块7同步垂直移动,而U型卡块7上的套筒12相对滑条垂直移动,但是滑条一直插设在套筒12内,所以不管升降板6怎么垂直调整,滑条一直插设在套筒12内,通过丝杠螺母11的移动,带动滑条移动,滑条给套筒12横向移动的力,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沉淀池(1)顶端面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所述推渣机构和收渣机构均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2)和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沉淀池(1)顶端面的两侧,且行走车(2)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板(3)和升降件;所述横板(3)设置在两侧的行走车(2)之间,且升降件设置在横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导向杆(4)、螺杆(5)、手轮和升降板(6);所述横板(3)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向的导向孔,且横板(3)的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的底端设置有升降板(6);所述横板(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横板(3)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杆(5),螺杆(5)的顶端设置有手轮,螺杆(5)的底端与升降板(6)的上端面轴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沉淀池的浮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渣机构包括横移件、U型卡块(7)、集料斗(8)和推板(9);所述U型卡块(7)开口方向垂直朝下,且其卡接在升降板(6)的上端;所述集料斗(8)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升降板(6)的两侧,集料斗(8)的开口方向垂直朝上;所述推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U型卡块(7)的两侧,且推板(9)位于集料斗(8)内;所述横移件设置在横板(3)上,且其与U型卡块(7)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革刘华锋杨玉科尹贵锋常为丽赵亚运赵国旗王军董庆锴李紫菀潘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